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2章 你就这么殚精竭虑(求推荐票)(1 / 2)

加入书签

借此机会,大明帝国就可以掌控马打兰王国的交通和外贸,从而深入控制这个国家。

对一个国家来说,直接征服永远是最简单,隐患最大的放肆。

而控制其经济,引导其文化,使其自然心向大明华服之国, 最后再安排一波内乱,那个时候,大明接管这片区域就更加顺理成章。

大明帝国是一个正义的国家,从来不会主动去侵略任何国家。

只有在国土受到挑衅的时候,外族侵占大明帝国或大明帝国下属王国土地的时候,他才会展现出大帝国的威严。

根本不明白大明帝国所图的马打兰王国君臣, 热情地招待大明帝国的士卒和商人。

商人们很快就建立起来多个工厂,针对于南洋各個岛屿的矿产以及香料粮食进行加工和售卖。

精美的大明银元和煌夏银钞一下子成为了马打兰王国之内最受欢迎的货币,将原本的墨西哥银元和其它货币直接驱逐。

煌夏银钞距离其成为国际货币的地位向前迈进一步。

在把吕宋岛东北方向的关岛诸岛占领之后, 意味着从马尼拉开往美洲的这条航线基本被大明帝国掌控了。

接下来就是前往美洲去建立美洲商馆。

不过,实际上,萧升的目标并非是美洲,而是处在南边的大洋洲!

这个时候的大洋洲,只是有着几十万土著人生活而已,在七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区区几十万土著所能占据的生活资源是少之又少的。

大洋洲上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而且地下水资源非常丰富,牧草茂盛,是非常优良的牧场。

相比于已经被西洋人开发了一段时间的美洲来说,大洋洲完全就是一片没有被挖掘的宝藏,历史上它会成为大英帝国的殖民地,萧升觉得大明帝国有义务要保护这片土地免受贪婪无耻的欧罗巴殖民者的迫害。

朱由检也觉得大明帝国有着保护当地原住民免受白皮猪侵害的责任。

当然,大洋洲距离大明帝国本土距离太远了,想要对大洋洲的土著进行“保护”,还需要在东南亚诸岛上建立一个中转站。

吕宋岛只能作为其中之一, 想要到达大洋洲,若不想绕道, 就要穿过印度尼西亚群岛,纵观整个地图来看,适合建立一个据点的地方非东帝汶莫属。

西历16世纪前,帝汶岛曾先后由以苏门达腊为中心的室利佛逝王国和以爪哇为中心的麻喏巴歇王国统治。

16世纪初,葡萄牙殖民者入侵帝汶岛。1613年,荷兰势力侵入,于1618年在西帝汶建立基地,排挤葡势力至东部地区。

所以,如今的东帝汶是有着三股势力,葡萄牙人,荷兰人以及土著。

代表正义的大明帝国,当然是要帮助土著居民,驱逐这些可恶的殖民者,然后与当地人一起建立一个美好的城市。

城池的名字,甚至朱由检都已经给他们想好了,就叫做“南帝城”。

没别的特殊的意思,就是朱由检想着有一天可以到这边来转悠,这里就作为一个“行在所”来修建。

现在是不行的,朱由检现在就算是出北直隶都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