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节(2 / 2)

加入书签

东华门外, 已经有不少人在此下了马车,正彼此笑容满面的互相见礼。温虞抬眼看过一回,将人给认了个大概。

因着在马车上已经交待过一回, 下了马车以后,沈遇不曾再说过什么话,只是上前一步,替温虞重新系着披风的结扣。

温虞愣神, 她披风的结扣可是系的好好的,沈阎王干嘛要将结扣拆开再重新系一回?难不成替人系结扣也是沈遇近来的乐趣?

四面八方的目光都仿佛落在了他们二人身上。那上前来要为温虞引路的宫人也停住了脚步, 隔了三四步远, 静默的看着。

温虞微微垂着头,嘴角缀着一抹含羞带怯的浅笑。

却是心不在焉的想着, 好像比昨日系的结扣看上去顺眼一点?

当然了, 也就顺眼那么一点点。

沈遇勾了勾唇, 终于系好了结扣, 他伸手又抚平披风上被带起的褶皱, 方才沉声道:“好了,夫人且去吧。”

温虞也抿嘴一笑, 羞答答应了声,“嗯。”

引路的宫人这才上前来, 行过礼, 笑道:“沈夫人, 这边请。”

温虞颔首浅笑, “有劳。”

复又抬头看向沈遇, 沈遇朝她微微点头, 便算作道别, 二人就在东华门前分开走。温虞跟在那宫人身后, 步伐徐徐,走向那行盛装打扮的妇人中。

瞥见那身披金色绣凤镶火色狐毛贡缎披风的年轻姑娘,容貌艳丽,妆容精致无缺,黛眉之下,一双丹凤眼轻阖,不知喜怒,却是天然一股凌人的气势。

温虞在许多年前,同对方有过一面之缘,那位正是荣华长公主之女,娉婷郡主。荣华长公主早逝,只留下这一女,很得宣帝疼爱,接在宫中张皇后膝下长大,今年已有二十,亲事是早些年就定下的,不日就要嫁与魏国公府世子魏明远为妻。

温虞颔首朝着娉婷郡主所在的方向行了一礼,娉婷公主冷淡的移开了目光,扶着婢女的手,坐上了小辇往前行去。

因为东华门距离张皇后所在的御华宫大约有一刻钟的路程,张皇后赐下小辇,让众人乘坐前去。

又一架小辇抬到温虞身旁来,宫人道:“沈夫人,请。”

温虞便也扶着思柳的手,登上小辇,一路行至御华宫门前落了地,又有宫人引着她前去拜见张皇后。

她见其它女眷大多先会被安排在偏殿等候传召,毕竟今日入宫的女眷是这般多,总不能全部进去见过皇后,那站满屋子多难看呀,是分了批次进去拜见宫中贵人。

她竟是直接就入了前殿,心中叹气,她今个儿真能在这皇宫里安静地待到离开的那刻吗面上却仍旧恬静淡然,低垂着眼。

有那宫人引着她行礼,她徐徐下拜,“臣妇叩见皇后娘娘,娘娘金安。”

那高坐于上首的中年妇人,形貌雍容华贵,精致妆容的脸上,带着亲切而又和煦的笑容,举手投足尽是风华,便是张皇后,她凤眸微阖,红唇勾起,朗声道:“免礼,赐座。”

“谢娘娘。”

温虞落了座,双手轻抚过膝上叠出的褶皱,端坐着。

果不其然,待到她坐下,便听得一道悦耳如莺般婉转的女声响起,“皇后娘娘,可信了嫔妾的话,温氏年纪不大,模样是极好的。”

“便连规矩也是极不错的。”

“怪道方才在东华门外,沈家三郎还亲手为她整理衣物,瞧着正是恩爱的紧。”

随着女子的话音落下,温虞面色通红,像是被夸的害羞不已。

但她自然知晓女子不是在夸她,也愈发谨慎,这宫里果真到处都是盯人的眼睛,一言一行都在旁人眼皮子底下。

沈阎王方才干嘛要给她系结扣啊,现在好了,被人当成了话柄来取笑她。

虽然即便没有这件事,这人呢,只要想挑事,无论如何都能抓上那一两件事儿来说嘴的。可被人用这种事儿来取笑,总归是让她不自在。

她以后就给披风系成死扣,看沈阎王还能不能来这一出。

这道声音的主人,便是玉贵妃了,玉贵妃是宣帝宠妃,当今太子的母亲,也就是沈家长女沈青芝的婆母。

自废太子去后,她的儿子入主东宫做了太子以后,玉贵妃风头一时无双,压得无子无女的张皇后有几年也要退避三舍,避其锋芒。

后来不知出了何事,张皇后又重新执掌六宫,不再称病不出。

张皇后闻言轻笑道:“贵妃自是从不妄言。”心中轻晒,贵妃这话说的何其不妥当,夸人哪有这般夸法,温氏再不济,也是当朝命官之女,沈遇的正妻。且说如今陛下是愈发看中沈遇,这温氏身份自然也水涨船高,被这般轻佻的夸赞,便是辱人了。

她余光瞥见,玉贵妃神情慵懒,虽年过四十,眼角眉梢却尽是风韵,这样的神韵是宣帝日复一日宠溺出来的,满宫无人能及。

张皇后有一瞬的失神,而后轻笑道:“新妇脸儿皮轻,瞧夸得沈夫人快不好意思了,可别再夸她了。”

这话便算作是要揭过这般话茬。

玉贵妃挑开了话茬,哪里肯轻易的揭过呢,偏是要接话,“嫔妾是喜欢她,才想夸她呢。”

“瞧瞧她年纪小,便极会操持后宅之事。”

“很是能干呢。”

“沈家三郎得她这般贤内助,家宅安宁,无后顾之忧了,才能一心为朝廷办事。”

“昨日乔迁之喜,沈家三郎还要忙于公务。”

“本宫说的可对,温氏?”

温虞此刻不止是脸红了,便连双耳都红的不行,头低的快要瞧不清模样了,还得羞答答站起来行礼谢恩,“谢贵妃娘娘夸赞,臣妇受之有愧。”

张皇后嘴角笑意淡了些,“沈夫人,贵妃娘娘既夸你,你受着便是。”

她也听了这大半天的阴阳怪气,心中隐隐有了猜测,玉贵妃怕是要拿沈遇办过的差事来同张皇后别苗头。玉贵妃既然点出了昨日,张皇后却一心不想多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