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3节(2 / 2)

加入书签

“也好。”

放下信,一个婢女走了进来。

萧煦注视着面前的侍女,轻声问:“这几日,她身体可还好?”

“回殿下。”那侍女低头回答:“小姐这几日都很好,夜里也不曾惊醒。”顿了顿,侍女又说:“那日在园中偶遇公主殿下,小姐似乎很高兴,之后还同奴婢说起公主儿时趣事。”

听见侍女说杨墨心情不错,萧煦的眼睛亮了亮,嘴边浮出一丝真切的温柔笑意,“是了,阿墨一直最喜欢阿璃的。”

她还总是嚷嚷要带阿璃一起去南境,去边关。但往往还没等阿璃应和,就会被裴晏凉凉地刺回去。

那时裴晏还不似现在这般喜怒不形于色,总是嫌弃杨墨粗鲁,带坏了萧璃。杨墨就会骂裴晏是个娇小姐,风一吹就倒。

那时候啊……

萧煦闭上了眼睛,只觉得外面的阳光实在太刺眼了些。

睁开眼睛,萧煦还是往日那平静端方的模样,他对仍然跪在面前的侍女说:“告诉阿墨,阿璃很快就要去边关了。”

“是。”

*

长乐公主往日虽然荒唐,可终究有界有度,这一次却是任性太过,所惹的祸也着实太大了些。萧璃还在养伤时,消息已传得沸沸扬扬,人尽皆知。

在无人注意的角落里,大明宫的老尚宫终于被子侄接出宫荣养,而杨蓁,也即将接替其尚宫之位,掌管大明宫宫务。

皇后娘娘为显对杨蓁的重用和宠爱,特允她出宫回家探望双亲。

御史杨府。

这个傍晚,就如同杨蓁长大过程中的许许多多个傍晚一样,因为家里人口简单,他们暮食时从来不会各坐各的案几分食。

她,阿爹,阿娘一家三口总是围坐在小桌旁,一同用晚膳。

一家人也不大遵循食不言的规矩,阿爹会偶尔顺口考教一下她的功课,阿娘也会絮叨些家务琐事。

那一直是杨蓁喜爱且怀念的时光。

自从杨蓁进宫,他们一家三口几乎再没有在一起用过暮食了。

坐在熟悉的小桌边,杨蓁看着阿娘又是高兴又是难过的表情,心下感叹,又有一丝愧疚。

见到女儿,杨御史心里高兴。可是想到她种种叛逆之举,又觉得生气,故而脸色时好时坏,看起来古怪地很。

“哼,你舍得回来了?”终于,杨御史开口打破了沉默。

杨蓁抬眼,看着自己的父亲,然后拿起一个小碗,慢条斯理地舀了一碗汤羹,放到杨御史的手边。

“女儿不是说了,明日我便会接替尚宫之职,今日是皇后娘娘特许我回来看望爹娘的。”

杨御史本来因为女儿的恭顺而微微放松的脸一僵,接着怒气上涌,啪地一拍筷子,道:“尚宫?这女官你还想做到什么时候?做到你人老珠黄嫁不出去的时候吗?!”

“原来父亲还想着让我嫁人。”杨御史这边吹胡子瞪眼,可杨蓁的表情却变都没变,她轻轻笑了一声,说:“父亲心中的乘龙快婿是谁?裴清和,裴晏吗?”

杨蓁不以为然的语气激怒了杨御史,他提高了声音,说:“让你嫁给裴晏还辱没你了不成?竟然一声不吭地求旨进宫?!当年我与裴太傅说得好好的,你却给我演这么一出戏!你看看现如今裴晏如何,你还高攀不高攀得上?!”

说来说去,又是这一套老生常谈,杨蓁别开眼,不愿再听。

“长乐公主就这般纵着你胡闹,她那是为你好吗?她那是害你!”杨御史越说越气。

“父亲!”杨蓁扭回头,面露怒色,打断了杨御史的话。

“父亲。”杨蓁深吸一口气,此刻她的语气已经平静了下来,“父亲可还记得我小时读书的时候,您曾赞过我什么?”

“您说过,‘阿蓁之才,不输男儿’!”杨蓁看着自己的父亲,一字一句地说,“但是父亲,既然我有不输男子之才,为何却要终老于男子后院,一生相夫教子?我这般过这一生,最终能留下的,不过是一个某某之妻杨氏,某某之母杨氏的牌位。父亲,我此生就只能如此吗?!”

“这世间哪个女子不是这般?为何你就要觉得如此忿忿不平?”杨御史一巴掌拍在桌上,大声吼道。

“可我不甘心!”杨蓁说:“我想走一条别的路。”

“哈,别的路。”杨御史气笑了,说:“通过做后宫女官吗?那你恐怕连牌位都留不得!”

“哎,好了好了,消消气,消消气,女儿难得回来吃一顿饭。”杨夫人看这两人又要吵起来,连忙拍拍杨御史的胳膊,轻声安抚。

杨御史吼了这么几嗓子,略微消了些火气,又恢复了理智。他双手抱臂,冷笑着说:“杨蓁,你以为我不知道你此时回来,所为何事吗?”

“哦?父亲觉得我为何回来?”杨蓁端坐在杨御史对面,面无表情地问。

“你会回来,还不是为了长乐公主?”杨御史说:“她这次惹了这么大的祸事,我也是没想到,都不消御史台出手,她自己就能作死自己!”说着,杨御史盯着杨蓁,说:“你是我养大的,你在这个当口回家,不就是想要御史台出面给长乐公主求情吗?”

“那父亲会如女儿所愿吗?”被戳破目的,杨蓁并无什么尴尬之色,反而平静了下来,脸上甚至带了一丝端庄的笑容,开口问。

“若你乖乖辞官回家嫁人,我可以考虑。”杨御史回答。

听到这个毫不意外的答案,杨蓁垂眸,“若我不愿呢?父亲,你一定要逼我吗”

“阿蓁,人生在世,必要有所取舍。”杨御史正色说:“今日你所求之事,换任何一个御史,都不会轻易答应。总不能只因着我是你父亲,便应你所求。若有朝一日,你所求之人与你毫无关系呢?你又当如何?”

“父亲说的是。阿蓁受教。” 杨蓁脸上漾开了一个笑容,端庄的容色淡去,整个人显得妩媚动人。

对于杨御史所求,杨蓁并没有应或是不应,而是慢条斯理地掏了掏袖袋,同时轻声细语:“父亲可知道,前些日子尚功局账务有错漏之处,我带人彻查,牵扯出一桩事情。”

杨御史不知道杨蓁突然说这个是什么用意,但以他对自己女儿的了解,只觉得怕是来者不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