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1节(1 / 2)

加入书签

但是实务这一项,虽几经波折,始终没有取消。虽然每年自愿参加实习的学生越来越少,大多数人志向高远,埋头读书,一心要踏过科举的龙门,不愿在地方琐事上浪费时间,但终究还是有些对科举无意,或者无望的学生,选择进入地方管理部门,去体验各行各业各阶层的生活。

讲台上站了两位学生,一位面容平常,气质有些畏缩,站在讲台上讪笑,时不时抹一把汗。一位则面容英俊,颇有些气宇轩昂,站姿四仰八叉,看人的眼神眼白过多,总像没事在翻大白眼似的。

不知怎的,铁慈总觉得这位有点点眼熟,却又怎么都想不起来在哪见过。

她各方面天赋都不错,但向来有点脸盲。

教授实务的助教介绍了两位师兄,一位刚刚从大名府下东明县实习回来,在先生的催促下,期期艾艾说了半天,说自己在县衙工房呆了一阵,后来又去了河泊所。说县令如何和蔼,河泊官待人如何亲切,待遇颇为丰厚,常得渔民感谢等等。听得众人颇为向往。

有人悄声道:“那位师兄我以前见过,家境贫穷,往日穿得很是寒酸,如今倒齐整了起来。”

铁慈看着那学生一身光鲜,和他气质颇有些不符,想起一事,便问道:“请教师兄,东明县境内有景江支流,那一段水域流急,容易淤堵,因为地势的缘故,雨季水位高涨,当初云渠修建时,特意在东明县三白河加高河堤,并要求年年加固。去年夏季多雨,水位如何?河堤可曾加固?派遣河工多少,工程多久?”

那学生怔了一会,道:“这个……当时我也不在河堤上……不过去了不少河工,工房也有拨银子出来,河泊官亲自监工……具体时间……我也……”

“河泊所主管渔业渔税,丈量水域,课业渔利。既如此,师兄可知当地渔民多少?水域几许?渔课课额几许?”

“这……这个属于内部要务……我……我无从得知……”

铁慈笑了,优雅一抬手,示意“我没什么要问的了。”

以后这位若是能考中,她跟他姓。

实务先生也皱皱眉,但也不好说什么。实习这事,用了几分心,单看各人。混日子的多了是,毕竟实习回来是会有推荐名额的。

轮到第二位,那人自称姓木,一点也没受前面那位尴尬的影响,颇有些滔滔不绝,他说自己没有去县衙,而是深入大山,去招抚一批山匪。那批山匪往日里劫掠过往客商百姓,扰得民不聊生,因为大山连绵,神出鬼没,连招安都没法子。他去了县衙后,便领了这么一件要差,亲自去了山中,寻找了好几日才找到那帮人,却不过是一群破破烂烂的山野之民。那些人在山中,竟然还养着一帮老弱妇孺,为了养活那些老弱病残,才做了山匪。他们对外人很是警惕,但对于有学问的人很是尊重,因为深山里缺一个教书先生。他为了取信他们,就教那些孩子读书。

听到这里铁慈都是赞赏的,这位也算是有勇有谋了,一介书生,敢孤身进山招安山匪,足可嘉奖了。

然而随即那位可歌可颂的师兄话锋一转,说起山里的那些小崽子,如何的穷、脏、蠢。三字经教了三遍还不会背,深山里物质如何匮乏,人们如何穷苦,日子如何无聊,这些人竟然还不肯出山……

他说起那些百姓的穷苦十分生动,眉飞色舞,书院学生,尤其甲舍学生,大多出身优渥,便如被打开了新天地,听得一惊一乍,惊叹不绝。有些敏感的,还抹起眼泪。

铁慈抱胸淡淡看着,想起初来时看见餐堂水池捞饭的同窗,那些人捞饭也不是一日,这些同情心泛滥的少爷们似乎也没看见。

大抵此刻的眼泪水都是属鳄鱼的,需要的时候流一流以示我依旧忧国忧民也便够了。

那书生见众人捧场,洋洋得意,环顾四周,却见铁慈一人表情淡淡,看向窗外,顿时有些不舒服了。

待仔细看清楚铁慈容貌,这种不舒服更明显了。

因为某些原因,他对所有容貌出众的男子都没好感!

