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4章 封赏众将刘琦病逝(2 / 2)

加入书签

诸葛亮自嘲一笑,虽然他表现的很淡定,但他的内心却充满不甘,有对孙权的寡情薄意的不满,但更多是对刘俨的愤恨。

在他看来,自己所遭遇到的这一切,都是刘俨害的,若没有刘俨,他现在早已经和黄家成亲,何至于沦落今日这般田地,徒惹天下人耻笑。

“孔明先生,吾要悲观,我这就亲自去柴桑口,势必说服主公改变主意。”

周瑜拉住诸葛亮,扬声喊道:“来人啊,准备船只,我要回柴桑口。”

“大都督,你伤势未愈,不可如此奔波。”诸葛亮摇了摇头,对于周瑜表达着谢意。

“再说如今婚约已定,木已成舟,又何必自讨无趣呢?”

“孔明此言差矣。”周瑜摇了摇头,说:“鲁肃这个人过于诚实,仁心太重,把孙小妹嫁与刘俨,只会害了她。”

“今后我江东与刘俨,无论如何,必有一场大战,小妹嫁给刘俨,不过是徒惹先汉和亲公主故事,不但于事无补,只会招来离别之苦罢了。”

“请孔明放心,我此番回去,定要阻止此事,断不可让刘俨捡了大便宜。”

就在周瑜动身之际,有探子送来密信,周瑜拆开密函阅览之下,不由笑道:“刘琦病逝,刘俨与孙小妹的婚事,必有变故。”

“劳烦孔明在巴丘等我好消息,某此番回去,定会给孔明一个说法。”

诸葛亮见此,也只得暂且在巴丘驻足。

许昌丞相府府邸。

自从赤壁战败之后,曹操病了大半个月,头疼病这才稍稍好转。

这不,病情刚有好转,曹操让帐下从事陈群、王朗,召集了文武官吏,举办了一场宴会,安抚文武大臣之心。

不料宴会刚举办完,刘俨的使者,伊籍和廖化入城进贡的消息,便从城门口传到了曹操口中。

“黄口小儿,刚略有小胜,竟敢派遣使者入京,真是岂有此理。”曹操接到奏报,勃然大怒,皱眉道:“把那些贼子抓起来,押入大牢,以叛贼论处。”

“丞相,那使者说了,若丞相失礼,他们将会把曹仁和曹纯将军的人头,送给丞相做为回报。”

前来汇报的城门校尉也不敢隐瞒,只得硬着头皮说道。

“哈哈……”曹操朗声大笑一声,掩饰着脸上的尴尬,看向曹洪道:“子廉,你亲自去城门迎候使者入城,要好生招待,明日早朝过后,请他们入丞相府会面。”

“诺。”曹洪连忙起身,躬身而去。

“诸公,赤壁小败,不足挂齿,究其原因,还是我军不习水战导致。”

曹操能屈能伸,枭雄之资,很快便扬声大笑了起来,举起酒盅喊道:“来年,我水军训练有成,定叫江东碧眼小儿,步入孙坚后尘也。”

“丞相英明。”大堂左右文武官吏,自是纷纷举盅,恭维喊道。

其实数日前,曹操就接到襄阳守将徐晃,送来的军报,得知南郡江陵沦陷,曹仁和曹纯生死不明,陈矫也不知所踪。

唯有满宠逃回襄阳,南郡三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

当日得知这个消息,曹操也是大为震怒,但为了不引起恐慌,他并没有把这个消息公布出去。

可今天在大堂之上,城门校尉这么一奏报,等于把曹仁、曹纯战败被俘的消息,公之于众了。

这不宴会结束之后,丞相府的各大属官,程昱、刘晔、华歆、钟繇等人,纷纷上书求见。

“子丹,你去告诉他们,今日我已经醉了,谁也不见。”曹操自是清楚,这些人的心思,但现在他也不清楚曹仁的情况,见了他们也无益。

莫如待曹洪回来之后,打探清楚使者来意,再做定夺。

入夜之后,曹洪返回丞相府,带回来了曹仁、曹纯的书信。

“岂有此理,刘俨这个无耻之徒,竟然敢觊觎我襄阳城。”

曹操听完曹洪的汇报,得知刘俨不但要征南将军、南郡太守的旨意,还要徐晃率军撤出襄阳,以汉水分定界线,皱眉不已的他,忍不住便发出了一声咆哮。

“吾定要兴兵讨伐,砍杀了竖子。”

“丞相,子孝兄与子和兄性命攸关,襄阳本非我军所有,若能够换回二位兄长,以及上万将士性命,不妨先给刘俨无妨。”

曹洪小心翼翼看着曹操,硬着头皮进谏道:“大不了,来我卑职领军,再去夺回襄阳便是。”

“子廉忠勇可嘉,子孝(曹仁)、子和(曹纯)吾袍泽兄弟,股肱之臣,区区襄阳城,吾何足挂齿?”

曹操虽然盛怒,但他也清楚,相比起曹仁和曹纯,别说一座襄阳城,就是南阳郡,他也愿意割舍的。

但曹操真正愤怒不甘的是,赤壁一战,竟然把他多年的心血,毁于一旦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