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二十八章 陆军调整(2 / 2)

加入书签

谷壺

五军人马进行调整之后,将会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换装,所有在承天府军队计划一年之内必须完成换装。

这是个要求对于枪炮厂来说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枪炮厂不但要完成郑氏军队的换装,还要满足对北郑与吴军的军火供应。

当兵官洪旭将生产任务下达到枪炮厂,枪炮厂管事大匠胡六顿时急眼了,连同海外驻军,总计三万杆新式火铳,还有外销的七千五百杆火铳,再加上海军的采购,永历二十年一年至少要生产五万杆火铳才能满足需要。

直接将兵官衙门的生产任务驳回,就一句话做不了。洪旭哪里会想到一个小小的工匠竟然如此藐视他这个兵官,顿时将状告到了郑经这里。

郑经一看一年五万杆的任务,顿时明白这是一个根本无法完成的任务,难怪胡老六会急眼。

这哪里是下达任务,分明是乱弹琴,这也怪自己当时话没有表达清楚,这个时候胡老六的情绪要照顾,兵官洪旭的面子更要维持。

郑经只能和稀泥,将二人叫到一起,问道:“老胡!你给寡人一个数,明年一年能够生产多少杆,你们现在已经生产了多少杆?”

“回王上!由于我郑氏铅供应不足,新式火铳一直无法大规模的装备,王上从爪哇回来的时候带回来不少采购的铅锭,使得新式火铳的子弹能够稳定供应。

臣现在能保证一年出厂三万杆,这还是包括我们枪炮厂所有的库存,若是按照目前的生产量,臣只能保证每月两千杆的产量。”

郑经点点头道:“也难为你们了,这生产效率可不是说提高就能提高的,记得寡人跟你说过的钻床搞出来了没有?

有了钻床,这枪管的生产是不是就会更快一些?或者你们自己也想想有什么办法扩大生产,比如加大学徒工的培养。

现在藩府对你们全力支持,只要能够提升产量,藩府能够做到的你尽管提。”

“钻床倒是做出来了,不过效果并不是很好,主要是间隙太大,转头来回摆动,钻出来的枪管合格率非常低,根本不敢使用钻床进行钻管。”

郑经知道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任何机械设备的诞生都是从粗糙到精密一点点儿的发展,只要明白了原理,找到毛病所在进行改进就是了。

“这钻床的研究不能停下来,不能因为加工精度的问题就弃之不用,你们要不断对其进行改进,找到其为什么会出现各种问题的原因。

这才是一个做技术的大匠该有的态度,你们要有精益求精的精神,寡人还是那句话,现在你们是要人有人,要物资有物资,寡人别的话不说,你们要想尽一切办法增加产量。”

面对延平王的压力,胡老六知道必须要拿出一个解决的办法,就算不能满足明年的要求,也不能相差太远。

“王上!臣听说那些西夷善于摆弄机械,能不能让臣到劳改农场招募一些西夷的工匠补充到臣的枪炮厂。

臣不但有造枪的任务还有铸造陆军炮的任务,这些任务都不轻松啊!”

“可以!只要你能保证那些白皮番鬼能够真心为你效力,寡人随你征用,不过要对我们的技术严加保密,而且这些白皮一旦进入枪炮厂必须进行密切监视,不得再让其接触他们的同胞。”

对于延平王的小心,胡老六非常理解,他太清楚自己手里的秘密意味着什么,这些新式火铳的秘密属于内行人一看就会的范畴,必须要严格把控才能防止秘密外流。

“王上放心,这些西夷若是听话还好,若是不听话,枪炮厂的护卫有的是办法让其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除了招募西夷之外,臣还要求扩充枪炮厂的人员,而且新招募的工人必须要识字,经过这几年王上的指点,臣算是彻底明白了,这识字与不识字,差别巨大。

一个不识字的学徒,从学徒到出师没有三年的历练想都不要想,而一个识字的学徒可能一年多的时间就能出徒了。”

这个要求可把郑经难住了,眼下承天府的义务教育才刚刚铺开,连琼州府还没有展开,哪里有那么多识字的青年。

还没等郑经说话,洪旭不干了,老头儿瞪着眼睛怒道:“胡老六,你不要得寸进尺,不要仗着自己有点儿手艺就敢挑衅王上与本官!”

胡老六吓了一跳,多年受欺压的经历让胡老六立刻怂了,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也忘了自己已经是郑氏的高级技术官僚,口中连称:“小人不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