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92节(1 / 2)

加入书签

比起宋大爷,他很有自知之明。

他不过是一个从六品的小官,并不得重用。安王何至于亲自来见他们?

总感觉安王不安好心,在惦记他们家宝贝。

但他们宋家也没有丹书铁券之类的传家宝啊......

黎殊臣将两人的反应尽收眼底,收起笑意,恢复往日的清冷,他们反而自在了些。

浅饮一口茶后,他说明了今日的目的:“宋御史,刚正不阿是好事,但也要见机行事。”

“如今兵权尽归宣平侯一派,他们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甚至连父皇都不得不避其锋芒,你又何必这种时候弹劾宣平侯世子?”

提起正事,宋老爷子清癯的面庞上,恢复一派凛然之色。

不屈不挠的回道:“宣平侯世子横行跋扈,鱼肉百姓,桩桩件件皆是事实。下官虽人微言轻,但岂有不为百姓发声的道理?”

黎殊臣抬手示意他们坐下,不紧不慢的斟茶道:“蜉蝣撼树,伤不了树分毫。既然树根已经烂了,自然有人会把他们连根拔起。届时宋御史再出面,陈列他们的罪过,方能皆大欢喜。”

“即使宋御史不惧强权,生死无怨,但你可曾为家眷考虑过?”

“宫门死谏,固然祸不及家眷。然,宣平侯世子睚眦必报,他的打击报复可不止针对你。他的手段向来下三滥,你确定你家人真的承受的起?”

尽管他语调无波无澜,但宋老爷子硬是从他话里听出了森森冷意,不由得暗叹:安王殿下真是嫉恶如仇,看来他对宣平侯世子也是恨之欲绝。

黎殊臣冷眼望着桌上的茶盏腾起热气,雾气之中,眸光一片晦暗不明。

他自然可以护着宋家安然无恙,但阿欢一定希望她的家人光明正大、堂堂正正的活着,而不是靠他的庇护,躲避着宣平侯的报复。

天欲其亡,必令其狂。

黎殊臣一手把宣平侯抬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就是为了让他放松警惕,好让他的义子尽快在他眼皮子底下蚕食他的兵权。

捧的有多高,来日摔的就有多惨。

但他忽略了,宋御史竟然此时就想弹劾宣平侯。如果没有他,这无异于自寻死路。

屋内陷入了沉默,一时间鸦雀无声。

宋大爷小心翼翼地瞅了瞅面沉如水的老爹,瞬间敛了呼吸。

毕竟在他爹不开心时,他连会喘气都是错的。

无论安王说什么,他爹都无法僭越的教训安王。

最终,肯定还是他一个人扛下了所有......

随着时间的流逝,茶盏上方的雾气渐渐降低,直到彻底消失在茶面上,不见一丝热气。

宋老爷子终于开了口。

第235章 花容阁

“安王殿下所言甚是,先前是下官欠考虑了。敢问安王,大树何时会倒?可需下官递刀?”

宋老爷子眼底隐隐簇动着小火苗。

百姓受宣平侯府之苦,久矣。

他确实不站队,但在推倒宣平侯府这件事上,如果需要用到他,他义不容辞。他只希望宣平侯世子能尽早伏法,让深受其害的百姓们早日得到公平正义。

“放心,他很快会连本带利的付出代价。”黎殊臣执起茶盏,刚送到唇边,余光就瞥见宋大爷纠结的神色。

他顿住手中的动作,朝他挑了挑眉梢。

察觉到他的视线,宋大爷挠挠头,老实巴交的道:“下官的外甥女曾说过,茶汤的温度要讲究适宜,太冷会加重茶叶的凉性,太烫会灼伤食道和胃部,所以最好喝温茶。”

“下官外甥女的父亲曾是太医,所以对于她的话,下官时时记在心中。看见殿下喝冷茶,一时间没忍住,就神色微微不自在,还请殿下恕罪。”

“无妨。”黎殊臣放下茶盏。

阿欢说过,男德第一句是:夫人的想法要遵从。

即使他不认为宋大爷会把今日密谈的事,告诉齐欢。但在齐欢看不见的地方,他依旧愿意把她的每一句话奉为圣旨。

除了“停下”、“不要了”等话,他基本对阿欢有求必应。

一盏茶而已,换杯温的就好。

*

与此同时,花容阁内。

木头做成的假人被打磨光滑,刷上一层清漆,身着各式各样的齐胸襦裙,整整齐齐的排列在一楼大堂内。

最奇特的是,每个木人的身材还不一致。

圆圆笑眯眯的解释道:

“我们东家说了,衣裳光画在纸上,光挂在墙上,不够直观。因此就差人做出这些木人来展示,这一排的木人身上的衣裳都是s码,第二排是m码,第三排是l码,第四排是xl码,第五排是xxl码。另外,还可以量身定制。”

“s、m,还有l是什么意思?”宋大夫人好奇的询问道。

她好歹也读过几本书,怎么来到这间铺子后,忽然感觉自己像文盲?

圆圆耐心的为她一一解答道:“回夫人,s是小,m是中,l是大,xl是大大,xxl是大大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