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节(2 / 2)

加入书签

叶凝香也点头夸道:“确实好吃,有这个菜,我都能多吃两碗饭。”

现在已经分田到户,自家吃的粮食和蔬菜瓜果都是有的,不会再饿肚子,只是没有多余的钱买肉吃。

这一顿午饭,虽然只有一荤一素,母女三人却吃得格外香。

最后,她们连五花肉的汤汁都拿饭给蹭得光光的,吃得肚子都撑了。

江慧又泡了一壶绿茶,母女三人心满意足地靠坐在凳子上,一边喝茶,一边消食。

母女三人歇了一会儿,江慧看着时间还早,又让她们先去睡了一会儿。

她也睡了半个小时,醒来就感觉一身的精神气又回来了。

江慧看到妈妈和妹妹还没醒,她悄悄起身,去了厨房,点开商城,开始买下午做包子的材料。

家里的韭菜割完了,今天做韭菜鸡蛋包子的韭菜和鸡蛋都是在商城买的。

商城出品,全是精品,不管是什么东西,质量都是最好的。

买好要用的食材之后,江慧就开始和面,等她和好面,叶凝香和江静也醒了,一家人就开始分工合作。

花了将近两个小时,母女三人才完成任务。

江慧将包子装好,用担子挑着,继续去华侨村卖包子。

她到了华侨村,卖包子的吆喝声一起,家在村口的赵小兰,就率先走了出来。

“唉呀,小妹仔,你可来了,早上我们都等了你一上午,你都没来,还以为你今天不来了。”

江慧笑着道歉,“赵姐,真对不起啊!我们早上赶集去了,就没有过来,等赶集回来,怕你们还想吃包子,才又做了几锅,赶紧送过来卖。”

赵小兰听到江慧好声好气地解释,也释然了,“没事没事,那你给我拿十个香菇肉包。”

“好咧!”

江慧给她装好包子,收了钱,其他人也陆陆续续来买了一些,但下午的生意确实不如早上好。

下午做的这些包子,江慧卖到天都快黑了,这才堪堪卖完。

累是真的累,但想到又入帐52块多,江慧就感觉值了。

回到家里,江慧又盘了一下帐。

这几天的营业额一共是203.3元。

前面三天的营业额78.05元,她全部充进了商城,就得到6244位面币。

但这些天买面粉、肉和配料,花了1988位面币,现在帐上还有4256位面币,暂时不用再充值。

今天做了两批包子,数量还不少,营业额一共是124.8元,这些钱可以留着交学费。

接下来的几天,母女三人都不怕辛苦,每天除了给李建刚那边送货之外,江慧下午还会去各村卖包子。

等到8月的最后一天,江慧一算手头上的钱,已经有现金625元,足够给自己和妹妹交学费了。

但位面币经过这几天的消耗,只剩下1528元。

重生以来,江慧的神经一直紧绷着,现在确定有钱交学费,她的神经终于松了下来。

妹妹今年上初一,学杂费一起要交130元。

江慧上江城重点第一中学,简称江城一中,她的学杂费加住宿费要185元。

姐妹俩的学杂费加一起,就是315元。

江慧把妹妹的学费交给妈妈,又另外给了她100块钱,让她拿着花。

其余的钱,她自己收着。

江慧看到位面币还有1528元,她又在商城花了333元买了一辆凤凰牌28大杠的黑色自行车,花了20块买了一把自行车大锁。

这种自行车结实耐用,拉货也比较好用。

叶凝香想着女儿要去市里上高中,没有自行车,天天走路来回要两个小时,也太累了。

她看到家里凭空出现的自行车,心里已经不再惊讶。

这几天家里的异常,她早就感觉到了大女儿的不平凡。

但女儿不跟她说,她就不问,她会好好地保守住大女儿的秘密,不让别人发现。

九月一号这天,是开学日。

江慧还是凌晨就起来,和妈妈一起做好包子,她去市里上学的时候,可以骑自行车顺路送去给李建刚。

江慧让妈妈送妹妹去镇上中学交学费,现在时间还早,她们可以晚一点再去。

江慧骑着自行车,迎着早晨的微风,心里非常快乐。

她要去上高中啰!

作者有话说:

PS:学费各地有差异,我们当地的,我问了我妈,她是七零年代的人,她说1983年她上一年级,一学期学费18块钱,八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学费年年上涨,等她上初中的时候,爆涨到六百多块一学期,农村家庭很多都没有这么多收入,很多农村孩子也因为没钱交学费而不得不缀学去打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