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7节(2 / 2)

加入书签

而造成这一切因果的谢家某人——

“这天愈发热了,连雨水都少了许多,看样子真要入暑了呢。”

夏至过后便是小暑。小暑有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一个连风都热的节气——

“哎,这日子没法过了,怀远呐,何伯啊,你们再给我加几块寒冰呗,那什么,午间冷饮再加一盏啦~”

怀远:“……”

何伯:“……”

第48章

小暑, 风亦暖,田间的蟋蟀热的纷纷跑到各家的墙角, 一大早的, 便能听到它们“蛐蛐蛐”的鸣叫声。

谢小五最近停了课,没了课业束缚,这性子便活泛了起来, 像是被关久的小鸟, 一出来便“飞”去了山上桃花居里。

从此,谢云曦身后便多了条“小尾巴”, 每日, 谢小五都会随他摘果弄菜, 折腾美食, 俨然一山野孩子的模样。

初始, 奶嬷嬷们还细心给她打扮, 然而,这晨起一身淑女衣裙,到了午间却总是污泥斑斑, 发丝凌乱。

奶嬷嬷还唠叨了一天, 到了第二日却也都放弃了计较, 干脆就比着桃花居上下的衣着风格, 怎么简单方便怎么来。

当然担忧惆怅还是再所难免, 毕竟她们一直致力于将谢五姑娘培养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世家淑女, 奈何谢家家风……嗯, 太过奇特,到目前来看就没出过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淑女”“大妇”来。

“淑女”反面教材可详细参考谢二姑娘。

至于谢家主母,谢家二夫人——咳咳, 反正外人瞧着温婉端庄便可以了。

对于奶嬷嬷们的“伟大抱负”, 谢小五自然不清楚,她只觉在桃花居的这几日才是最逍遥快活的——没有恼人的课业,没有这也不对那也不行的规矩,想吃就吃,想睡就睡,就算上蹿下跳,滚的满身是泥也不会有人唠唠叨叨。

当然,最重要的是——每天都能独占她家三哥哥的盛世美颜,真的超级开心。

这一日清晨,凉风吹树稍,院外的桃林硕果累累,缀满桃果。

谢云曦和谢小五梳洗一番,略吃了些早膳,便各自戴上草帽,拿起小竹篮,手拉手往桃林走。

外人都以为谢云曦最是高雅闲适,当年栽种桃林便是为了营造诗情画意的桃园景象,当然,事实真相其实——就是为了吃桃子。

炎炎夏日,来一口香甜的水蜜桃,或者做一碗冰糖桃子水,或热或冰,都是极为美味的夏日果饮。

昨日午间,谢小五吃了一碗微微冰镇的冰糖桃子水,从此便喜欢上了那清甜微凉的滋味。

当然,微凉清甜的食物其实有很多,但她偏就最爱那桃子,其实也不外乎桃子长的好看,桃肉粉粉嫩嫩,做成甜饮更是颜值极高——颜控的小姑娘,对待美食自也极有要求的。

只是谢小五人小,够不着桃树,谢云曦为满足她亲手摘桃的愿望,便让她坐在自己的肩上,好叫她方便采摘。

两兄妹就这般,一大一小,一人做人梯,一人摘桃果,欢声笑语间,自是别样的热闹。

孙玉柔和王幺幺随好友——谢年华寻着笑声走进桃林,待瞧见人影时,看到的便是这一派其乐融融,兄妹情深的场面。

林中桃树下,少年温润如玉,浅笑怡然,斑驳的光点下,那纤细的双肩却莫名的挺拔坚韧。

肩上,小小人儿,藕节似的双腿悠然晃荡,小手使劲往上伸展,终是摘下红润硕大的鲜桃,随即“哗啦”一声,树枝微抖,掉落几片深绿的桃叶来

叶落纷纷,恰逢清风,树荫斑驳,光影下,却是少年梨涡轻浅,稚童抱桃展颜。

此情此景,此刻刹那,却恰似永恒。

王幺幺恨不得当即执笔作画,定格林间岁月。

然而,她身侧好友谢年华却是跨步一声高嗓,“谢三郎,谢小五,还不快过来,赶紧迎接本姑奶奶大驾。”

王幺幺眼皮子一抽,当即扶额暗道:还真是,一如既往的煞风景。

谢年华一嗓子下去,那还有什么岁月静好,事情乎所以。

这不,听到这嚣张的声响,谢云曦便扛着谢小五正面对上了谢二姑娘。

谢小五是童言无忌,“二姐姐,你又不是老奶奶,为什么要称呼自己是姑奶奶,难道你和老奶奶们一样老了?”

谢云曦自是故意为之,“哟,二姐,你什么适合晋升奶奶了,这架子还挺大的,还迎接,啧啧啧——”

女人,无论大小,都不能说老,这不,谢年华听着,自然是气的同他俩斗起嘴来。

三人你一言他一语,大眼瞪小眼的,吵得那是不可开交,完全忘了这林中还有俩外人在。

王幺幺和孙玉柔两人面面相觑,一时不知该作何表情。不过王幺幺倒是还好些,毕竟此前便常出入谢家,对谢家众人的相处早有过深切的体会,也算习以为常,见怪不怪。

而孙玉柔常居都城,前两日才刚回琅琊,如今却是第一次见到谢家这位赫赫有名的三郎,至于谢家人之间,这独特的相处之法,自然也是见所未见。

虽说她同谢年华来往亲密,也常听她提起家人,但耳听为虚,眼见方为实,如她家大堂哥——孙亦谦,外人都道是谦谦君子,但她却知他内里腹黑,极为骄傲。

而谢家三郎似乎也不同于传言所述的那般——清雅高冷,不食人间烟火。

但同样也不像谢年华整日吐槽的那样——好吃懒做,肚里坏水。

孙玉柔瞧着谢家三人,你来我往,吵吵闹闹,不知为何,竟还有那么些许的羡慕。

她自小随祖父母在都城长大,同家中父母兄弟自是和谐有余,亲近不足。儿时还好,只是随着年龄渐长,慢慢的也都变得疏远起来,偶尔见面,也是客客气气。

说不上好或不好,世家大族大致都是如此——嗯,也许谢家除外。

孙玉柔不禁感慨,“真好。”具体好什么,却又说不上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