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4节(2 / 2)

加入书签

“对,我们学校有诗社,还有诗社社员出版了诗集的。”邓宗说。

“你作过什么诗?可以让我看一看吗?”郭青香问。

“下回把我们诗社成员的诗集拿来让你看看。”邓宗说。

“好啊。”郭青香笑了起来。

楚婉跟在一旁,听着他俩讨论的诗集,不太感兴趣,恰好身后同科室的另一位同志跟她打了声招呼,她便放慢脚步,等了等对方。

邓宗和郭青香并排走着,主动说道:“楚同志的性格比较害羞,不爱说话。”

“不是的。”郭青香说,“婉婉没这么内向,她应该就是不喜欢诗集吧。对了,我们读大学的时候宿舍里有个同学,特别喜欢外国名著,但是那会儿要看外国名著就只能在学校阅览室看,不能外借,她好几次都看到阅览室关门了才回宿舍。”

“是吗?”邓宗说,“那楚同志也喜欢外国名著吗?”

“婉婉好像不太喜欢,只是偶尔看一看。”郭青香又说道,“对了,你没准备继续读研究生吗?”

“我对理论研究没什么兴趣。”邓宗说,“你刚才的意思是,你和楚同志是一个宿舍的吗?那她平时是怎么样一个人啊?”

郭青香微微一愣,说道:“相处下来就知道了。”

“那你们以前的关系就很好了?”邓宗又问。

“是啊。” 郭青香停顿片刻,淡淡道,“婉婉的丈夫去外地出任务的时候还特地给我们带过绿豆糕。”

“楚同志结婚了?”邓宗瞪大了眼睛。

“结婚了。”郭青香说,“长相漂亮的女同志,肯定很早就结婚啦。”

……

同一天,汤嫦去工作单位报到。

劳动人事部是个体面的好单位,但问题是,曾宏峻的母亲也在这儿工作。

大二那一年,汤建新被判入狱,长达十几年的刑期,知情的人觉得痛快,不知情心生惋惜,只有汤嫦就像是什么都没发生似的,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

那段时间,唯一让她有些伤感的,是和曾宏峻分开。不过三个月后,他俩就复合了,之后感情越来越好,好到有时候汤嫦都快忘记他父母对这段恋情有多反对。

曾宏峻是个重视家庭的人,可他不会要求汤嫦为了自己的父母而妥协,她这么骄傲的一个人,不可能当着他父母的面揭开疮疤,恳求他们允许这段感情。

可处对象是一回事,结婚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即便曾宏峻保持乐观的态度,但汤嫦总觉得他们没办法走到最后。

如今,要去劳动人事部报到,汤嫦心情忐忑。

曾宏峻的母亲,会不会借故为难自己?

另一边,曾宏峻的母亲杨慧英找人要了一份新入职同志的资料。

她听说,那个叫汤嫦的小姑娘也要来报到了。

这女同志是真的硬气,不管是当时举报自己父亲、是后来和曾宏峻分开,又或是现在他们家松了口风同意她来家里吃饭,都是有自己的主意,完全不会被拿捏。

一开始听说她不乐意回家吃饭时,杨慧英心生不悦,还以为小姑娘是故意让自己难堪,但几次下来,她是看出来了,人家就是这性子。

杨慧英实在没办法。

谁让自己儿子就是铁了心呢?

此时,她看了一眼汤嫦的资料,眉心微微拧着。

边上一个叫焦芊的下属说道:“杨顾问,这个女同志特别优秀,您看她的履历……”

焦芊提起汤嫦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有多优异,多受教授欣赏,收到了多少推荐信,只是话还没说完,见杨慧英挑了挑眉,目光落在人家小姑娘的照片上。

“这女同志啊,长得也清秀,就是不爱笑,有点冷。”话音落下,她突然就后悔了,怎么能和出了名严肃的杨顾问聊这些没用的?

可谁知道,就在焦芊怪自己多嘴时,杨慧英慢悠悠开口了。

“她个子是不是挺高的?”

“啊?我不知道啊……”

杨慧英想要去见一见汤嫦,看看小姑娘究竟是什么样的人,能让自己儿子跟家里表明非人家不娶的决心。

她不好特地把对方喊到自己办公室来,便想着悄悄去食堂看一看。

杨慧英没见过汤嫦,只看过这女同志的单寸照片,不过心里有了个印象,她相信自己能认出来。

到了中午,她一进食堂,远远地打量,愣是没看见人。

焦芊走上前时,一眼看见杨顾问,犹豫着是停下脚步呢,还是转头就走?

她是前两年人事部刚来的小年轻,性格开朗,话也多,在领导面前,还是收敛了些的。这会儿碰见领导,她想着打一声招呼就去边上排队,可没想到领导却让她陪着自己一块儿打饭。

焦芊在心底叹气。

这顿饭都不香了。

杨慧英找了个小年轻站在边上,时不时找找话题,开口时,目光乱转,想要找一找汤嫦的身影。

她不想在儿子的对象面前输了气势,反正只是来个偶遇而已,语气自然、神态也自然,谁能觉得不对劲?

只可惜,她排了许久的队,始终没见到那道身影。

“杨顾问,您先打吧。”焦芊说,“你给别的同志让了好几回,别人都不好意思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