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8节(1 / 2)

加入书签

因为虞氏有管家之权,虽然跟方定山的相处不多,但对他的行踪也算有所掌握。

“要说什么事儿,其他也没什么特别的,就是定山这孩子已经及冠,我跟老爷便商量着给他定了一门亲事,是城北秋家的姑娘,眼看着聘礼都送了,这孩子却开始不停的做噩梦,人都消瘦了一大截,也不知是怎么回事……”

虞氏说着有些感叹,甚至也怀疑过是不是这孩子不想娶秋家的姑娘,所以装出来的,但那病容看着却是不像,难道真是两人不合适,可是两人的八字明明十分契合来着。

“至于见什么人,这孩子打小就爱读书,基本上不怎么出门,除了跟赵老爷家的公子出去过,也没见别的人了呀!”虞氏手里拿着一把圆扇轻轻扇着,说得自己都微微蹙起眉头困惑起来。

景昭听着,偶有可疑的地方会问上两句,恰逢府里的丫鬟送来了两碗冰酿桂花蜜,方夫人便招呼着景昭一同品尝。

景昭刚拿起勺子尝了一口,谢长蕴就回来了,景昭回眸望去,就见谢道长神色淡淡,单看神情看不出来这事儿到底是容易还是棘手。

不过景昭并不担心,在天雪观的三年都是这样过来的,不管是多棘手的妖祟作怪,谢道长都能轻易解决,这才让天雪观的名声传扬了出去,有许多人慕名而来。

谢长蕴一过来,景昭便起身迎他,问道:“怎么样了?”

谢长蕴微微拧眉,沉声:“确是妖物作祟,只这妖物的藏身之处颇为古怪,还需细细探寻。”

景昭还没说话,一旁的方夫人听到谢长蕴这样说,有些受惊的放下了手里的雕花瓷盏,颤声道:“真、真得有妖怪啊?”

谢长蕴点了点头没有多言,只道要出门一趟,方府公子那边的情况已经稳定下来,暂时不会再出现噩梦的情况。

实际上,谢长蕴刚刚去察看的时候就发现方定山身上的妖气沉重,却并非由外而染,而是由内而发,这倒是奇怪了。

而且单看方定山身上的妖气,说明他已被妖物缠身多时,若是寻常人,只怕就快要魂归梦里,不就于世了。

而方定山却只是做做噩梦面黄消瘦,这其实是不合理的,所以谢长蕴又当场查验了一番,便发现这方定山的手腕上佩戴了一块上好的菩提木珠串,珠子一共十颗,只不过有些珠身上已经出现了些许裂痕。

算是找到了缘由所在,仔细询问过方家老爷,便知方定山手上的这串菩提珠串曾在佛前被供奉过几年,沾染过佛光,这才让方定山得以保全性命一段时间。

只不过妖物不除,这菩提珠也坚持不了多长时间。

谢长蕴这次下山也并非但是为了方家之事,而是为了解决城中“沉睡瘟疫”的这个噩梦,虽然还没查验过那些沉睡的人,但谢长蕴觉得方家公子的病跟城里发生的怪事应当是同源而生。

