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2节(2 / 2)

加入书签

朱全昌等人放了心,便又说了几句吉祥话,这才心满意足地去了。

“不能不收。弟兄们的一片心意。”阚玉凤道,“大老粗平时攒着钱都给家里了。难得留下点来,不多,图个吉利。”

赵渊拿起那个纸包。

确实不多,可能只有几两银子。

红纸又皱又硬,破了几个角被糨糊黏住了,捏在手中,手指瞬时便染成了红色。可是在这里,这样的红纸,却难以寻找。

赵渊甚至能想到,他们为了找到这样一张能包裹住钱财的纸张费了多大的力气,包含了何种的心意。

“礼重千金。”赵渊道。

下面的人见朱全昌那礼郡王爷没嫌弃,还真的收了,便三五个、七八个的来了,送上了一些零零碎碎的东西。不只是红包,甚至还有两挂腊肉。

赵渊眼眶发热,站起来作揖道:“多谢!多谢诸位!”

谢太初不喝酒,大家便着力劝着赵渊喝。

郡王喝了许多,也许是高兴,来者不拒。

他越喝眼睛月亮,越喝脸色越红,他瞧着同样身着囍服的谢太初,有些微的酸涩,可是那马头琴声像极了他的心跳,扑通扑通越来越响。

有人让他唱歌。

他也不拒绝,只是晃晃悠悠、晃晃悠悠地找准了谢太初所在的方向。

“太、太初,我要唱、唱歌一曲……给你、给你听。”

谢太初微笑看着他:“好,我听。”

赵渊从桌上又拿起一壶酒,饮了几口,目不转睛瞧着面前的凝善道长,唱道:“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人听不懂他文绉绉的歌,却都听懂了他求而不得的辗转反侧。

大家便起哄了,让他再唱。

他喝醉了,也不端庄礼仪了,荒腔走板的跟着当地人唱牧歌,很快就被人拉着去篝火欢聚。

马头琴弹得更加欢快,马奶酒已经喝完了大半,篝火的火苗矮了下去,满月升起,银河出现在了苍穹之中。

谢太初吹了声口哨,大黑很快便从草地中奔驰过来,他拽了披风翻身上马,驰马入欢闹的人中,一把抓住酒醉的赵渊,将他搂在怀中。

在人们的哄闹声中奔向了黑暗的草地。

*

逐渐远离了营地。

大黑有节奏的马蹄声成了天地间唯一的响动。

赵渊在他怀里安静地蜷着,贴在谢太初的心口,听着他平稳的心跳。

过去了许久,当一切都安静的时候,赵渊回头去看,眼前出现了何等的奇景——

银河犹如自天宫遗落而下的宝石,铺散在苍穹之中,与此同时,在地上亦有一道银河,铺散在了面前一望无际的湖泊镜面,在遥远的地表的另一端,与天上的银河相连。

一时间,仿佛已置身于天空之中。

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地。

“乌梁素海。”谢太初道,“在蒙古语里是红柳湖的意思,黄河改道时留下的大湖。”

他牵着赵渊的手,向着乌梁素海的湖畔而去。

乌梁素海的周围,长满了不算高的红柳树。

在深夜的微风中轻轻摇曳。

它们顶部那些红色的花絮,在月光中飘散开来,成了红色的烟火、红色的点缀。

乌梁素海白色沙滩上,铺满了这样的红色绒花。

远处的湖水轻轻拍打着岸边。

除了夜虫的唏嘘。

一切如此安静。

二人立定对望。

那样璀璨的星光,落入了对方的眼眶。

谢太初从腰间拽出了早就准备好的酒囊。

“这是什么?”

“合卺酒。”谢太初对他道。

“……你不是不能饮酒吗?”

谢太初沉默了片刻,道:“人生总有些事情……值得破例一次,更值得纵身一跃。”

赵渊眼眶红了,笑道:“只是没有酒杯。”

“不需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