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2章 三江口甘宁斩张允(2 / 2)

加入书签

左右虎贲,迅速冲进大帐,把蔡瑁拖了下去。

“丞相饶命,丞相请听我一言……”蔡瑁惊恐的大叫着求饶,帐下众将曹操盛怒,一时也未敢求情。

“啊!”一声惨叫在帐外响起,蔡瑁已然人头落地,可怜这蔡瑁机关算尽,以为投降,就能够继续享受荣华富贵,却反而死得如此窝囊。

“毛玠,于禁汝二人,现在接任水师都督。”曹操皱眉之余,小眼神闪过光芒,环视帐下众将问道。

“江面波涛汹涌,我观江东水师,如履平地,我军将士,皆不善于水战,若在水上与之交战,必然毫无胜算。”

“不知诸位,可有破敌之策?”

面对曹操的询问,帐下众将一时无计。

长史程昱、刘晔等人也是暗暗皱眉,急切之间,又怎么可能寻到破敌之策?

就在这时军谋从事蒋干,字子翼起身说:“丞相,三江口江东水师都督周瑜,与我从小相识,相交莫逆。”

“此人出自名门,从祖父周景,从祖忠,皆为我汉太尉。父周异,曾担任洛阳令。”

“若丞相愿意许以高位,保全周家之人,我愿凭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其归顺丞相麾下。”

曹操闻言不由大喜,道:“子翼尽管前去,告诉周瑜,若他愿意归顺与我,封候拜将,不在话下……”

三江口首战告捷,战报传到樊口,刘俨召集众将,通报了这个消息。

“主公,战事即开,我当前往三江口,出谋划策,为甘将军站脚助威。”就在日前,鲁肃再次回到樊口,转告了刘俨,孙权率领三万水陆大军,已经从吴郡出发,不日即将抵达寻阳江口。

这也就意味,决战即将来临。

庞统这个时候提出要去前线,并不突兀,反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左军师,愿意前往协助兴霸兄,自是再好不过。”刘俨欣然点头,说:“然曹军四十万大军,旦夕之间,只怕不容易击溃,还需静观其变,寻到万全之策。”

“主公说的是,周公瑾此人,能谋善断,我前往战场,定可与他寻到破敌之策。”庞统轻摇着手中的麈尾扇,对刘俨的提议,深以为然。

“向宠,明早你带三百军士,护送左军师前往三江口。”刘俨其实明白,破敌之策,在于火攻。

但现在赤壁水寨,情况不明,曹操大军水陆大寨,船只是否连接,都是火攻成败的关键。

若不能让曹军水寨的战船相连,火攻也不可能取得成效。

当天夜里,刘俨召集庞统、徐庶二人,来到大帐,故作凝重之色的问道:“不知二位军师,认可有破曹之策?”

“统以为,破曹之策,在于火攻。”

庞统看了眼徐庶,见他正在沉思,遂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火攻虽是上策,但曹军现在四十万大军,盘踞赤壁方圆百里,若不能一击必中,不但与我不利,反而会打草惊蛇。”

徐庶见庞统说的自信,担心他操之过急,连忙开口提醒。

刘俨脑海之中,回想起赤壁之战中的一些细节,发现关键点,就是铁锁连环船,也只有曹军战船相连,才能真正的一击必中。

“士元,火攻的关键,就在与能不能一把火点燃曹军水寨,我听闻曹军士卒,不习船上颠簸,若能够献上一计铁索连环船的计谋,定可一举成功。”

刘俨记得历史上铁索连环船的计划,就是庞统献给曹操的,现在虽然历史有所改变,但若是庞统在自己的授意下,能够把这条计谋献上去,那么火攻必然成功。

“主公提醒的是,统明日赶去是三江口,再想办法,把这个计谋,透露出去便是。”

庞统轻摇麈尾扇,连连点头。

“元直,传令夏口的甘述、丁封,让二人立即去南新找向朗,把火油,尽数送到樊口。”

“再让冯习、张南前往鄂城,把硫磺、焰硝运到樊口,只等计划一成,立即执行火攻计划。”

刘俨、庞统、徐庶三人刚刚商议已定,帐外却传来亲卫汇报。

“主公,三江口甘都督紧急密报!”

“快呈上来。”刘俨起身之时,廖化已经把简牍军报,送到了刘俨手中。

“卑职甘宁启禀,近日曹操手下从事蒋干抵达三江口,正在游说周瑜归降曹贼。”

“日前周瑜又让黄盖密告与我,让我配合他营造内讧假象,从而达到欺骗曹操的目的。”

“宁实在难以分辨,周瑜心意的真假,还请主公决断,并派军师协助。”

……

这封密函是甘宁连夜派人送来的,简牍的内容说的很清楚,那就是有关蒋干拜访周瑜一事,如今在三江口闹得沸沸扬扬。

而周瑜却派黄盖告诉甘宁,这都是假的消息,还让甘宁配合他,营造两军内讧的假象。

这一连串的消息,让甘宁也是难以判断真假,故请示刘俨处置之法。

“主公,连环计的人选,这不是来了吗?”这会看罢密函的庞统,手要麈尾扇朗声笑了起来。

徐庶也点头道:“周瑜断没有投降的道理,此必是对方计策,现在甘都督犯难,左军师是该连夜出发了,否则我担心甘都督做出误判。”

刘俨寻思之下,虽然不明庞统具体手段,但徐庶说的却有理,这个时候必须让庞统立即去三江口,只有庞统坐镇协助甘宁,则足以万无一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