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8节(1 / 2)

加入书签

上辈子昭国公对她们姐妹有恩,东江战败时从刀下救了她们性命,押解进京也是一路照应,且他做这些既不是为色所迷,也不图回报。

这份恩情,她始终记在心里。

到了二堂,屋中并没有那些部属,显然公事已经办完了。昭国公与燕凌正在说话,父子俩头碰头看桌上的舆图,听得侍从来报,昭国公连忙坐好,还伸手正了正发冠。

他这副老公公首次见儿媳的紧张模样,让徐吟不由一笑,到了近前,正正经经地拜见:“阿吟见过国公爷。”

“请起,快请起。”昭国公脸上堆着笑。

第一眼,徐氏女果然名不虚传。第二眼,眼神清正,应当是个正派人。

昭国公心里就有八九分的满意,心道小二的眼光确实不错。只是转念一想,姑娘如此美貌,这小子八成是见色起意,便瞪了燕凌一眼。

燕凌被瞪得莫名其妙,搞不懂自己哪儿做错了,刚刚还对徐吟笑呢,老男人可真是喜怒无常。

昭国公转回去又一脸笑,先叫徐吟坐下,又温言问她路上辛不辛苦。

徐吟一一答了,然后转达了父亲的问候。

燕凌听得忍不住翻白眼。他从小被训到大,从不知道原来父亲也有这副模样,这就是差别待遇吗?不过,想想又有点骄傲,不愧是他喜欢的人,就是这么人见人爱!

寒暄完,那边晚膳也备好了。

行军在外没那么多规矩,三个人就这么坐一桌。

菜色很丰盛,也准备了果酒,算是个简单的晚宴。

饭毕,昭国公招手让她留下,说道:“再过两日,伪帝便到前线了,其他该来的人也都来了。”

徐吟依言过去,看到舆图上标着密密麻麻的点,都是外人打听不到的绝密情报。

她心中有些动容,昭国公默许她参与最高层的决策。

听着听着,徐吟忽然出声:“伪帝把余曼青带出来了?”

昭国公不知道她为何在意这个,看向燕凌。

燕凌回道:“是,毕竟她是余充的女儿,禁军多少还有面子情。”

伪帝声称自己没有杀余充,余曼青就是给他背书的。只有这样,他才能将余充的旧部收拢过来,为他所用。

徐吟沉思片刻,直截了当地说:“我觉得他们另有图谋。”

燕凌扬了扬眉,这件事他还没有跟她详谈过,但两人的思路显然是一致的。

“伪帝并不是蠢钝的人。”徐吟说道,“眼下这形势,他不会不知道自己没有胜算,御驾亲征根本就是送死。”

这是大家都清楚的事实,要不然各方义军也不会都挤到前线来。梁兴那边只带了最精锐的部下,分明就是来抢功的。

“那你觉得他是引蛇出洞,还是……”

燕凌没问完,就对上了她的目光:“他的目标,可能是我们。”

父子俩都是一愣。什么意思?

徐吟伸手点了点:“打仗的事我不擅长,但我清楚伪帝和余曼青的性格。他们二人都是睚眦必报的性子,岂能甘愿送死?如今种种,更像是绝地反击。他们的仇人是谁?我们。”

第418章 疑兵

三日后,伪帝抵达前线。

他身着战甲,带着余曼青上了箭楼。

“诸位将士,大周立国两百余载,数次遭逢大难而不倒,皆因尔等忠心护卫之故。如今大敌当前,尔等又一次挺身而出, 朕心甚慰!”

“自太祖始,燕氏受历朝大恩,赐以高官厚爵,托付重兵。不料燕氏狼子野心,恩将仇报,意图谋朝篡位!他们阴谋刺杀大将军余充,嫁祸于朕, 挑动京城动乱,陷天下于战火!此等乱臣贼子, 不除不足以平民愤。如今燕氏威逼阵前,将士们浴血奋战,朕岂能安坐于京城?燕氏一日不除,朕一日不退!诸位将士,且与朕一同杀燕贼,为国除逆,为大将军复仇!”

伪帝一番慷慨激昂,禁军士气大涨,在统兵将领的带领下,高声齐喊:“杀燕贼,为国除逆!为大将军复仇!杀燕贼,为国除逆!为大将军复仇!”

城外小山的隐蔽处, 蹲在山石上的燕凌嗤笑一声:“挺会收买人心的,知道把余充拉出来。”

他的身后, 徐吟负手看着箭楼上模糊不清的身影, 说道:“由此可见伪帝的心虚, 他身为君上,激励士气却要借余充之名, 哪还有半点帝王之气?”

燕凌点头称是。

最重要的情报已经拿到,两人没兴趣再听下去了。燕凌跳下山石,凑过去问:“累不累?先回去歇一会儿?”

徐吟点点头:“快午时了,先吃东西吧。”

两人吩咐下属,将此处行迹隐去,悄悄去了山林深处。

昨日得知伪帝即将到达,两人便收拾了东西,带上一众心腹,趁着夜色潜入前线。

伪帝万万料想不到,他恨之入骨的两个人,就在离自己几里之地的山林里。

“小姐。”看到他们回来,正在烧水的小桑连忙招呼,“您先歇一会儿,马上就好了。”

徐吟点点头,自行净面洗手。

他们此次行踪是绝密,带的人并不多。燕凌点了一百玄铁卫,徐吟只带上了卫均等心腹下属,俱都藏在这山林里。

伪帝不是想玩心眼吗?那他们就等在这咫尺之地,看他怎么玩!

第二日,战事开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