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7节(1 / 2)

加入书签

李衍笑笑看着他,神色没有什么特别起伏,显然也是对这位长兄的反应并不意外。

李彻和李徍不由朝李徕看了眼,兄弟两个慢了两息,也恭敬地向李衍行了礼,口中齐声道:“参见圣上。”

李衍此时方含笑开了口,说道:“父皇年迈,又刚经历一场变乱,心身俱疲,朕实不忍见,不知三位兄长可有何良策?”

李徕微忖,回道:“父皇为国为民操劳多年,如今也该颐养天年,依臣看,不如请父皇迁居寿仙宫,也好远离朝堂,安心静养。”

寿仙宫位处皇宫东南深处,是早年李峘下令在落星湖畔修建的宫阁,原本是作为观景纳凉的休闲居处,但后来因嫌上朝路远,不愿早起的他就又渐渐弃了此处。

李衍微微颔首,未置可否,又朝李彻和李徍看了过去。

李徍顿了顿,说道:“寿仙宫年久失修,只怕短期内父皇不好住进去。”然后也不等李衍问,就又直接道,“不过臣愚钝,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安慰父皇。”

他说话时神色微有些僵硬,但语气还算恭敬,李衍看了看他,唇角淡弯,没有说话。

李彻心知四弟还没完全拧过那根筋来,于是眉头一蹙,立刻拱手礼道:“圣上,臣以为寿仙宫虽好,但亦有两不妥,除了年久失修,父皇不好立刻住进去之外,再有便是湖边湿气重,父皇年迈,不利于养身。”他说,“况父皇既醉心求取大道,还要讲个静心无尘为好,若身处宫中难免为俗事所扰,臣觉得,长生观倒是不错。”

李徍、李徕俱是一怔,不约而同朝他看去。

李徕更是暗暗有些懊恼,自己比起这三弟果然还是老实了点儿。

果然,只见李彻话音才落,李衍已微微笑道:“四兄说得也有理。”言罢,又似是仍有些顾虑地道,“只是这事还要与其他人商量一下为好。”

李彻了然道:“圣上说的是,待朝会之时臣愿再为父皇康健进言。”

李衍目光幽深地看了他一眼,浅笑颔首。

李彻等三人从偏殿出来后,又替李衍召了七弟李徖进去说话,现下几兄弟中,就只有李徽和李征还站在外面等候,这两人中间隔着老远的距离,且李徽还不像李征那样是被禁卫看管着的,可脸色却几乎一模一样得难看。

李彻朝李徽看了一眼,心里暗叹了口气,然后在对方期待又忐忑的目光中,他抓着差点要拐过去的李徍便径直走了过去。

李徽顿时面如白纸。

李徍被胞兄拽着走出一段距离,在陆方等人的对面站定后,终于忍不住用刚好两人能听见的声音说道:“阿兄,我们这样是不是也太过了?二兄往日里对我们毕竟不错。”

就算他们为了自保要投靠李衍,可也不至于对二兄连个问候都不能吧?

李彻静静望着远处正在说话的陆玄、崔湛二人,神色不动地道:“你以为圣上先把你我和长兄三人叫进去说话是为何?”

李徍不以为然地道:“不就是试探我们的忠心么。”又道,“我方才可没有得罪他。”

“你是没有得罪他,但你也没能讨得好。”李彻道,“事到如今你还没明白么,圣上不是二兄,更不是李征,他可以留陆丞相,是因为有陆宗主,就像崔家有崔元瑜一样。你我若是没有用处,你觉得会有谁能站出来保得住我们?你别忘了,阿娘还在后宫,我们也都是有妻有子之人,当初对抗楼氏,是因觉得胜券在握,且大不了左右是个死,但现在情势却是完全不同,你死了也就死了,于这大局根本不会造成任何动摇。”

“你看我们几个,圣上分得有多明白?”他示意李徍去看远处,“你我还有长兄,是可左可右,可用也可弃之人,所有我们三个接下来会如何端看在父皇之事上的态度,如今我出了这个头,你我两府才算是真正保住了。再有便是老七,我不知圣上为何会觉得他可用,但很显然,李徖自今日起便要得重用了,估计要不了多久圣上就会下旨为少弟封王。”

