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7节(2 / 2)

加入书签

杨存煦呵一声:“我哪点做不到?你这说我没戏,断言下得太早,只有你宠妻呢?”

得瑟的。

陆承骁笑:“别急。”

他把食指又往掌心一扣:“这第二,她想找个商人,门当户对很重要。”

说着挑眉看杨存煦:“这两样你都不符合。”

杨存煦急了,“这就不对了,怎么就一定要门当户对?我觉得倾心喜欢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吗?你当初想过门当户对?”

柳渔的事他知道几分,原本的家庭条件并不好,至少跟陆家绝对谈不上门当户对。

陆承骁不置可否,显然也认同好友这话,把中指一按,道:“第三,她喜欢经商,夫家需得开明,能尊重并支持她,这大概也是她想嫁个商人的原因。”

陆承骁说完看看杨存煦,道:“你们这样的人家,哪愿意儿媳抛头露面做生意?”

他拍拍杨存煦,道:“不是我不支持你,而是咱们两家真的就是两个圈子,似我这样和你朋友相交、兄弟相称那都没关系,但是结为姻亲的话,是当真门不当户不对,总有一方要做出改变,而大概率霜儿会是那个被要求顺从改变的。存煦,我和柳渔的情况,与你还是不同的,我们说到底还是在一个阶层里。”

而陆家和杨家,其实是两个极难跨越的阶层。

陆承骁看看后边,陆洵没过来,他才道:“霜儿她性子跳脱,我希望她高高兴兴的做自己喜欢的事,和一个志同道合的人在一块过一生,这比囿于后宅要适合她,而你们家只你一个顶门立户的,你是长子也是独生子,你爹娘不会愿意儿媳是个商家女的。”

杨存煦半天说不出话来,确实,年前他爹娘其实有提到他的婚事,是父亲同年之女,只是被他拒了,他直言有心仪之人,母亲追问之下,杨存煦先试探了一番,门户并不相当。

他爹娘都有劝说之意,又追问是谁,杨存煦便不肯再说了,以人家姑娘压根不知道他心思,怕坏了人名声为由,不肯再说。

事缓则圆,总要徐徐图之。

只是他没想到,陆霜会想嫁商人,且婚后也想继续从商,这确实难。

杨存煦静默了片刻,道:“倒也不必这么笃定,凡事总有无限种可能,不是还有一说,叫事在人为?兄弟一场,你只帮我一点,给我些时间,千万帮我看着些,别我这边出师未捷,你家先帮你妹妹把亲事相看了。”

陆承骁见他认真,点了点头:“行,不过如果是她自己喜欢的,我肯定不干预。”

杨存煦笑了起来:“这就够了,我去汇宾楼订一桌席,中午请你和伯父吃饭。”

匆匆走了。

陆洵在后边忙完过来,不见了杨存煦,问陆承骁:“杨少爷走了?”

陆承骁点头,把杨存煦中午请他们吃饭的事说了,陆洵直犯紧张:“你这同窗也太客气了些。”

和官家子弟打交道,陆洵其实多少有些放不开。

陆承骁:“……”

什么我同窗,他是直接想做您女婿。

这话没敢跟陆洵说。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7-14 18:03:57~2022-07-15 18:09:0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Despaenides、西西木木 5瓶;心自在 3瓶;Gill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82章

布庄的开业筹备可以比之绣庄更快一步, 陆承骁和陆洵商量过后却是决定把开业时间和隔壁的如意绣庄定在同一天。

柳渔的绣庄如今女工颇多,赶制成衣不会花费太长时间,陆承骁道:“两家店就在一处, 与其先后开业,倒不如一起,声势可以弄得更大一些。”

陆洵好笑,想想这布庄是小儿子的,那绣庄也有一半是小儿媳的,儿子想跟儿媳同进退嘛,也是佳话, 哪有不愿意的,父子俩商量出一个大概的时间,笑道:“这边也没你什么事了, 回去看看织染坊那边吧,回头等开业时间定了,赶在那之前过来,我这边随时做好准备。”

这准备, 自然是人员的招聘和培训,做布庄的伙计也不是谁都一来就能上手的, 要教的地方多了,这么一想, 时间和隔壁如意绣庄倒是真的相合得上。

陆承骁快船归家, 回到安宜县时已经是两天后的中午了,正是该吃晚饭的时间点, 索性去了绣庄那边, 吃饭时把两家定在同一天开业的事跟柳渔、卫氏和几位舅兄商量了一下。

卫氏当然乐意, 就问陆承骁和陆洵是否商定了大致的时间。

陆承骁转头问柳渔:“你这边货大概什么时候能备齐?”

柳渔想了想, 道:“送往袁州城的这一批货,是铺子两个贵价系列原有的款,另外再增四十多款绣工更繁复些的,这个做起来要比之前的那些费时间些,部分款是一款四个码,大概到二月初三就能齐了。”

柳渔给出的这个时间和陆承骁预料的倒是差不多,他转头与卫氏道:“那就定在上旬,来之前翻过黄历,二月初八、初十都宜开业的,大伯娘看哪一个合适?”

这般问了,也看柳渔。

卫氏和柳渔想了想,卫氏不大确定地道:“那就定初八?”

说完又自己算了算,“去袁州路上坐船也得两天吧?再加上上货,新聘人手,不知道这时间会不会紧,招来的店员还得教一教吧?”

一旁的陆霜道:“您把我和柳三嫂子带上啊,新人平时还成,这顶上刚开业指定手忙脚乱,我们过去支应几天,等那边都能接手了,我们再回来就是。”

陆霜如今算得绣庄骨干,柳渔每个月私下给她发的工钱就达五两,算是如意绣庄头一份了,跟张家姐妹比肩,这姑娘干了几个月自己私房钱就添了二十多两,快比上之前十来年的积攒了。

如今真真就是长在绣庄里一样,若非有她三哥在,恨不能就跟自家三嫂同吃同住好了,还是陆承骁从两浙回来了,陈氏怕女儿做了大灯笼,直接把人拎回布庄来住了。

她在布庄干着一份工呢,加上这边经常夜里赶工,这不就一天两顿都在绣庄这边吃,只是和其他女工不同,陆霜是直接和陆家人坐在一桌的,她嘴里的柳家三嫂子,就是文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