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4节(2 / 2)

加入书签

接下来,林家千金絮絮叨叨说了些杂七杂八的话题,舒窈压根儿没听进去,素手拨弄着褙子上的银丝系带,双眸注视马车一角,心已飘往未知处。

…………

京城北山,夏木阴阴,蝉鸣呱噪。

雅致庭院内,宋显琛闲坐于阴凉处,手捧《神农本草经》其中一卷,细细翻阅,看得十分入神。

他换了身素白绸裙,淡妆浅抹,温婉眉目恰如一道悦目风景。

“殿下,阿翕小娘子来了,您是否要见一面?”裁梅碎步而近,细查宋显琛眉宇间乍现喜色,心中安稳了不少。

自从宋显琛中毒后头一次喝烈酒,正好被妹妹突击逮住,整个人变得憔悴不堪。

此后,他有时闷在房中不吃不喝,有时则满山遍野乱逛。

那一日,他带着裁梅和纫竹下山,走到半路,指着一些她们不认识的草药,非要采回去。

裁梅不忍心违逆他,自行回院子拿工具,留纫竹相陪。

然而,宋显琛居然趁纫竹小解时越走越远,随后消失不见,害她们吓个半死,与侍卫冒着暴雨满山乱找了整整一个时辰,最后发现他和一位灰衣小娘子在山洞躲雨。

若不是名叫阿翕的小娘子以叶片吹奏乐章,估计一帮人得找到天黑。

说来也怪,经历了那场雨,宋显琛似乎又活过来了。

他重新研读医书和药理,闲来也会请教元礼,碍于元礼每月只能来一两次,裁梅便派人下山,请同样通晓草药的阿翕与主子交流。

宋显琛结交了这位善解人意、性格开朗的新朋友,外加有了精神寄托,心境一日比一日开阔,笑容一日比一日舒畅,教裁梅纫竹二人喜笑颜开。

此际,阿翕觅到上好怀菊,敲开院门,打算送她们几株,裁梅自然不放过任何机会,赶紧通知宋显琛。

宋显琛笑时,眸底如有久未展露的晴光。

他放下书册,微微颔首,刚迈出两步,又停下来,一丝不苟地整理裙裳。

裁梅忍住笑,将阿翕请入,再奉上茶点,供他们二人享用。

“见过长公主,”阿翕笑嘻嘻走近,向宋显琛呈上两棵菊花,连根带土,“我该种往何处?”

宋显琛见菊花含苞未发,煞是可爱,情不自禁伸出手指轻轻触碰。

阿翕又道:“此菊与滁菊功效相似,皆具疏风散热、清肝明目的解毒作用。《玉函方》云,三月上寅日采苗,名曰玉英;元月上寅日采叶,名曰容成;九月上寅日采花,名曰金精;十二月上寅日采根茎,名曰长生。您先养着,来日需要时即可采撷。”

宋显琛静观她眉眼如画,两颊因炎热而闷得发红,额角渗出汗滴,还蹭了点泥巴,他随手翻出一方丝帕,递至她手中。

阿翕虽已特意擦净了双手,见丝帕刺绣精美,不敢相接,笑道:“可别弄脏了长公主的帕子。”

宋显琛不与她啰嗦,径直抬手,在她脸蛋上抹了几下。幼时,妹妹玩闹时蹭花了脸,他也这般给她擦,事隔多年,依然纯熟。

阿翕目瞪口呆:“长公主……”

“……”宋显琛意识到自己干了何事,不由得尴尬。

幸亏,他穿的是女装。

为化解窘迫,他让阿翕坐于宣石上,和他一同翻阅《神农本草经》。

阿翕详细解释,宋显琛安静倾听,不时以简单句子提出疑问,一聊就是一下午。

裁梅在回廊外目睹了这一幕,越发觉得自己判断无误。

待天色向晚,阿翕生怕山路不好走,提出告辞时,裁梅亲自送到院外,还给她点燃了一盏琉璃灯。

阿翕笑而称谢。

裁梅委婉地感叹道:“自长公主和阿翕小娘子作伴后,心情好了许多。我们这些做下人的,还真心盼小娘子常来坐坐。”

“我来是能来,但是……请你们别告诉任何人。”阿翕似有些为难。

“为何?”

“实不相瞒,我小时候得罪了仇家,才躲到北山修行,因此……越低调越好,还望裁梅姐姐谅解。”

裁梅暗觉狐惑,不便多问。

回院落后,她将此事告知宋显琛,末了,补充问道:“殿下,是否需要彻查阿翕小娘子的来历?”

宋显琛眸色一冷,语气坚定:“不必。”

阿翕出现在他视野的那一刻起,喜悦、灵动、温暖如照亮黑暗人生的一道阳光。

她性子单纯,善解人意,眸底的真挚纯粹而动人,是为数不多可交心的好友。

遗憾,这“长公主”,是冒充的。

他不想骗他。

为了瞒住天下人,他不得不把戏演下去。

回头凝望阿翕刚种好的两株小菊花,浇透了定根水后,枝叶一改来时垂头丧气的颓靡,逐渐挺立伸展。

宋显琛唇角扬起一抹笑意,氤氲出前所未见的柔软。

满载希冀的花儿已含花蕾,如阿翕所言——先养着,需要时即可采撷。

作者有话要说:大表哥:我有不详的预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