所以在察看了方家公子的情况后,便紧接着离开方府前往别家查探情况。

方家老爷还让府里管家准备了一张图纸,是西陵城近来有人患沉睡怪病的人家名姓位置,其中一开始犯病的王家小妾和大夫人已经双双去世,府里刚刚才办过丧事。

剩下的大部分以女子为多,但也有少部分男子在列,倒是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

已经过世的人他们不便打扰,但城里还有好一些人家家中都有陷入沉睡的人。

因为有方家的拜帖,谢长蕴跟景昭走访了几户人家,了解了一些基本情况。

那些沉睡中的人确实无法从外面唤醒,谢长蕴尝试过,发现若是强行将之唤醒,怕是醒过来的人会当场死亡,所以他什么也没做。

如果想让这些人醒来,看来还是要先找到那作祟妖物才行。

这妖物的藏身之处和作祟方式都比较罕见,谢长蕴虽有些头绪但还不完全。

跟赵家的家主相谈过后,谢长蕴走出□□小巷,就见景昭一身明黄衣裙坐在亭子栏杆处,发髻上的步摇如柳枝轻拂,身边围着一堆丫鬟小厮。

草木花妖,越修炼越美,何况这几年景昭几乎夜夜与谢长蕴双修,早已不是当初那个修为低微的小花妖。

容貌娇媚,笑颜明艳,实当得起妖孽二字,赵府的家丁们直以为是哪冒出来的仙子,全都凑上去说着好话,希望博美人一笑。

景昭有一搭没一搭的应着,忽然感觉有人在看着自己,回头就见到谢长蕴站在不远处的□□假山石旁,眼神专注的凝视着她,神色无悲无喜。

她立即起身绕开那些家丁丫鬟,犹如花蝴蝶一般飞扑了过去,站在谢长蕴身侧。

谢长蕴在她近前时便出手揽住了她,明黄衣裙与翩翩白衣交织在一处,不远处还在张望着的家丁们登时张大了嘴,他们都知道府里来了一位白头发道长,但不知道这位道长竟然随身携带美人?家丁们纷纷好奇起谢长蕴和景昭的关系来。

一旁的赵老爷也有些惊讶,不过他是见惯了大风大浪的人,以为景昭是别人送给谢长蕴的美妾之类,不好点出来,只能装作没看见,转而言辞恳切道:“还望道长能早些擒住妖孽,救我儿性命!”

谢长蕴对着人略微颔首,随后带着景昭离开。

景昭看着谢道长揽着她的手,觉得有些不符合他平日的作风。

谢道长偶有体贴,但多数时候还是很正经的,景昭只转念一想便明了他为何会有这突兀举动。

当即停下脚步回转过身抱住谢长蕴的腰身一脸促狭的望着他道:“道长,你刚刚是不是……吃醋了?”

谢长蕴垂眸,眸子里闪过一丝疑惑,“未曾用膳,何来吃醋?”

“嗯……吃醋就是你看到我与别的男子在一处心里就会不痛快,不高兴。”

谢长蕴一顿,便知道自己的心思已然叫她看穿,不过他素来坦然,也不会别扭的隐藏,只道:“确实不痛快。”

谢长蕴的坦然倒是叫景昭愣了愣,反应过来抿唇笑了笑,而后踮起脚尖勾住了谢长蕴的脖子,颇为亲昵的在他唇上亲了亲。

“那现在痛快了吗?”

谢长蕴被她勾得微微弓腰,一缕白发垂下,感受到她的安抚之意,微微狭长的双眸如天上玄月,落入一汪清池,清冷中是微微波动的柔情。

他沉默的将她抱进怀里,下颌抵在她额头,垂眸道:“我非圣人,七情六欲缠身,俗不可耐矣。”所以也会嫉妒,想要占有。

景昭笑笑:“道长就做个俗人好,要是做个圣人,哪里还有我的存在呢?”

谢长蕴没说话,只微微用力的握紧了她的手。

过了好一会儿才听他道:“我用了牵引之法,推测出妖祟所在之地应该是在东方。”

东方,听到谢长蕴这么一说,景昭忽然想起一事道:“我之前打听过,方夫人说方公子在生病之前曾经和赵府的公子一同出过门,刚才又从赵府家丁的口中得知赵公子那日去的是西陵城外东山亭。”

东山亭所在的方向正好与谢长蕴推算的方向一致,如果不是巧合的话,那这东山亭必定是有什么古怪。

相传东山上一开始并没有什么别致的景色,只有一长亭因为有一位曾经高中状元位极相位的苏公苏大才子留下的亲笔题词,所以备受城中一些爱好诗书的青年喜爱,东山亭也被称作是苏公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