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4节(1 / 2)

加入书签

暴露了他没经历的事实。

他以后还怎么跟云影商队的人吹牛。

晏清河挨了三顿骂,满头雾水:“你们都好奇怪!”

“你还记不记得以前在侯府时有丫鬟爬上你的床,被你一脚踹出去的事?”偃武试图解释。

“记得。她有毛病,我知道我的床比丫鬟的床睡着舒服,但是我的床就这么宽,再多睡一个人,它不会挤吗?再说了,今天她想睡,明天另一个人想睡,我还要不要睡了?”

“怪不得你没人睡。”偃武放弃解释。

晏清河还没来得及开窍,就被流放了。接触的只有他们一群男人,好不容易来了个齐姑娘,还是殿下的人。也不怪他单纯。

偃武心想,明日我送他几本图册好了。

第二天。

晏清河接到来自修文偃武的图册,他初看时,还以为这些小人是在练功。

再看,羞红了脸。

第一次见他脖子缩的跟个鹌鹑似的,齐欢有些稀奇。不过来不及多问,她就坐上了马车,朝横渠书院赶去。

今日是九月初十。

横渠书院开建时。

齐欢到时,陈知县已经到了,陈锦佑正在旁边打瞌睡。

渐渐地,得到消息的百姓们也围了过来凑热闹,小声议论着。

“听说咱们县里要盖个书院,读书还不用交束脩?”

“有这好事?真的假的?”

“真的!我舅姥爷的邻居的大儿子的小舅子,在县衙当差,他说这是知县大人亲口说的。所有孩子都能去书院识字,只不过要想继续往下学,还得通过考试。”

“不错不错,真是好极了。到时候我要把我家阿彘送过去,至少他能学会写自己的名字吧!”

在众人的议论声中,吉时到了。陈知县抬起手往下压了压,示意百姓们安静。

先是准备了三牲,向土地公报土。接着,陈知县接过官差递来的铁锹,递给齐欢,示意她挖两铲子,破土。

众人惊奇。

“这么重要的第一铲,知县大人为什么让齐姑娘来挖?”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我舅姥爷的邻居的大儿子的小舅子说,这座书院是齐姑娘捐的!”

“这得花不少银子吧?齐姑娘真是大方。这么有钱,怎么不可怜可怜我一点?”

另一个大娘撇撇嘴:“就是,捐书院有什么用?不读书也不会饿死,但是没银子却会饿死。要真想做好事,就应该给我们每人分几两银子。”

“啊呸!”大虎淬了他俩一口:“你们的脸,简直比用来盖书院的地还大!”

“大虎说的对,齐姑娘挣的银子跟你们有什么关系吗?人家挣的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再说了,读书是多金贵的事,眼下咱们的孩子都能去读,这不是天大的好事吗?”

一个孩子稚气的附和:“我想去读书!我要考状元!”

慢慢地,声援齐欢的人越来越多,夸赞的话像潮水一般朝她涌来。

旁边,陈知县接着挖了几铲子,又用铁锹把儿子温柔的叫醒,让他也来几铲子,铲出的土堆放在一起,有兴隆之意。

仪式完成后,陈知县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他长长长长长长长的讲话。

讲完办书院的目的和益处,畅想了下未来,他又着重的强调了下齐欢仗义疏财的善举,以及他调度四方的辛劳。

冷风呼呼的吹。

陈知县絮絮叨叨的讲。

百姓们想溜,却又碍于他严肃的眼神不敢动。站在后面的还好一些,趁着人群的掩护,偷偷散开。

仪式结束后,陈知县递给齐欢一个手炉,约她将来完工时再来参观。

等自家啰嗦的老爹终于上了马车,陈锦佑快步凑了过来,眼神亮闪闪道:“阿欢,虎皮鸡爪呢?”

第121章 来日可期

齐欢手捧着暖炉,侧身笑了笑:“在车上呢,你等一会,我这就去给你拿。”

看着陈锦佑的馋样,她忽然想起了家里的黑子。每次她给黑子倒狗粮时,黑子也是这个模样,探头探脑,满眼期待。

想到这,齐欢忍俊不禁,笑出了声。同时也加快了脚步,利落的爬上马车,抱出了提前装好的一小罐虎皮鸡爪。

她虽然会做虎皮鸡爪,但是昨天月明成亲,她跟着忙前忙后,没时间下厨房,就拿出了上次拆快递时得到的零食,把虎皮鸡爪改装进了陶罐。

陈锦佑接过陶罐,咧开了嘴角,露出了白花花的大门牙。

“阿欢,有筷子吗?”

“...我忘记带了。你可以拿回家吃。”

“好吧,那我先回家了。”

抱起陶罐,陈锦佑跑的飞快,追着前面已经驶动的马车,高声呼喊道:“爹!等等我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