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79节(1 / 2)

加入书签

顾阳点点头,“哦,我知道了。”

上了六环,他握着方向盘道:“姐,都说燕郊是北京的睡城。打工人早出晚归,六点钟就得上公交车,然后晚上天黑了才能回到家。租房子也就在燕郊睡个觉。”

“所以,离国贸13公里你听听就算了。那说的肯定是直线距离。又不是飞机,还算直线距离的?公交车绕来绕去,进城怕是要走三四十公里。而且一路有那么多站点停靠。可不是六点钟就得挤上去了么。不然,肯定会迟到的。不过,如果燕郊是始发站,能有个位置坐,那上了车倒是可以补一觉。”

顾阳点点头,“地产商的广告文案一向是这样的。”

秦歌继续道:“不过燕郊是北京的睡城,倒不是始于此时。以前清朝皇帝出京祭扫皇陵,很难一天之内往返,就在燕郊修了皇庄中途休息一晚。那会儿的马车一天就走个几十里的。睡城的说法那时候就开始了,现在算是进一步强化吧。”

想想每天通勤往返都快大几十公里,打工人确实不容易啊。

她确实已经是非常幸运的人了!

“哦,这样啊。那你觉得这样的一座城房价真的会如一些人说的那样潜力巨大么?”

秦歌想了想,“我说不好。燕郊未来房价如何,跟两个因素有关:一个是政策,一个是炒作。但是炒作也不能是无源之水,所以最关键还是政策。具体会如何,大概只有制定政策的人才知道吧。”

她现在已经不太在意一套房的涨跌了。

譬如顾阳现在拿30万去燕郊买房,现在的价格刚突破3000。

如果真的有扶持的政策,再被利益集团加以炒作,那可能燕郊真的能涨到很高。

和它本身河北燕郊的地位完全不相符的高。

为了这个五五开的结局拿时间去赌她是不愿意的。

秦歌如今一个月的利润差不多要两百万了。她想得更多的是如何把自己的生意规模化。

以及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还得再有其他的产业。

投资网剧的回报就和码字一样不太可控。所以,中介公司她还是准备要开的。

国家要把房地产也作为支柱行业,房地产相关就都是朝阳产业。

她如今就是要炒房,肯定也不是炒这些不确定的地方。

她现在就买两类房子:第一,实用的,譬如京大校门外这套,可以让她很方便的蹭课。还有上海那套,可以让她在上海有个自己的蜗居。一个傅太太不能想来就来的地方;第二,笃定能涨的。譬如北京二环内大四合院这种稀缺的不可再生资源。譬如汤臣一品、深圳海景房、西湖边小别墅这种地段绝佳的兼具投资与居住性质的大房子。

顾阳道:“会有源源不断的人涌向北京打工。但他们却没有能力在北京,在公司附近买房甚至是租房。我打算买个套三,再在客厅隔断一下,分租给四家人。这样租个2000一个月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我蓉城房子抵押了五年,贷到25万。一个月需要还五千多!就是有些担心燕郊房价会不会又跌回去。毕竟去年是被温州炒房团炒到3千的。要是那样,我就不如像你说的在五环买了。好歹那还是真正的北京城呢!”

之前3年从1千到2千,结果去年一年就从2千到了3千。

秦歌道:“睡城的角色定位短期应该是不会变的。买不起或者租不起北京的打工人还是回外溢到燕郊来。3000一平和北京写字楼集中的区域相比还是非常便宜的。我觉得,现阶段应该还可以买。或者你可以在五环再买一套。”

贷款5千多相对于顾阳没什么压力。就算她在逐渐引进别的品种的奶茶、点心,他每月分红两三万应该还是稳当的。

先花30万在燕郊按预计的买个套三,然后再抵押出去到北京四五环买一套呗。或者再存一两年的钱,买得靠近CBD一点。

顾阳点点头,这个确实可以实施。奶奶到北京玩了回去,说起北京的名胜古迹那是头头是道啊。

“姐,我前几天给京大的老师、学生送水,他们说现在房价还是低谷。你干嘛不多买几套写字楼呢?”

秦歌道:“我和你姐夫现在经济上特别的困难。他爸不但把他撵出来了,还让他还了18岁之后的花费1.2亿。而且他现在生意刚起步,也正需要钱。不然你以为我开什么民宿啊?不就是为了多挣点钱补贴家用么。”

她目前能补贴的也就只是家用而已。

“嗯,等平时也能像周末的客流量一样,那一年妥妥的赚上百万。”

顾阳说完挠挠头,好像上百万和1.2亿差距也很大啊!得挣一百年了。

差距啊差距!

“慢慢养人气吧,反正不用出房租。账面上还是在赚钱的。”

一个小时后,他们抵达了燕郊。

顾阳在停车场停了车,和秦歌一起走到附近的公交站牌处。

这白天整个燕郊镇上是没多少人的,都是本地人。

秦歌站在站牌前数930公交线路进城有多少个站点要停靠。

这一趟公交车从国贸郎家园开到三河市。燕郊就属于三河市的,这是个县级市。整条公交线路一共36各站,全程60多公里。

好在燕郊比县城要靠近北京一些,少十来公里,五六个站。

秦歌感慨地道:“我去,以前从蓉城城西晃悠回城东,将近二十个站点都能晃我一个多小时。这三十个站点,怕是要两三个小时。这交通真的太不方便了!”

一天通勤花四五个小时,想一想秦歌都不寒而栗。

她04年从城西或者火车北站晃回住处一个半小时就整个人都不行了。

一般回去都是看看小说、电视,不干活了。

可住在这里,坐两个半小时进城之后还得上至少八个小时的班呢。然后再坐两个半小时回来。

除非是通了地铁,否则这么通勤真是要人命啊!可这儿就是环京的一个镇,地铁得等到猴年马月去啊?

之前她在群里听同学叫苦,说不在体制内,过得很辛苦。她当时还不以为然。

谁还没苦过啊?她凌晨三点就得起床去炒房票的时候,她买不到坐票,自带小板凳在绿皮硬座火车的中间位置晃

几个小时候的,那些人在班级群或者师大中文系00级的大群里聊得热火朝天呢。

可是这一对比,她一下子就觉得自己哪怕是04年刚被傅宸炒了那阵,也不是太辛苦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