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六十九章 洒泪挥别(2 / 2)

加入书签

赵汉和马元野也带着那五千名留下的官兵集体回敬军礼。

“礼毕!出发!”

孙迪大喊一声,随后,大军整齐地转身开拔。

赵汉和马元野带着五千名留下的官兵在后面跟着大军,一直送到了河阳郡与上安郡、吉章郡交界的地方。

这里曾经是汉、楚两国的边境,但如今已经只是大汉帝国境内郡与郡的普通交界处。而半年前,张冰带着陷入绝境的战旗军团就是从这里杀进了楚国。

“各位兄弟,就送到这里吧!出了河阳郡,就出了新二十一和新二十二军团的防区。按照帝**规,现役军人无命令不得擅自离开防区。”孙迪转过头对五千名送行的官兵说道。

赵汉、马元野闻言,停下了脚步,看着战旗军团主力全部离开了河阳郡的郡界,无不眼圈通红,很多人忍不住再次流下热泪。

不知是谁最先起的头,队伍中渐渐响起了战旗军团的军歌声。

很快,留在河阳郡这边的五千将士就集体唱了起来,而正在渐渐远去的战旗军团的将士们也边走边红着眼睛合唱了起来。

于是,在这冰雪覆盖的北国大地上,慷慨激昂的大汉帝国整编第十九战旗军团军歌渐渐响彻云霄:

“永恒不变的忠心,

战死沙场的决心,

坚不可摧的信心,

我们是大汉最忠诚的战士,

光荣的战旗近卫军!

毕生守护大汉不倒的战旗!

热血青年——汉之希望,

无畏勇士——汉之基石,

当最终的考验来临之时,

我们愿用尸体堆砌新的底座,

用鲜血沐浴大汉战旗闪闪荣光,

我们的灵魂将继续履行我们的诺言

——守护汉之战旗,伴其一起飘扬!

没有失败,只有死亡!

荣誉,自豪,神圣,

守护大汉战旗的近卫军!!!

……”

至此,战旗军团终于结束了这场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远征。

不久,大军恰好路过他们曾经驻扎了三年的旧营地,很多军人看着那已经残破的营地旧址,再次红了眼圈。

半年前,大汉新编第十九军团离开这座营地进入楚国境内时,拥兵近十万人。半年里,战旗军团不仅补充了刘远风调来的两万新兵,还零散吸纳了不少当地的青壮年。

但半年后,当整编第十九战旗军团带着无数的战功与荣誉重新返回这里时,已然仅仅只剩下七万三千余人。

在这半年里,战旗军团阵亡官兵三万一千八百二十九人,负伤三万七千余人次,其中一万两千一百七十六人因伤致残,再也无法归队,还有五千人继续留在代、楚四郡,镇守袍泽们用生命打下的土地。

值得一提的是,整个战旗军团在这半年的征战中无一人投降,无一人逃跑。

炎黄文摘:驻马镇位于吉章郡、上安郡、河阳郡、楚郡四郡交界之地,也是两条大陆主干官道的交汇处,如今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已经成为人口密集、商业繁华的著名城镇。但在大陆九国割据时期,这里是汉、楚两国的边境,只有一些客栈、驿馆和哨卡存在,根本称不上一个城镇。在杨隋政变期间,张冰将军率领的战旗军团就是从这里进入了楚国境内,开始了历史上著名的远征代、楚之战,最终也是从这里离开代、楚四郡。因战旗军团的将士们出征前曾驻马在这里回望故乡,获胜班师时又驻马在这里回望曾经血战的代、楚四郡,从而得名驻马镇。在镇中心广场上,修建有一座纪念战旗军团阵亡将士的庙宇,名为忠魂庙,庙门有大汉成祖皇帝陛下亲自题写的对联,上联是:两破河阳三攻兴平一支孤军灭两国,下联为:十面围堵百战建功三万忠骨埋四郡,横批:魂驻战旗。——摘自《图解大陆著名庙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