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7节(2 / 2)

加入书签

康熙在看奏折,可总有几分注意力落在了姜鄢和胤礽这里,见他们都凑一起去了,康熙便将手上的奏折放下,淡声说:“保成,朕说了,冬日不许吃冰。”

这两年才把儿子养的强壮些,康熙也知道吃一点点没什么太大的关系,但他关心则乱,就怕胤礽会因此生病。

胤礽舀冰糕的动作被止住,他看了姜鄢一眼,决定把他姨母拖下水:“那姨母怎么可以吃呢?”

胤礽指着姜鄢手里的冰碗说,“这样大一碗,皇阿玛就不怕姨母吃了生病么?”

康熙看向姜鄢。目光情不自禁柔软许多。

他是纵着她更多了,见她喜欢,到自己跟前软软磨了两句,他就应了。

现在被儿子指责,他不能一视同仁。

胤礽还在嘟囔:“前几天皇阿玛还说,要带儿臣去冬泳的。说要等到更冷些的时候下水,才能更有效果。如今冰都吃不得,难不成到时候就能下冷水了么?”

康熙微微一叹,他这前后言行不一致算是被挑出来了。这大约就是为人父母都要经历的矛盾心态吧。

康熙从姜鄢手里把那冰碗给拿了起来,就着姜鄢用过的小勺子,把剩下的大半碗冰糕都吃了,然后将冰碗给李嬷嬷,李嬷嬷忙收起来带出去了。

姜鄢目瞪口呆,万万没想到自己的冰糕就这么没了,她才吃了几口啊。

康熙望着她笑,叫人送了热乎乎的奶茶进来,然后轻声说:“尝尝味道便可以了。”

又叫她喝点奶茶暖暖胃。

胤礽在旁边倒高兴的笑起来,这下都没得吃了。

姜鄢最是豁达,不会为了一碗冰糕跟小孩计较。热乎乎的奶茶很新鲜,也很好喝。

姜鄢很快就快乐的躺平了。

康熙看了一个多时辰的奏折,现在打算歇一会儿。

他吃了剩下的大半碗冰糕,觉得味道不错,就是胃里凉凉的,他身体好得很,从不生病,可瞧见姜鄢喝奶茶这样快乐,也忍不住要了些,在旁慢慢的喝起来。

胤礽也凑过来,姜鄢给他一小碗,胤礽对她一笑,姜鄢也挑眉一笑,两个人倒是‘一笑泯恩仇’了。

屋子里满满的都是奶茶甜蜜蜜的香气,胤礽瞧着姜鄢乐陶陶的样子,就问她:“要回京了,姨母这么高兴吗?”

胤礽发现了。不论是出宫还是在宫里,他姨母好像都没有太大的情绪波动,在外头玩上几个月再回宫,连他都有些下意识的沮丧,他有时候也发现他皇阿玛会因此有些波动,至少出宫后,他皇阿玛会比在宫中时更放松些。

这次出来的人多,对比就更明显了。宫中人人都是如此,偏他姨母不一样。哪怕是要回宫去,旁人都多少有些低落,他姨母却丝毫没有影响。

还是这样的高兴。

胤礽问的直接:“姨母是觉得在宫里好,还是出来好?”

姜鄢浑身都喝奶茶喝的热乎乎的了,她眯着眼睛笑:“都好,都行,都可以,都开心。”

宫中无事,天天躺平,姜鄢每日深觉岁月悠长,日子过得甚为稳定开心。

出来几次,权当是陪着大老板出差了,吃好喝好能看好风景,姜鄢觉得也是很好的。

尤其是这一回,康熙给她的待遇太好了,万事不必操心,小厨房那边有专人伺候,连膳食单子都不必她来拟,姜鄢又体会到了在宫中躺平的那种快乐,姜鄢便觉得,这出差也不错。

跟着大老板出来,大老板照顾她,她又能吃好喝好玩好,也很开心啊。

康熙瞧她这样神情,就知道她说的是真心话。

娇养着纵了些时日,叫她不经意间露了些真性情出来,从前是乖乖巧巧的懒,现如今是特别的放松,便是在他跟前,也能大着胆子按着自己的心意来了。

康熙想,她在宫中也确实是将日子过得不错的,可宫中到底行动有限,将来总还是有机会出来的,出来自然比在宫中要快活许多。

康熙心里打定主意,日后再出来,不论去哪,总是要带着她的。

天下诸多奇景,岂是宫中那一点天地能够比拟的呢。

围场连着下了三四天的大雪,等着雪都化尽了,康熙才带着众人启程回京。

等回了宫中,再过些时日便要过年了。于是人人回来忙的团团转,都要预备年节下的东西,筹备过年的节礼,预备着宫中的宴席。

姜鄢这儿有能干的李嬷嬷和庆月松月在,储秀宫中的掌事太监和掌事宫女,那都是在宫中多年的老人,手底下的宫女太监也都是能干的。

储秀宫在李嬷嬷的带领下,一点儿也不慌,一点儿也不忙,非常的井井有条。

姜鄢就心安理得的躺平了。

她的纯金马在回程的路上就同康熙的黑马一道送去了她的马场。康熙说,下次再有围猎,就去把她的纯金马和黑马一起接出来。

姜鄢想,现下才刚过年,若要再围猎,怎么着也得大半年之后了。

幸而马场那边总会有些消息过来,她的纯金马和它的伴侣都过的很好,姜鄢也就放心了。

康熙忙着,不常来后宫,来了就到储秀宫来,或用午膳,或用晚膳,然后在储秀宫留宿,因此姜鄢总能见着他。

不过,让她最高兴的是,康熙不盯着她练腿了,也不盯着她练手了,仿佛一夜之间给了她自由,持弓练马都随意,用康熙的话说,鄢儿高兴就好。

姜鄢倒是自己练习惯了,尝到了锻炼的好处,她想要有一个健康的好身体,为了癸水的时候肚子不疼,她自己还是在坚持锻炼的。

时不时射几箭,偶尔扔扔飞镖,自己练练腿,也挺好的。但是外面太冷了,骑马就算了,她怕风吹得脸蛋疼。

先前太皇太后去五台山的时候,发愿要在佛前供奉数千卷佛经。

太皇太后自己要抄经,康熙也要抄经,各宫娘娘小主也都是要抄经的。分到姜鄢这里,也有三百五十卷。

这是要在二月初一前就要送到五台山供奉在佛前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