李徍呆了呆,忙道:“那二兄岂不是凶多吉少?”李征这个跟着楼家混的就不说了,他们也并不关心其死活。

“应该还不至于。”李彻忖道,“圣上没有理由动他,况且现在新皇正是需要得天下士人支持的时候,他既连将父皇请出宫的事都不亲自开口,便不会对二兄下杀手。”

“只是……”他叹了口气,说道,“软禁估计是逃不掉了。”

李徍沉吟着转眸朝紫宸正殿望去,少顷,平声问道:“若是如此,那依圣上和陆宗主的个性,想必也不会真地放过楼妃吧?”

李征是看着七弟李徖从偏殿里走出来的,后者就那么意气风发地径直走到了他面前,眉宇间满是掩饰不住的激动,就连开口让禁卫把他带进去面圣的时候唇角都还挂着笑,以至于李征都怀疑对方是不是很高兴他要死了。

但他一点都不想死。

尤其是当他看到李彻、李徍两个人都能全身而退,还有李徖这么个一事无成的软蛋也能得到重用的时候,他忽然觉得也许表忠心是有用的。

他还想活着。

于是,他见到李衍的时候根本没有等对方开口,就突地跪了下来,叩首道:“罪臣有要事相告,还请圣上屏退左右。”

李衍原本神色还有些凉淡,但见他如此,反而笑了,说道:“六弟倒是对朕的胆色很有信心。”

李征忙道:“圣上英明神武,臣弟向来拜服。”

李衍也没有嘲讽他什么,笑笑点了下头,吩咐侍者并侍卫们道:“都先退下吧。”

众人应喏而退。

“你现在可以说了。”李衍道。

李征跪行几步,喉头干滚了两滚,定神说道:“圣上,楼妃此胎血脉存疑。”

第124章 宿怨

李衍微顿,旋即目光转深,须臾,语气无甚起伏地问道:“哦,此话何解?”

“皇兄您也知道,父皇沉迷求道得长生就是被楼家人给怂恿的。”李征道,“这些年父皇服用了多少丹药,没见着人多精神,倒是自李德之后宫里再也没有妃嫔得过喜讯,且楼妃是什么样的人大家都知道,早些年她还没生李德的时候可是出尽法宝欲得独宠,后来生了这个儿子按理说更该防着后来者才是——毕竟父皇前头已经有了我们七个。”

李征看了眼李衍的神色,却乍见满目平淡,不由心下微慌,立刻又鼓了把劲说道:“结果她反而开始怂恿父皇求什么长生去了,臣弟冷眼瞧着父皇这些年吃那些丹药,再看楼妃于这些事上对父皇的有心纵容,只怕是父皇的身子早就被掏空了。”他说到这儿,略顿了顿,又续道,“后来臣弟便问过阿江,听她描述过后,心中就已基本有了数。”

阿江便是李征的妻子,晋王妃江氏。

李衍的神色终于有了些明显的波动,不过却是嘲讽地轻笑了一下,说道:“六弟果然是别有长处。”

若是往常,李征怕是早已恼羞成怒,但现在他却连脸上发烧都感觉不到,只生怕李衍不肯信自己,又忙道:“皇兄若是不信臣弟的推测,可以召那御医令来问话,臣弟估计他早就被吓破胆了,哪里敢对父皇坦白。再有即便不提这茬,楼妃有孕这事也是当真蹊跷的,那时她才没了李德,谁家母亲这么快就要赶着怀孕的?且就凭父皇的年纪和身体,她竟说怀就还当真怀上了——皇兄应不会也信这是上天赐予吧。那段时间楼郁氏隔三差五就打着安慰女儿的旗号进宫来探望,臣弟后来打听过,她每回来身边都跟着个瘦高的侍女,也从不见其正面,每次楼郁氏来前或走后那两天,楼妃必定要在父皇那里讨回恩爱,及至后来楼妃有孕她再来探望时,那侍女就没有再出现过了。”

李衍若有所思地打量着他,半晌未言。

李征紧张地望着对方,一片静默中,他觉得自己的心都快要从嗓子眼里蹦出来。

“你同朕说这些,又有何用?”李衍忽平静问道。

李征一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