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0节(2 / 2)

加入书签

刘夫子趁机敲了一下门,缓缓走了进去,一面接过话:“诸位学子都有这个意思,若是一味打压,只怕会引起他们的不满。”

山长从鼻孔里发出了一声不屑。

忽然,他的目光落向场中两个人,带着狐疑地打量着:“你们俩……不会也想去参加科举吧?”

孔夫子看了看刘夫子,见他神情镇定,便连连摇头:“怎会?”

压力给到了刘夫子这边。

刘夫子手心捏了一把汗,脸上却不见分毫,还义正言辞道:“我亦不会。”

“真不会?”

“千真万确,做不得假。”

“算你们还有些良心。”山长满意了。

刘夫子再不敢多言,连忙借口有事退了出去。

待第二日,他便悄悄地拿上自己的户籍保书,前去官府报名去了。

他不像山长,对那荒庸无能的齐国朝廷并没有什么眷恋。对比之下,夏国反而吏治清明,蒸蒸日上,若是有识之士,为何不可以借着科举趁势而上呢?他并不想一辈子做一个教书的夫子。

不过刘夫子还是忍不住庆幸孔夫子立场坚定,坚决不来报名,倒是替他避免了许多尴尬。

山长肯定是不会出现的,只要孔夫子没来,那一切都好说。贡院里那么大,碰到熟人几率也不高。

刘夫子正庆幸着,结果他刚刚心情愉悦地踏出官府的大门,迎头就跟拿着保书过来报名科举的孔夫子对上。

孔夫子正高兴没遇上熟人,结果一抬头,一口气没提上来,差点没憋死。

刘夫人看了看他,又看了看他手中的保书……

两人隔空对视一眼,尴尬的气氛萦绕在两人中间,经久不散。

那一瞬间,两人只想从地上找个缝将自己埋进去。

第150章 考题 ◇

◎无理的要求◎

回家途中, 孔夫子与刘夫子虽并行一侧,但却许久都不曾说话。

两个人都觉得尴尬,昨日晚间那般言之凿凿道自己必定不会参加科举, 但是一转眼就自己打了自己的脸, 食言而肥了。

但总这么尴尬也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快分别时,刘夫子率先解释了起来:“我今日过去, 实在是赶巧。也没有什么别的意思,不过是想见识见识下过的科举与齐国有什么不同。”

说完, 刘夫子暗搓搓地看了对方一眼。

孔夫子也顾不上他们俩之前的摩擦了,也连连点头道:“我亦是这么想的。”

刘夫子立马笑了一声,意识到自己笑得太灿烂了, 又赶紧收敛了一点,很是正经地说:“学院里有那么多的学子想要来参加科举, 可见这科举还是由他可取之处的,并跟山长所说那么不堪。咱们这些做夫子的,总要给自家学生探探门路,孔先生说是不是?”

这话说的冠冕堂皇, 实则没有一个字是真的, 然而孔夫子却一脸赞同:“刘先生所言极是。”

不过是借驴下坡, 这两个人谁也不介意真话假话,只要解了眼前这个困境即可。

只要两个人都认同这说法, 那么不管他们心里怎么想, 都能有个台阶下。

孔刘二人互相看了对方一眼, 生平头一次觉得对方如此顺眼。分别后, 两个人虽然还有些尴尬, 但脚步却比之前轻快了不少。甚至还又在心里暗暗比较起来, 既然都参加了科举,那这一回他们就得比试成绩了。从前在书院里头比来比去,谁也不服谁,如今在考场上见真章也未尝不可。

距科考还有几日,两位夫子家去之后一切可推掉的人情往来都推掉了,一门心思只想着温书,只想着如何压过对方一头。

不知不觉,二十来日功夫一晃即过,燕京的乡试也终于如期而至了。

刘夫子自从搜身验身后,便一直在打量着贡院。以木板隔开的一个个小隔间,既逼仄又压抑,里头的考生若有什么小动作几乎是一览无余,这贡院的摆置跟当初齐国的并没有什么两样,想来齐国也是直接照搬照抄夏国的科举,又无创新,才显得相似。不一样的是,夏国的考场更显肃穆,每个考生旁边都站着一个持刀侍卫,胆小的若是进来了,怕是会吓得连笔都拿不稳。

时间一至,贡院中鸣了几声锣,便开始发题了。

贡院中另有一处屋子用帘子遮住,里头隐隐能看见坐了几位大人,听说还是朝廷那边派过来的,来头不小。

来头不小的韩仲文想着这回的考题,替这些考生们捏了一把汗。

因为这次考试他们圣上横插一脚,加了些不似寻常的策论题,用圣上的话来说,便是这科举要选出真正聪明的,而不是只会背书的。韩仲文希望这处贡院里多少出点聪明的,否则他回去连逼婚都没底气。

另一边,孔刘二人将考题拿到手上一看便皱起了眉头,不是因为别的,只因为这考题实在是太杂了一些,方方面面都有,涵盖范围之广,远不像他们想的那么简单。

里头还有一问,问得是心腹手下若有功劳,却被查出贪污该如何论处。类似这些题目还有许多,问得刁钻,很有些棘手了,孔刘二人原本是信心十足的要拿一个好成绩的,可眼下却有点拿不稳。

同样陷入沉思的还有贡院的其他考生。他们从前也不是没考过齐国的科举,不过那次基本上是给那些贵人们充数的。齐国的考题为难普通百姓,夏国的考题比之还要难,又或者说,是比较灵活。它考察的不仅仅是基本功扎不扎实,还有人够不够聪明,懂不懂变通。

面对这样灵活的题目,众人评价不一,有人支持理解,甚至觉得这些比那些靠死记硬背就能答出来的题可要好上千百倍,起码普通人也有机会答好;另有一部分却觉得荒谬,无法忍受,甚至都已经不满到想要当场离开。

不过观察了一番守在门口那群不好惹的带刀侍卫,这蠢念头还是先压下去比较好。

一群人只能埋头苦写。

这一上来便是乡试,众人的学识差别可想而知。

夏国科举虽然已经办了两次了,不过这两年间事物繁杂,科举也没有什么大的变动,仍是乡试加殿试。萧瑾倒是很想在这相识前面再加一道考试,但一直没有空布置这些,只一拖再拖,拖到了现在。

如今版图扩大,是再也拖不得了。他打算等这次科举跟武举结束之后便做做调整。

各地的乡试都在办,不知燕京一处,就连临安府的乡试都已经正式开始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