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1节(1 / 2)

加入书签

“桂王那儿咱家可得好好的谢一回。这一回弘光你这官职升的好,还有孙媳你这敕命,若不是上头有关系,我瞧着朝廷的天命也不可能马上就来传旨。”司徒老太爷提醒话后。他老人家又道:“公中使银子,这是要打点到各处,一定得到位。如果不够的话,我这里还能周转一些。”

“祖父不必担忧,孙儿这里尽够使的。”司徒弘光赶紧的回一话。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6-16 23:38:16~2022-06-17 23:40:2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十五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9章

司徒弘光新到光禄寺上任, 他就遇上大差事。乾元帝要犒劳北征大胜归来的晋王、宁王。这二位是乾元帝的嫡皇子,是余皇后所出。本来这二位王爷在乾元帝的心中地位就不同。

乾元帝从军中一直在收兵权,这收回来的兵权乾元帝就是分给自己的皇子们。如今乾元帝已经把成年大婚后生下嫡子的皇子一一分封诸地。

排序在前十的皇子比较不幸运,全被乾元帝分封到北地等边疆。往后从十一皇子到十四皇子被乾元帝分封到南边, 比着在北边熬苦日子的兄长们, 去南边就藩的王爷们就是幸福许多。只能说幸福从来是比较出来的。

光禄寺,司徒弘光做正七吕署正的副手, 他如今也是一个跑腿的。好歹下头有能使唤的人。可乾元帝吩咐下来的犒劳大军, 这是大任务。一切有乾元帝的威望在,又是在北边晋藩与秦藩的百战之师归京都。

这等宴请有功之臣的大宴, 光禄寺自然是忙碌起来。司徒弘光算是新手上路,他自然也是处处小心的办差。他这连升四级,也怕自己在官场上没经住考验。到时候一旦出事儿,司徒弘光要被问责,他也怕牵连到十四皇子等提拔他的亲戚。

司徒弘光用心办差,免不得在家中就是少搁一些心思。

当然依着这一个时代规距, 其时杜绵绵对于司徒宅的内宅掌管是非常有力的。杜绵绵最近也有些忙碌,她在给自己的嫁妆一一理好帐册子后, 她准备开源节流。

“太太。”奶娘给杜绵绵送来一封书信。

“这是谁送来的。”杜绵绵一边接过书信,她一边与奶娘问一回话。

“太太,这是杜宅送来的。”奶娘是笑着回了话。此时奶娘的心情非常好,她的儿媳小红怀孕了, 这是奶娘杜嬷嬷的头一个孙辈, 她自然是心头欢喜,面上就是一直笑容示人。

“……”杜绵绵点点头, 她是打开信封, 她展开书信后, 她快速的瞧过一遍,然后杜绵绵知道娘家差人送来书信的原由。

“娘家也是喜事临门。”杜绵绵笑着说一话。她此时是心情轻松的很。

“嬷嬷,你得去备一回贺礼,尔后就让人送去杜宅。我的娘家二位嫂嫂皆有喜,杜宅是双喜临门。”杜绵绵对于娘家的喜事,她是高兴的。

“这确实是喜事。”奶娘马上附合一回。

“太太,一切还是依着旧例吗?”奶娘问一话。杜绵绵点头,她是给奶娘一个明确的答案。奶娘瞧着杜绵绵的态度,这便是懂了。

杜绵绵在书信里,不光是知道娘家的双喜临门。她还是得着娘家的寻问,便是问一问司徒宅是否会为夫君司徒弘光的升职举办宴会,那是好好的庆贺一回。

杜绵绵是知道枕边人的意思,这一回不会举办庆贺的宴会。于是杜绵绵提笔写一封回信,在信中她是简单的说一回理由,也是对娘家长辈的关心表示谢意。

杜绵绵的贺礼与书信很快差人送到杜宅。

杜宅的各房长辈一瞧后,杜家老太太与各房的儿媳是说了杜绵绵回信。老太太说道:“弘光在官场上谨慎从事,这一回不举办庆贺宴,也是瞧着前头京都的风声紧。如今是不想招人眼光。我瞧着这般好,官场上的事情咱家不懂,也不多掺合着给弘光夫妻惹来麻烦。”

