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12节(1 / 2)

加入书签

是两个月整了。离傅宸说二线房价持平又过去了半个月。

苏虹给秦歌的回馈是二线这半个月也没有涨。

这两个月蓉城均价就稳在8500左右没动。

就连一线城市的涨幅也远不如过去两年。

09年两个月涨20%都是有可能的。

10年慢一些也能涨10%以上。

国八条的调控在发生效用了。

保障性住房还是有效果的,价格剪刀差太大了啊。

当然,保障性住房要买肯定是有条件的。

本地户口,家庭年收入连续两年多少万以下者......才可以购买。

但是,这确实是对房价的冲击了。

一线城市还好,大量人口涌入。虹吸效应让房价继续在涨,只是涨得没之前快了。

二线城市却暂时没涨了。

中介目前还在以各种话术劝诱购房人买房。

但房地产圈里不少人确实是想到了当年香港的八万五公屋计划。

不过,香港人口和内地比起来只有200分之一。

所以,不可能靠保障性住房就解决了高房价的问题。

就是香港也没有真的解决啊,被房地产商推动买了房的中产搞游行破坏了。

内地的房地产市场,一开始就选择了香港模式而不是新加坡模式,甚至还用上了香港都没有用的公摊面积。

这就注定不能全面走保障房的路子。

关键是国家还得靠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呢。

所以,房价顶多是涨得慢些或者暂时不涨。不可能真的被打压的。

那些中介跟客户说得倒也不是假话。

这会儿,秦歌抱着午睡起来的小琅坐在小区附近的秦歌中介听人忽悠呢。

她扎了个马尾,连平常的素颜妆都没有上。

母女俩穿的也都是没什么logo但看起来材质很好的衣服。

这个中介虽然没有认出她,但也觉得应该是有钱买房的人。

“小姐,这是你妹妹么?很可爱啊。”

“不是,是我女儿。”

中介看看秦歌,“看着不像,小姐瞧着顶多大学刚毕业的样子。这小妹妹看着得有三四岁了。”

小琅在开始抽条了,四肢纤长。

看着是比同龄21个月的娃娃大不少。

秦歌笑了一下,“我刚说了,我就问问情况,不买。我名下已经有房了。我大学毕业马上七年了,你不用恭维我。”

“姐真的可以再买一套放着。我们公司代出租也做得很好的。”!

第624章

秦歌道:“可国八条出来后,二线的均价没涨了啊。这房价要是不涨,又得还房贷,要掏的利息可不少。而且,变成了老房子会贬值的。这房价到底涨不涨,也不是你说了能算的。”

中介道:“房价涨不涨我说了确实不算。而且你说的不涨也是均价不涨,但好的地段是在涨的。而且,房屋均价这几年肯定不会跌的。还得符合条件才能买呢。这哪跌得下去?假如姐名下没有房子,那您买了自住那是刚需,刚需买了至少不用一趟一趟的搬家。有了家对这个城市才会有归属感!但您说您名下买房了,那您要是有资格再买一套的话,就可以以租养供嘛。你要出的就是个首付而已。姐您名下几套房啊?”

有一套房的话,那就能转户口。有户口,又结婚了,那就能再买一套了。

“有150套左右吧。”

秦歌说完看到小琅已经把酸奶果泥的盖子自己弄开了,正预备丢掉。转着眼睛在找垃圾桶!

秦歌玩笑道:“哎呀,小朋友你吃酸奶都不舔盖啊?先放着吧,没准一会儿你吃完了还想吃。妈妈临时变不出来你就只好舔瓶盖了。”

中介听到150套楞了楞,好耳熟。

然后仔细看看秦歌和她腿上的小琅,“老板?”

小琅抱着200ml的酸奶果泥抬头看看他,然后就着秦歌给她插进去的习惯喝了起来。

秦歌点点头,“嗯。你还蛮能忽悠的!”

刚才还侃侃而谈的中介站了起来,有些紧张地道:“也、也不是忽悠啦。房子是大件,也是可以很快抵押变现的金融产品。再说,不住还能租嘛。”

“没事,你坐吧。但我听说对蓉城的房价坊间有一种看法,就觉得蓉城房价涨不起来。因为蓉城地处平原,土地可以像摊煎饼一样一圈一圈的往外摊。”

中介看看旁边没有其他客人便摊手道:“是有这种说法。牛刀之流唱衰房价的一直都不缺的。但内地房子稀缺不稀缺,这不还是政府说了算么?像香港寸土寸金的,但好些能用来开发房地产的土地其实是被四大家族控制着,就是不修啊。咱们内地的地皮绝大部分在政府手头啊。”

秦歌点点头,“所以你觉得还能涨是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