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6节(1 / 2)

加入书签

“眼看着赋税官不肯容情,那位夫人百般无奈,终于说,将我带走吧,纵然年迈,还能入军中为你们浆洗衣物,若是粮食没了,幼子只能在家中等死。眼看着这对母子凄惨,我于心不忍,可是,军法规矩不容亵渎。”

“最后,我自己取了银钱出来,算是替代了这位夫人的赋税。”

“将这个母亲归还她的孩子,我没有丝毫欣喜,只觉得心情沉重。”

“能救这个人,能救那个人,可纵然倾尽全力,我能救得几个人?战争一起,多少百姓骨肉分离,家破人亡。”

吴婕没有说话,她明白,这种征发军粮,不是边疆的百姓饿肚子,就是西北兵马饿肚子。让那些士兵饿着肚子拼杀,送命,战败,将来大家都要死。两害相权取其轻,所以,只能让百姓饿肚子了。

元璟的声音低缓而沉重,讲述的故事非常简单直白,却让吴婕不知道该怎么说。

东越国家虽小,却因为地理位置便利,百姓生活比较富裕。但就是这样,依然有些贫寒人家,一旦遇上天灾人祸,情况更加惨烈,甚至流离失所。

而北魏的边境就更惨了,早年北地的蛮族时常南下侵扰,北魏边关战事频繁,百姓苦不堪言。

元璟扶着横栏,沉暗的暮色中看不清楚神情。

“这些年想想,我很庆幸那一次去了前线,去了轴重营,才亲眼看到这么多。”

“高檀宇为人雄才伟略,他执掌西北三十年,势力根深蒂固,父皇当年在世的时候,对这些重臣都多有优容,对西北屡次加恩,甚至将数个郡的赋税划拨其使用。想必高檀宇也是忌惮着这点儿恩义,不好立时谋逆。”

“但这些年来,他私底下的动作不断。你知道吗,西域三十六国之中,有数个国家,其实已经被高氏兵马覆灭,换上了他们的傀儡。只是朝廷茫然不知。甚至连夜阑国,都在其控制之下。”

吴婕震惊,夜阑国可不同于普通的西域国家,这个国度的建立就是马贼,而建国之后也没有放弃这个发财的机会,明面上交好各国,私底下依然在干着抢掠杀人的勾当。若是与高氏有勾结……

“夜阑国这些年来劫掠的大批银钱,至少有一半上贡进了西北将军府。”元璟唇角带着嘲讽。

“父皇晚年有感于朝廷银钱艰难,听取了吏部郎中王功孝的谏言,与西北广开商贸来往,果然大幅度缓解了户部的窘迫,西域财源滚滚,便被高檀宇盯上了。”

“朕对夜阑国下手,虽然未明着跟高氏撕破脸皮,却已经让他们忌惮不已。”

吴婕没有说什么,高子墨的话语中,高氏确实功高蒙冤,满心悲愤。

但从元璟的角度,又是另一个故事。

故事里有更多的无奈,更多的百姓悲歌。一个个虽比不得高氏的壮烈,却更显苍凉。

那天晚上,吴婕辗转失眠了。

第二日清晨,大船抵达金芜城,到了双方分别的时刻。元璟从侍女手中接过披风,抖开披在吴婕肩头。

吴婕整个人笼罩了他的阴影之下,仰起头,看着元璟熟悉的容颜。

他依然是静若深水的模样,只是滢滢目光落在自己身上,多了一份眷恋不舍。

吴婕怔怔凝视着他,想到这个人即将从金芜换船北上,赶赴边关,迎战南下的大军。心里头一阵收紧。

替她扣上披风的银扣,元璟突然低下头。

吴婕觉得额头一热,是他的唇触在那里。

“一路顺风吧,公主殿下。”温暖的感觉一闪即逝,他含笑叮嘱道。

“皇上……”吴婕低呼一声。

元璟笑道:“若有那一天,听到了兵败身死的消息。闲暇之时,记得给朕上一炷香。听说新韶城白鹿寺的香火非常灵验。说不定我身在地府也能收到你的声音。”

吴婕身形微颤,这种话也是随便说的吗?

吴婕颤抖的视线中,元璟果断地转身离开了。

从金芜城向东南扬帆起航,不久,吴婕的船到了鹭江口。

大船停泊下来,吴婕透过船上的窗户,遥望着苍茫一片的江水。

两年前,就是在这里,紫茴一杯毒酒,将她弄晕,然后扔到了江水之内。如今故地重游,看着水浪翻涌,吴婕满心纠结。

码头还是那个码头,驿站还是那一处驿站。

甚至连房间里的陈设都没有太大改变。吴婕坐在床边,想着不知道元璟北上的路途是否顺畅。还没有入睡,突然门外响起了匆匆的脚步声,凌乱而急促。

吴婕立刻起身,听见外头传来一个熟悉的清朗声音:“贵妃娘娘,城内有变,请尽快动身!”

护送吴婕南下的是两艘大船,除了仆役船员,元璟还安排了一百名精锐的士兵随行。此时站在门外的就是统帅这些士兵的校尉邓澈。

“发生何事?”吴婕忍不住问道。

“前头城内发生战乱。请娘娘火速移驾船上,咱们离开此地。”邓澈言简意赅地说道,

“战乱?”吴婕睁大了眼睛,“是蛮人打过来了?”

邓澈摇摇头,“不是蛮人,应该是南陈的兵马。”

南陈?对了,这边里南陈比较近……不对啊!此地勉强算是北魏腹地,南陈已经打到这里,那岂不是南方战线全面崩溃……

吴婕以最快速度穿上衣装,侍女推开房门。

门外的邓澈满脸焦急,见到吴婕出来才松了一口气。

他和两名侍卫护持着吴婕快步出了驿站,一边解释着吴婕的疑惑。

“是南陈的水军,走海路北上,悄无声息接近了此地。如今兵临城下,城内大乱。请娘娘尽快移驾。”

吴婕立刻问道:“可是南陈水师占据了江面,我们如何走脱?”

“水师是从夹江入海口来的。咱们乘船南下,从瑞江口走,与他们并非一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