他停下话头,斜睨着铁慈,道:“这位师弟,你似乎对我的历练颇不以为然?”

讲堂里立即安静得落针可闻。

众人不由自主抑住呼吸,看看这位师兄,再看看铁慈。

哎,这位师兄刚回书院,还不知道这位的凶名。马德还没从牢里出来呢,据说他母族花了许多银子,要将人捞出来,还说等人出来了,要给叶十八一个好看。但不知道为什么,往日银子开路无往不利,这次却处处碰壁,仿佛那些官老爷忽然都挥开遮目银光,亮出了刚正不阿的大旗,迎风招展,也不知道要做给谁看。

“我对师兄的历练感到遗憾。”铁慈慢吞吞地道,“以为会听见一个可歌可泣的故事,谁知道后半截烂尾。人设全崩。”

众人有听没有懂,一脸懵逼,但知道叶十八又在怼人就够了。

那木师兄的脸色随即狰狞起来,这人一身儒衫的时候还算气度非凡,但是脸色一变,便显出骨子里的凶恶和冷傲来,不像个书生,倒像生杀予夺的实权人物,“我亲身潜入山寨,招安山匪,还百姓太平,如此功绩,你也配诋毁?”

“我只看见你满心的算计、嫌恶、冷酷和自我。”铁慈道,“虽然你将自己的动机打扮得十分光明堂皇,但我怀疑一旦对方受了招安,下场只怕不会太好。”

木师兄惊笑起来,眼神里冷光一闪而过,“这样大逆不道的话你也敢说!招安是王……朝中仁政,你说招安之后下场不好,你这是在同情山匪吗!”

助教一直站在一边,此刻隐约觉得不好,这话题谈下去可不要惹祸上身,急忙打圆场道:“方才你说那山民极其贫穷,我听着颇有感触。这其实也是策论和实务的重要议题之一。如此便考你们一考,如何帮助那些贫民,令世无饿殍?啊,事先说明,这不是小考。”

自从赌局传遍书院,铁慈又已经拿了两个优异之后,“小考”就成了敏感词。书院的师长们心有灵犀,最近一致都不肯小考,怕铁慈万一在自己课上拿了优异,全书院输钱,自己要承担不必要的心灵负担。

对学生们来说,对小考也是又想又怕,想再来一次自己赢钱,又怕再来一次自己输钱,如此每次师长进门,就目光灼灼,听着特意强调“不小考”就长舒一口气,也不知道是庆幸还是失落。

木师兄听见这问题就笑了,傲然道:“我还答不过一个闭门造车的书呆子?不过话说前头,他要答不出来,就滚出去罢。”

众人露出复杂的神情。

据他们所知,但凡想要叶十八滚出去的,无论是师长还是学生,都没个好下场。

铁慈笑道:“好。我若答不出,滚出去。你若答得不如我……”

坐在讲堂另一侧的戚元思脸色立即变得难看。

关于屎的讨论不能控制地浮上心头。

“……那你以后看见他一次,就行礼喊一次大哥。”铁慈一指戚元思。

戚元思:“……!!!”

爷,我这是哪里得罪你了!

铁慈对他微笑。

姓木的那货一看就是刚愎自用心高气傲类型,日后见了你都要行礼喊大哥,保证恨毒了你。

以此谢不娶之恩。

木师兄才不在乎要喊谁大哥,反正他又不会输。

“我先说。”他道,“若要抚困济民,首先得知道贫民有多少。当先对民众贫困程度进行定级,再选拔能吏,对不同等级的贫民,给予不同的帮助。比如‘极贫之民便赈米,次贫之民便赈钱,稍贫之民便转贷’。其二,抚困济民,当以各地官府为主,但也应教谕富户,捐助贫民。再次,但凡水旱灾害,伤民无数,朝廷赈灾势在必行。除此之外,冬春季节赐钱赐衣,抚养老弱孤寡,子女过多者可给予扶助,劳力不足者则免劳役……”

他滔滔不绝说了一堆,众人都点头。确实是条理清晰务实之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