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53节(1 / 2)

加入书签

就连顾东行的功夫,也是他教的呢。

只可惜,那劫匪还是盯上了顾家,在南仲光当兵上了战场之后,顾家货物被劫,顾宋受了重伤,顾家老太爷一命呜呼,老太太也跟了去,顾家才败落下来。

顾宋拖了几年,也跟着去了。

此时听到二丫说起南仲光会骑着高头大马回来,众人自然就想起了他的过人本事。

有那样本事的人,就算六年未回,也不能确定他是死了,说不定还真的立了大功,当了将军呢。

想到南仲光有一天还衣锦还乡,南家二房已有可能会掘起,众人再看金三的眼光顿时变了。

如果说刚才众人只是震摄于金三娘的泼辣和二丫的战力,大家对南家二房有了戒备之心,此时却有点对未来有可能回来的南仲光的惧怕了。

就连南老太太,也有点心里打鼓起来。

二儿子上了战场的第二年,村里一同去打仗的人就传出了死讯,虽然没有传出南仲光的死讯,但谁也不看好,毕竟战场上刀剑无眼,谁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死了呢?

于是,时氏就跟她提出,二房现在只剩下妇人孩子,四个孩子最大的大丫也只有十一岁,最小的小宝只有三岁,只有金氏一个人劳力,却有五张嘴巴要吃饭,说他们大房养着父母那是天经地义,但已经成家的二房却不该由他们养。

南老太太被大房这么一说,也觉得有些道理,便将二房分了出去。

大房又以他们要给老人养老为由,将新起没几年的大院子占了,将二房分到了废弃的老房子里。在分田地的时候,更是以二房没人种为由,不分二房。这样相当于是要将二房娘儿五个给赶出南家。

上了战场的人基本上都没有回来,南老太也将二儿子当成死在战场上了,被大房这样一说,便将二房几乎是给净身出户了。

虽然老头子也算是主持“公道”,让大房给二房田地里一成的粮食,以免二房娘儿个饿死,但大房刁难二房少给粮食或者以收成不好不给粮食的时候,她和老爷子也从来没有为他们二房主持过公道,全然不管二房没有粮食,那日子怎么过。

她不管二房,那是因为认定了二儿子回不来了,她得靠大房养老,只能由着大房,虽然二房也有个儿子,但那毕竟还小。

但如果脾气不好的二儿子能够回来……

第2441章 顾东行南萌玉第三世24

南老太太不敢想下去,同时,也产生了惧怕内疚心理。

二丫全然不知道,她一句父亲“哪天就骑着高头大马,带着手下的兵回来了”,不但让村里的人都对他们娘儿五个有了忌惮,还让奶奶对他们二房一家也产生了惧怕内疚心理。

她看着金三娘说:“娘,既然您没有签过卖女的契约,大伯娘又没有对您说真话,骗您说十五两银子是让我干五年活的工钱,您现在就把这十五两银子拿出来,当着大家的面还给大伯娘吧,以后,大伯娘是卖女儿也好,是毁约也好,都跟

咱们家没有关系了!”

大丫一听二丫让娘还银子,心中一惊,下意识就喊道:“不能还!”

还了银子,二丫就跟尤家没关系了。她原本还想着,怎么才能让大伯娘跟尤家订的契约生效,让二丫被卖进尤家,然后再想办法让顾东行接受她呢。如果娘退了大伯娘银子,二丫还怎么卖给尤家?

不过,她话出口,见到旁边众人看过来的眼光,就觉得自己说错了话,连忙补救:“我的意思是说,没了这十五两银子,咱们一家子就得饿死,还是再想个稳妥的法子。”

金三娘脸色有些难看,她的确不想给出这十五两银子。她还想着拿这些银子买粮度过今年的饥荒呢。把银子还给了大嫂,这一大家子今年大旱怎么活?

二丫看向大丫,心中对她更加厌恶了:她明明知道自己给了东行哥哥一块价值不斐的玉佩拿去变卖,东行哥哥得了银子,肯定会拿给自家一些,到时候,还怕没钱买粮?

她分明就是不想自己摆脱尤家这个火坑!

这得是多恨自己,才想让自己去死?

看来,以后还得防着大丫了。

听到大丫的话,时氏鄙视地看向金三娘。她知道,金三娘想要银子。

如果是往年,金三娘绣手帕卖,买回来的粮食搭点孩子们挖回来的野菜还能过日子,但今年,眼看天旱,粮食收成最多三成,自家肯定不会再给她粮食,再加上粮食歉收,粮食价格现在就已经涨了上来,再过发时,会更贵,他们二房拿什么过冬?

因此,她谅死了,金三娘舍不得那十五两银子。

她再看看金三娘那难看的脸色,脸上的讥讽更浓了。

她很清楚,金三娘的心里其实是同意将二丫卖给尤家当冲喜新娘的。

想卖女儿就别拿银子,拿了银子,就是承认你同意了卖女儿!

这样当着大家的面说的话做的事,到时候再说你不同意卖女儿,谁会相信?那样,卖二丫的事过了明路,她跟尤家也能交待了。

时氏很干脆地放出了大话:“弟妹,既然你说我没资格卖你女儿,那你还收那十五两银子干什么?不如还回来吧!

当然,你不还也行,你就当着大伙儿的面说一声,就说是你自个儿同意二丫当尤家的冲喜新娘了。当然,你也可以重新跟尤家签定你满意的契约,要不要卖断生死,也是你自己说了算。”

第2442章 顾东行南萌玉第三世25

时氏想的是:只要你金三娘签了契约,尤家有的是办法达到自己的目的,到时候尤家要怎么摆布你的女儿,就跟我大房没关系了。

二丫见娘不想还银子,连忙丢给她一个眼神,悄悄从荷包里拿出两粒金花生,塞进了金三娘的手里。

金三娘发低头稍稍一看,发现女儿塞到手中的居然是两颗金花生。她先是大惊,接着就是大喜,这金花生一颗就有一两重,而一两金子,可以兑换二十两银子!

女儿给了她两颗金花生,那就是四十两银子,有了这些银子,今年的饥荒就能安全度过了。

她很想问清楚女儿,这金花生是哪来的,但是,二丫一见她想开口,便压低声音说了句:“回去说。”

金三娘顿时不再问女儿,而是掏出了时氏给她的十五两银子,举起来给大家看:“这就是时氏骗我说找了个事给我女儿做的五年工钱十五两银子。可我既然知道这银子不是我女儿五年的工钱,而是卖我女儿的身价银,我就肯定不能要。

我金三娘就是饿死,也不能卖女儿,所以,我现在当着大家的面,这就把十五两银子还给大嫂,请各位乡亲作个见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