“只是庆贺宴不举办,咱们还要送一回贺礼。这不能落下。”杜家老太太吩咐一回。

这事情各房的太太自然是同意下来。

大太太顾氏在送礼一事上是商量妥当后,她是回着自己住的院子。她把今个儿发生的事情还是与出嫁的女儿杜贞贞写一纸书信。

大太太顾氏是提醒女儿杜贞贞,莫忘记给司徒宅送去贺喜的礼物。

京都外城,李宅。

杜贞贞收到娘家的来信,她是展开一看后,她非常的沉默。对于二堂妹杜绵绵的近况,杜贞贞有关注的。特别是二堂妹杜绵绵自己当家做主母后,杜贞贞就在思量她重活一回后,她给自己挑的路,她现在越想就越觉得自己蠢的很。

“只是能有什么法子呢。路是自个儿选的。”杜贞贞叹息一回。便是跪着也得继续走下去。这又没有回头路可走。

至于说给司徒宅的贺礼,杜贞贞当然不会落下。要知道四个姐妹里,如今除着四妹妹杜婉婉外,就是二妹妹杜绵绵最得一个好前程。

“从七品的敕命孺人。”杜贞贞嘴里呢喃着这几个字。那是敕命,那是从前世到今生,杜贞贞一直求而不得的官眷太太身份。

“罢罢罢,我如今能做的就是盼着我家孩儿争气一回。”杜贞贞把所有的希望是集中在自己的儿子身上。

杜贞贞的心头思绪转念间,她又是想到信中亲娘提的嫂嫂们怀孕了一事。杜贞贞此时是抚一抚自己的小腹。

她打从生下头一个哥儿后,她就一直没再怀上孩子。这般多年下来,杜贞贞也请大夫诊过脉。大夫也给过一些答案。只是那答案不是杜贞贞想听的。

因着头一胎生的哥儿太大,杜贞贞吃着苦头。彼时差点就要难产。大夫讲是孩子太大,她有一些伤着胎宫。如今怕是怀孕的机会更小了。

倒不是没机会,只是机率上小一些。

“我这儿得给各房嫂嫂处备贺礼,二妹妹处也要备贺礼。人情往来,我这膝下孩儿少,还真是吃亏的紧。”杜贞贞觉得自己吃亏,这亏还是吃大发了。奈何她家孩子少,如果孩子多的话,就能多挣回一点子便宜。

不管杜贞贞如何想法,她嫁的婆家确实不如娘家。所以她一直是要经营好与娘家嫂嫂们的关系,与高嫁妹妹们的关系。在这一方面,杜贞贞能舍得。她不舍,她怕丈夫李二郎知道后会念叨她太小家子气,那是省了芝麻丢了寒瓜。

乾元十九年,秋。

北地的晋藩、宁藩得胜大军到京都,乾元帝大赏。这一回的犒劳宴办的非常盛大,显然乾元帝想洗涮掉前头关于北地秦藩失陷的不利因素。

也是因为大胜,乾元帝才可能在前面大肆的秋后算帐。因为失败者没话语权,胜利的一方却是注定是赢家,赢家做的一切都不会被指责。

丛林法则,赢家通吃。

在哪儿都是一个样的,千年之前如此,千年之后亦如此,因为此是恒古不变的道理。

这一年冬,一场冬雪后,杜绵绵得到忠勇侯府的消息。侯府来人通知的。当晚,杜绵绵把消息告知丈夫司徒弘光。

“侯府来人报信儿,姑祖母病了。”杜绵绵提着话道。她的眼中有担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