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35节(1 / 2)

加入书签

大年初一傅董依然是带着傅宸、傅珩去给三叔公拜年。

三叔公的寿宴就在深圳的杭帮菜办。

杭帮菜一共就开了五家店,苏沪杭北深。

14年到15年经济不景气,也只是苦苦支撑。

就没有再想到其他城市开店的事。

秦歌在家接待上门拜年的人、接打来拜年的电话,忙了个不亦乐乎。

晓月回了老家,也给她打了电话来拜年。

打断骨头连着筋。只要他们不再谋算她傍身的财产,她倒也没想和家里人走绝了。

小琅带着两个弟弟在小区里玩儿,大城市比农村少了很多过年的气氛。

彼此之间也往往是很陌生的。

不过好在他们家人多,倒也挺热闹的。

秦歌

道:“有时候真怀念小时候那种邻里关系。”

傅老太太道:“我其实不太能理解那种关系。”

她连傅老爷子照顾同族这种事都理解不了。

而且觉得很没有必要,还养大了傅昇的野心。

秦歌也不好跟她多掰扯。

只笑道:“我妈以前住学校宿舍,隔壁住着和我妈搭班的马老师与她孙子。我跟顾阳就是那么一起长大的。后来我们俩都最潦倒的时候,就一起结伴在川渝云贵排房票。没有顾阳一起,我一个女的哪敢半夜三更出门啊?”

那天在海花岛售楼处,顾阳等到五点多才选好房。

陈老师和马老师就问他们以前去排房票是不是也要等这么久。

当时秦歌和顾阳就笑了。他们是三点出门,十一二点才能回到租的房子。

傅老太太惊讶道:“啊,你们只是邻居而已啊?我一直以为你们是有什么亲戚关系呢。”

就是什么表姐、表弟那种关系。

中国人的一表三千里她也不太明白,英语里亲属关系是很简单的。

舅妈、姑妈、姨妈这些都是一个单词。

美国人也不爱走亲戚,小孩子没必要弄得太清楚。

陈老师笑笑,“远亲不如近邻。”

老马的儿子、儿媳、小孙子也来深圳同他们一起过年了。

他们如今可不敢再拿捏顾阳了。

正月初二走舅舅,秦歌就索性把三个孩子带到顾阳家里去了。

顾阳的父亲、继母对秦歌一家客气得不得了。

这是何等家人,居然和他们家当亲戚一样走动呢。

很多事情难得糊涂,秦歌一个外人肯定也不会平白无故多嘴。

她笑着对马老师道:“我要是给你小孙子包个红包,你得还我三个呢。”

逢年过节,傅氏族里的人都会给三姐弟发红包。

他们受傅董很多恩惠无以为报,也只能聊表心意。

秦歌也会一一还礼,但总的来说给压岁钱这事儿还是她赚。

她也没有故意多包,拂了亲戚们的意。

反正她们好些也在她的杭帮菜和小卖部挣钱。

顾阳这个弟弟

还没到18周岁,确实是可以包红包的。

马老师笑,“那你包个四季发财。我一个小孩发100,我还赚100!”

秦歌便当真包了个400的,但小琅他们三个收到的后来打开来是一人200。

结果说着、说着马老师就说到催婚的话题上去了。

“小阳,你也老大不小的人,到6月份就是三十而立了。就算你先立业、后成家,那你的奶茶店也开起来了。你还真不想让我看到曾孙啊?”

顾阳爸爸只知道他在蓉城开了两个奶茶店,之前房子便宜的时候借秦歌的钱首付买了套房还在供。

然后每年来深圳,都是住在租的房子里。

但是两个奶茶店生意好的时候可能净收入一万多呢!

秦歌补了一刀,“就是,你看我最小的孩子都能打酱油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