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6节(2 / 2)

加入书签

正当众人都以为今年的院试报喜已经结束都准备回家的时候,忽然由远而近有锣鼓声传来,那阵阵鼓声中还夹杂了震天的鞭炮响。

这可是院试案首才享有的报喜待遇。

周青林的心开始怦怦地狂跳起来,心道,中与不中就看这最后一着了。

风棠书院的众学子也都从院子里跑了出来,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走在报喜队伍最前头的衙役身上。

而对面台上的几人此时都站了起来,那直愣愣盯着喜报的眼睛里充满了渴望。

一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到了两家书院门口时,队伍停了下来,只见报喜衙役高举喜报,转身嚷唱道:

“恭贺见知书院周青林周老爷高中院试第一名!”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1-17 22:23:44~2022-01-18 23:32:0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游手好闲妞、红尘醉梦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曹曹闭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3章 、定位

周青林精神一振, 七上八下的心终于回归到了原位,满心的喜悦随着热血沸腾的鼓声遍向四肢百骸,此时他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自己再也不用去服那劳什子的徭役了。

接过报喜衙役递过来的喜报后, 周青林忙从怀里抓出一把媳妇给他准备的红纸包来, 这下可把跟在差役后头的一众人给高兴坏了, 那使劲敲着锣鼓的手好似不用费劲一般。

此时,对面风棠书院的学子总算见到了这个抢走他们两个案首的人。

只见他长身玉立,丰神俊朗,阳光洒在他的脸上, 显得对方越发朗眉星目了起来,众人心下暗叹, 也不知谁在乱传,这人看着明明就和他们不相上下, 哪像年近不惑之人啊。

周青林自是不知对面书院学子对他的评价, 他此时正忙着掐陈山长的人中呢,而心情也从原本的开心兴奋突然转变成紧张担心了。

没想到陈山长看过他的喜报后直接高兴的厥过去了, 这下可把身旁的人给吓坏了, 众人抱腿的抱腿,抬胳膊的抬胳膊, 急匆匆的把人抬进了老徐头的房间里,掐了人中后,陈山长悠悠转醒过来,这时大伙儿才发现,那十几张喜报还在山长手里紧紧捏着呢。

看到人醒过来后, 周青林暗自庆幸, 心道, 还好没事,不然明日一条“某某书院的山长因学生考中秀才后当场高兴去了”的新闻就会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而他们十几人就是那让山长“高兴死”的罪魁祸首了。

见陈老头靠在自己床上继续翻看着喜报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老徐头撇了撇嘴,心下埋怨道:哼!让你不搭台,让你不挂灯笼,看看,这下碰到这么天大的好事却一点庆贺的排场都没有了吧。

这边老头子心里的碎碎念还没有腹诽完呢,结果就听到院外头响起了爆竹声来。

老徐头立马反应了过来,对哦,自己还有好多鞭炮要燃放呢,想到这里,他赶忙对屋里的众人大声说道:“快快快,快过来帮着点一下爆竹,我这床底下还有好多呢!”

众人:……

上舍班共十九名学子参加院试,如今全都上了榜不说,且其中除了第一名案首外,另还有廪生两名,见知书院如此惊人的院试成绩在一众书院中也算是绝无仅有了。

想必今日之后,见知书院在众学子心中定也是不凡的存在了,至于那什么风水不好的谣言自是没人再会去提了。

所以也难怪刚刚陈山长会激动成这样了。

等众人把老徐头存放的十几串鞭炮都燃放完了之后,韩斋长拿着奖银过来了,这可是当初就与大家说好了的,如今院试榜单已出,剩下的自然就是给大家发奖励了。

本来这发奖银之事就该当着书院众学生面的,这样才更有激励作用,可连着三天都是休沫日,陈山长哪里还会等啊,他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兑现自己的承诺了。

所以刚刚他就让韩斋长准备奖银去了,至于奖励的数目也有了变动,原先说好成绩优异者奖银二两,中秀才的话再奖五两银子。

现下改为每人奖励十两银子,且廪生再加奖银二两,而案首则再奖励十两。

就这样周青林一共收到了二十二两奖银,看着手里几个白胖胖的银锭子,周青林心想,明日他就给妻儿买花戴去。

吃过了中饭,一众人又聚到了宿舍院子的凉亭里,与昨天的忐忑不安不同,今日大家的脸上满满都是喜气,对于读书人来说,这世上还有什么能比学业有成更让他们振奋人心的事呢。

“青林兄弟,再过两日我便准备回常和县了,”刘长明心满意足地说道:“今日我已如愿考中了秀才,往后家中小辈就不用再受徭役之苦了。”

想到自己出来时,伤了腿的大儿子躺在床上还不能下地的样子,刘长明忍不住流下泪来,他哽咽道:“这次能得中秀才,全都是因你的缘故,你也不要急着否认,我自是清楚自己的学识的,要是没有青林兄弟教的法子,这回院试定也是名落孙山的。”

说罢,刘长明抹去了眼里的泪,接着继续说道:“至于明年的乡试我是不准备参加了,能万幸考中秀才我已经很知足了,等回到家里,我就安心在村里办个私塾,挣些银钱贴补家用,再是把家中的孙儿们教导成人,这样我刘长明也算是今生无憾了。”

周青林点头,对于对方的决定他也是早有预料的,其实这样的选择也挺不错的,有了秀才功名后就能免徭役免赋税,以后的日子肯定会过得舒心许多。

一旁的高兴盛也跟着点头,再过几日他也是准备要回去的,自己和刘长明一样的年纪,也都是快五十岁的人了。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为了举业他可是吃了不少的苦,所以考举人什么的自己肯定不会再去尝试了。

再说这次要不是托了周青林的福,他哪里能考中秀才啊,所以往后自己还是老老实实待在家里含饴弄孙得了,这种不切实际的中举白日梦他还是不要做了吧。

想了想,何文昌也开口说道:“明年的乡试我也是不准备再考了的,不瞒你们,这些年家中内人为了我的举业付出良多,家里几个孩子也跟着受了不少的苦,如今我只想好好照顾妻儿,安心过日了。”

孩子越来越大,自己要考虑的事也就多了起来,女儿的嫁妆,儿子的聘礼,这些都应该筹备起来了,他可不能光想着自己而不为妻儿们考虑。

有了秀才功名后,家里几亩地不用交赋税不说,他自己还可以学着刘兄在村里开办私塾,何文昌心道,这种教学相长的舒心日子,怎么也比耗费财银继续去考那希望渺茫的科举强。

最后,除了吕志义和应进庆,还有另外两名泾山县的学子准备留下来继续念书备考明年的乡试外,上舍班其余十四人都不想再考下去了。

他们都是参加过多次院试的人,也都深刻体会了科考的艰难,这次要不是机缘巧合地碰到了周青林,今天哪有自己上榜的机会啊,所以他们都知道这次能考中秀才是多么地幸运。

也所以对继续参加乡试的事他们压根想都不敢去想了。

听了同窗们对自己的定位后,周青林不自觉地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脸皮,心道,好像也不怎么厚啊,可为嘛他有一种自己还可以继续考下去的感觉呢。

其实周青林也有细想过这次院试的事,也想过要是没有大比例的律法试题自己会考得怎么样,虽然没得出什么清楚的结论来,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他想为家人撑起一片天的心从未改变过,所以哪怕这次失败了,他还是会继续努力考下去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