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9节(1 / 2)

加入书签

“然后用贱役换来的钱,给你们营造一如往前的衣食无忧生活。惯得你们依旧娇贵,请客吃个豆腐要百鸟脑子配,两人出门雇个可以睡觉的大车,日常新鲜衣料随时买,婆子也随时使唤,感觉不到一丝沦落。还要告诉你们,那是书院学业优异得来的嘉奖银钱。”

“你可知,你买衣料插戴付出的每一枚大钱,都沾着儿子的汗和血?”

沈母的眼神随着这一句句话,逐渐迷乱,竟然连身在悬崖边缘都忘记了,下意识跨前一步。

铁慈猛地将她揪了回来,推回平地。

“真不知该说你天真还是幼稚,竟然就相信了沈谧安慰你们的种种说辞,书院又不是善堂,还带养你儿子并你一家的?”

“若非你瞧不上的这些商贾行为,你现在大概和那邻里妇人们一般,日日埋头做绣活操持家务,也不能在这里寻死觅活,教训儿子了。”

铁慈另一只手还捏着半片云片糕,顺手塞嘴里吃了,转身下山。

“沈谧,走,既然接了单,就要好好把它做完。至于你娘和你妹妹,不用担心,她们有大车坐呢。”

沈谧作揖应了,从地上捡起那盒子,吹吹灰,低头走过沈母身边。

铁慈带着他走过先前那群学生身边,笑道:“我若是你们,就一句也不敢放。天天在书院读书,学不过人家半途而废重修还要操持活计养家的,羞都羞死了。”

那群人红着脸退后一步,不敢说话了。

戚元思等人站在一边看着,眼神都有些复杂。

沈谧走了好一段,没有回头,身后却忽然有脚步声追了上来。

却是沈母,一把抓住了沈谧,望着他,要说什么却好久没说出来。

沈谧不看她,笑道:“母亲,那是不是等您的车?我送您过去。”

沈母看一眼那结实讲究的大车,脸色猛地爆红。默不作声走了过去,不知对车夫说了什么,那车夫便将车赶走了。

沈谧要劝,毕竟这里离滋阳县还远,没车是不行的。

沈母道:“我……我陪你去镇上,去那里再雇一辆。”

之后母子便没说话,沈母的目光一直在儿子手上转,越看头越低。

以前问过儿子手上茧子怎么这么多,儿子说练字练的,可如今看别的书生,谁又有这么多茧子和小伤痕印子呢。

身边小姑娘忽然拉了拉母亲衣襟,怯生生道:“娘,我走不动了……”

铁慈看一眼那些山民孩子,有一些也是女孩,和她年龄相仿,走这山路如履平地,还背着筐。

沈母轻声道:“来,娘背你。”

沈谧却已经走过去,笑道:“哥哥背。”

沈母看着背着妹妹的儿子,行路轻捷,显然惯走山路。

忽然就想起他幼时体弱多病,别说山路,平路多走几步也嫌累,总要她背。

曾几何时,在自己背上呢哝软语的娇儿,长成了这般坚硬脊骨了呢。

他于无声处负了她们母女前行,而她那时在做什么?先沉浸在家变的悲痛中不能起身,折腾坏了身子,再成了攀附着他生存的软藤,从不曾直起腰来,真正做好一个母亲。

沈母的手指,深深绞进衣襟里。

铁慈冷眼看着,心想,还有救。

这样的场景总让她想起一些不太愉快的往事,她加快了脚步。

不多时到了镇子上,沈谧还有事要做,直接帮母亲雇了辆小车,要送她们回去。

沈母一时也无法面对儿子,临上车前才犹豫地道:“你若得闲,便回去一趟,母亲有话想和你说。”又看看天,道:“不过这几日倒不必赶路,怕是会有大风雨。”

沈谧恭敬应了,眼看车帘放下,便要转身。

车帘忽然又掀开,沈母在他身后道:“我看见你那袋子里有纸条交代要的绣样,方才路过集市,瞧着那些绣样,还不如母亲的,回头若再有这样的活计,你可以托人下山交给母亲。”

沈谧回头,眼眸弯起,温柔地道:“好的,娘。”

第108章 灯染弯桥胭脂红

桃林镇位于青阳山脚下,是个算得上繁华的小镇,因镇外有一片桃林而得名。

此处背靠大山,前有河流,白日里热,到了晚间凉风习习,人便都出了屋,在街道上闲逛,店家更是红灯飘摇,烛火连绵,显出些难得的繁华来。

铁慈已经命丹霜提前包了镇上最大的酒楼,优堂良堂的学生不管怎么想,几乎都来了,连戚元思都跟着。只是众人这一日都有些避着他——有些人身上本没有粪臭,但被人想着想着,也就仿佛真的臭了。

素来人缘极好的戚元思发现了这一点,也不和别人凑一起,自己冷着脸坐了一桌,自斟自饮。

忽然桌案上搁了一壶酒,壶身上沁着水珠,叫人看一眼,便觉得清凉之气透体。

戚元思抬头,便看见叶十八走了过去,一边走一边道:“大热天的就不要再喝热酒了。尝尝这家的薄荷酿,提神醒脑,去火。”

戚元思盯着壶看了一阵,回头看走出店外的人,那人不算特别高,肩也不算宽,一双腿长得有些触目,衣袍轻薄如纱扬起,这般模样,忽然和他脑海中某个形象重叠。

那还是数年前一次狩猎,远远惊鸿一瞥的印象。

但他随即摇摇头——何其可笑,对方是女子,而且身份无比尊贵,如何会出现在这里。

铁慈下楼,正听见楼下在说书,童如石又是离群索居,一人远远坐在那里听着。

说书人说的却不是那流行的话本传奇故事,说的是这青阳山脉里一个小村里的最新有趣事儿,“……那村子里,新来了个赘婿,哎,是个俊俏人儿,听说是大户人家落难的公子,如今在那山中,做了山女的赘婿,白日里拖着锁链下地干活,夜晚里拖着锁链,那个,也辛勤耕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