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3节(2 / 2)

加入书签

雷东川道:“我都安排好了,这几天让孙小九他们都请假,每家店都有人守着,另外还跟我二叔那边也打了招呼,乡镇派出所那里也都提前去了一趟,您甭担心了。”

雷妈妈有些惊讶,抬头看他:“老三,你什么时候干的这些活儿?”

雷东川笑道:“就上午,您带着小碗儿过去跟何老板谈合同那会。”

雷妈妈也笑了,她听到儿子这么说也就不那么着急,略放松一些道:“那就好,幸亏有你和子慕,你俩在我身边,比当初你爸帮我还踏实。”

雷东川道:“这里还有几辆车的货要跟您核对一下,您有空没有?”

雷妈妈这会儿精神抖擞,有用不完的力气,挑眉道:“当然有,走,进去说。”

另一边,何家乐大卖场。

何老板手里也有一张卡,是秘书购买来的最低金额100元的超市购物卡。

何老板认真看了一会,摇头道:“这可真是……又是没瞧见过的新花样,除了购物卡,还打听到别的没有?”

秘书道:“打听到一些,今天百川市里当日收到的购物卡金额可能就已超过了200万……”

“不可能!”何老板拧眉道,“市里总共这么大,一天时间绝对不可能,哪怕把乡镇上那些小超市加上也凑不到!”

秘书道:“何总,听说是东昌制衣厂的老总过来给企业员工办了年节福利,提前发了卡,听说加起来金额有80多万。”

“东昌市制衣厂?这厂子能有多少人,300人就不错了!”

“何总,这家厂子在琴岛市还有分公司,一共开了3处,加起来有近千人了……”

何老板恍惚一下,突然想起来:“是制作牛仔裤的那家?DC牌的?”

“对对,就是这家!”

何老板刚来东昌市的时候,也听说过市里这家制衣厂,已经是东昌市的拳头企业了,很是受市里重视。只是隔行如隔山,再加上制衣厂的那位老总并不常出面,大部分时间只让一位叫金穗的女经理出来代表说话,他也一直没有把这家厂子和百川联想到一起。

何老板喉结动了动,干巴巴咽了一下,他无论如何也不相信这两家没有关系——得好到什么程度,才能一口气拿出近百万?!

除非……除非是一家的?

他这么一想,再念上几遍制衣厂的牌子越发这么想了,这“DC”可以读作东昌,也可以读作东川……

何老板大惊失色:“难道百川超市的方锦和东昌制衣厂的老总真的是两口子?!快去查,怎么没人把这么重要的消息告诉我,一群糊涂蛋!”

秘书连忙应了一声,急匆匆跑去查了。

何老板在办公室里急得团团转,越想越觉得对。

方锦身边那两个孩子,高个儿的男孩模样像她,那矮个子的白白净净,一看就一肚子鬼心眼,和方锦那样真刀真枪地来明的不一样。他还记得那孩子叫“白子慕”,想必一定是制衣厂那位白总教导出来的,这手段,可不一般哪!

若真有这层关系,就难办了。

百川是当地的乡镇企业,又扎根多年,已经比他想的要棘手得多。

那要是再加上东昌制衣厂,这可是经营了十几年的大厂子啊……东昌制衣厂的实力,怕是比他们整个何家,也不逊色多少。

何老板开始感到焦虑。

但又舍不得这口肥肉。

他看中的是东昌的地理位置,东昌位于腹地中央,东边是琴岛市有港口,南边有航运,北边铁路直通京城,如果在这里建立仓储,往哪里发都方便。加上这里物资丰富,真的是建立仓储最好的地方了。

何老板咬咬牙,盼着不要听到那个最坏的消息。

*

家属大院。

董玉秀这段时间不算忙,反倒是有空回家来照顾孩子,只是她能照顾的也只有白子慕一个,隔壁的雷家母子忙得团团转,已经一两天没回家了。

董玉秀买了已经收拾好的鲜鱼,带回来做了最简单的蒸鱼,还炒了一个青菜。

白子慕很喜欢,吃得头都不抬起来。

董玉秀笑道:“子慕,慢点吃,味道怎么样,妈妈太久没做菜了,还行吗?”

白子慕点点头:“好吃。”

他最初的记忆就是这样的饭菜味道,也说不出哪里特别,可能是因为第一口吃到了,因此就被记忆自动归纳为“家里的味道”,这种滋味的饭菜是一辈子都吃不腻的。

董玉秀一边慢慢吃饭,一边跟他聊天:“子慕,你明天去百川帮我问问你雷妈妈,要是那边还缺钱的话,我这里还有——”

白子慕道:“妈妈,不用了。”

“嗯?”

“我刚才跟我哥打电话问了,三天能凑到足够的钱,而且我哥说了,他不要你的。”

董玉秀有些担心,还想再劝,白子慕笑道:“妈妈,你要多给雷妈妈一点信心呀,她现在可努力了,一定能做好。”

董玉秀也笑了,轻声道:“我就是想着,当初最难的时候就是你雷妈妈帮我,如今咱们别的也帮不上,也就钱上能帮一些。”

白子慕嚼着鱼肉,含糊道:“你不是办卡了吗。”

董玉秀叹道:“那才多少。”

白子慕:“……”

他心想,只要雷妈妈开口,怕是他妈能把那份钱都出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