阅读历史 |

第300节(1 / 2)

加入书签

——唐夫人养了两盆牡丹,唐老爷养了好几坪的草。

唐荼荼忍俊不禁:“爹,这草不浇水也死不了的。”

唐老爷不以为然:“好几天没下雨,万一枯死了呢。”

他一个典型的儒大夫,心中认定万物有灵,看山不是山,能看到仙人住在斗拱琼台,看水也不只是水,能想到逝者如斯不舍昼夜。看这满园的草也不是草,而是一个个小生灵。

赵夫人被关进县牢以后,院里的花坛没人拾掇,已经杂草丛生了。上个月仆役剜了一片野草,唐老爷驻足叹了三声。

后来没人敢剜了,只敢拿剪子削平,成了一片毛绒绒的草毯。

父女俩也顾不上说几句话,一句“荼荼起这么早啊”,一句“爹你注意身体别太累啊”,匆匆对了两轮话,各自出门了。

谷雨过后,很快立了夏。

墙壳成型,几十张皮料缝成结实的粗筒,似一个漏斗插入壳模深处。工人站在高处,缓慢投入混凝土砂浆,任其自然坍落,再一层层压实。

几十根钢筋混凝土立柱在一日内飞快凝固,便可以拆去外头的板材了。

六米八米高的板材一倒,容易砸着人,这活儿全交给了影卫,所有匠人站在远处伸长脖子张望,擎等着看看这巨柱是什么惊人模样。

“咚!咚!咚!”

唐荼荼眼睛一错不错盯着。被拆下的板材轰然倒地,扬起大片的白灰,里头几十根水泥柱终于露了真容。

是匀称的青石灰色,表面平整,根底沉实,将钢筋牢牢包裹在里头,不见一个蜂窝孔。中心最高的顶柱八米高,粗到两个壮汉大张手臂才能环抱住,坚不可摧、顶天立地地矗在那儿。

像一个钢铁怪物,纵然因为占地太广,这怪物身宽个矮,其气势雄健也不输给任何百尺高的佛塔与高楼。

“好啊!好啊!竟然成了!”

“唐大匠,是不是明儿就能起顶了?!”

匠人们狂欢啸叫。知骥楼那些文士与律尺先生一起仰首望着,眼里爆出狂热的光。

半月前一句妄语,道这丫头“初生牛犊无知无畏”的徐先生,此刻哑得几乎失声,喃喃了四字。

“神明造物……”

第273章

在场匠人欢呼雀跃之际,徐詹事嗓音里抑着点什么,似不经意问。

“唐姑娘,这一层占地如此之广,我听你所言,这工场建好后顶如磐石,墙如坚壁,要是往上头加盖二层、三层、四层五层,能不能行?”

他问这话时情绪不留痕,唐荼荼也没细想,立刻答:“可以呀,混凝土承重很好,只是盖得越高,从高处填料越困难,费时费力又费工,工业厂房没必要盖那么高,太高了反而累赘。”

没必要……

徐詹事咂着这三字,与周围几个文士对视,眼里的狂喜全落在了实处。

——没必要,不是不能盖;施工虽难,却可以一试。

一个能完全抛开木材与砖瓦材料的巨室,意味着什么,没人比他们这些太子幕僚更清楚。

唐时,则天女帝力排众议,修筑了明堂,成就了盛唐的一大传奇。无数史载那座通天塔高二十九丈(98米),完全是石料与木材造的,中心一根通天柱从地底直通向塔顶。

每逢阴雨天电闪雷鸣之时,这座擎天巨柱在雷光中巍然屹立,撕破雷云,撑开天地。

其匠作技艺可谓惊世骇俗,番邦小国见了,无一不跪伏。

可明堂不是女帝创造的,历朝天子都会造明堂,所谓“天子造明堂,通神灵,感天地,正四时,出教化”,站在这座塔顶承接的是天意,天意所归,就是天下正朔所在。

历朝的明堂都是在王朝昌盛时筑成,于乱世中被毁,成了一个王朝兴衰的见证。就说前朝,当年兴哀帝南逃时,明堂被反叛的乱民一把火烧了个干净,图纸佚失,只能从《考工记》寥寥几页陈述中窥得一丝半缕。

如今的明堂是怀老先生主持修筑的,十六丈高,比唐明堂低了将近一半。虽说十六丈高也算是大厦了,可塔的七层以上,大风刮过时能感觉到脚底震动,皇上都不敢再往上走,顶上三层形同虚设。

大匠们都说那座明堂迟早要拦腰断,一旦失了天意,王朝危矣,该早早准备,再起一座更高的明堂以策万全。

呔!说得轻巧!

金銮殿前下个台阶都恐高、爬爬文渊阁还脚软的老臣,哪知道几十丈的高楼是怎么盖的?!张嘴就来,催得皇上动了心思!

倘若,有了这般的钢筋铁骨……

二月时,唐姑娘把要用的耗材列成清单报上去,太子殿下一听,立马派了名匠过来,是要他们学透这门技艺。

徐詹事压抑住狂喜,定了定神,再次望向眼前三丈高的大柱,心说自己太心急了,且等等看,看唐姑娘能造出来个什么东西。

匠人兴头足,迫不及待地要砌墙起顶。唐荼荼还是说:“放两天假吧,大伙儿进城买点吃穿日用,歇几天吧。这些立柱得挨个检查,再养护七天,这是慢活,不急在一时。”

怀先生立刻追问:“养护什么?”

混凝土初凝后,还得等待水泥完全水化,因为硅酸盐水泥与水化合是放热的,放热太快,水泥干得不均匀,容易裂缝,所以要在立柱外层裹膜淋水,等着内部温度慢慢降下来。

道理不难,难的是怎么与他们讲清楚原理,唐荼荼到底揣着点私心,没把化学方程式写下来,只讲了养护的必要性。

“是是是,唐大匠说得是。”

匠人们意犹未尽地走了,下山休息的少,留在山上观摩学习的多。

唐荼荼对着实物,一点点做基面防水处理,重新检查图纸,修正细节,寻思在哪儿安供水管。

下水排污管是早早埋置好的,上水还没有,她贪心了一点,想做自来水。

因为工场选址在山顶一块平坦开阔的敞地,要远离水源,避免基底土层潮湿会地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