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8节(1 / 2)

加入书签

她和陆玄相交时久,往日里就隐隐察觉到他似乎很不想别人把他和陆家扯在一起说,回想起来,她和他在大慈悲寺初识那天,他也是明明听见她在背后讽刺陆氏等大族,他不仅没有生气,还因此高看了她一眼。

也是因为这样,她那时也觉得他不同。

但现在想来,或许对陆玄来说,那并不是他的什么名士姿态,而是真心实意。她以为他说怕接回去的不是她只是孩子气的笑话,可联系前后再看,谁又能说得准这听上去有些不可思议的想象不是意味着他对陆家的低视呢?

以陆玄的身份,陶云蔚不知他到底经历过什么,才会对自己出身的家族,乃至于所有的盛门高族都是如此不以为然。

只是他不说,她也不想从他心底去深挖,恐怕连血带筋。

陶新荷忽然跑了进来。

“长姐,姐夫当真不得了啊!”她夸张地感叹道,“阿珪的师娘也来了,还有其他大先生的夫人和媳妇们,都说要来见你,给你送嫁添妆,你可要做好心理准备,马上嫂嫂就带她们过来了,我先给你通个风。”

她话音刚落,陶云蔚就已经听见了从门外传来的阵阵说笑声。

越来越近——

入夜,陶云蔚躺在两个妹子中间,沉默无声。

“长姐,你是不是没想到今天自己待在屋子里也会这么累?”陶新荷伸手过来给她揉着胳膊,“我来给你捏捏。”

陶云蔚笑笑,轻抓住她的手,说道:“不用,我就是突然有点能明白你们的心情,成亲前夜,人好像确实觉得心里怪怪的。”

“是吧?”陶新荷道,“就是那种高兴又舍不得,想到明天就快要来又觉得好像不会来的感觉,虚虚的,很复杂。”

陶曦月笑她:“三娘现在嫁了人,都会说‘复杂’了。”

“二姐!”陶新荷气笑道,“二姐夫到底知不知道你这么会挤兑人?我可要告你状了!”

陶曦月笑着伸手过来摸她的头:“乖。”

陶新荷拉着她的手一起来抱陶云蔚,口中道:“长姐,你是不是想哭?没事,我和二姐都在。”

陶云蔚道:“那倒没有,送你们两个出嫁的时候我该掉的眼泪都掉过了,每次都来一回,你也不怕耳朵起茧子。”

陶曦月附和道:“就是,你以为长姐是你啊,小哭包。”

“我才不是哭包呢。”陶新荷气鼓鼓地说完,又忽然凑过来将她长姐紧紧抱住了,埋头道,“那我还是要说,长姐我舍不得你,你嫁给姐夫之后一定要好好的。”

陶云蔚抬手摸了摸她的脸,温然笑道:“好,我们新荷在崔家也要好好的,若有什么难处一定要来同阿姐说。”

“嗯!”陶新荷把她搂得更紧了。

“阿姐。”陶曦月轻声唤道,“愿你和姐夫永结同心,白首偕老。”

“好,”陶云蔚紧了紧被二妹拉着的手,含笑应道,“我尽量。”

第100章 和鸣

三月十五日,陶云蔚出阁。

她向父亲告别的时候,陶从瑞抹着眼泪哭得泣不成声,陶家所有人看着这个场景都是眼眶泛红,心里都很明白阿爹为何会在大妹长姐出嫁时失控,陶新荷更是陪着眼泪长流。

陶云蔚没能抵抗住此情此景,到底还是掉下泪来。

陶伯璋仍然是特意请假从赵县回来给大妹送嫁,他背起陶云蔚之前,笑着凝眸看她,温然道:“绵绵,你要好好把自己过得舒心。”

陪着陆玄来迎亲的全是士林中有头脸的人物,李衍和崔湛今天也都在,但陶伯璋把陶云蔚交到陆玄手里的时候,还是正色说了句:“我们把大娘交给你了,你定要好好待她。”

陆玄牵过陶云蔚的手,浅笑间郑重颔首地向他回道:“放心,我必待她胜己。”

陶伯璋这才笑了。

陆玄辞别岳家,亲自迎了陶云蔚坐上喜车,然后自己骑着马走在前头,他本就相貌气度出众,今日更当真是从头到脚透着意气风发,惹得路人不由纷纷驻足回望。

陶云蔚坐在车里,看着杏儿手里端着的这碟水晶包儿,颇有些哭笑不得。

这陆简之居然在车厢里给她准备了一方红漆木食盒,里面有包子,有细环饼,还有清新醒脑的爽团,另配了张字条,上面写着:不必为他人委屈五脏庙。

“主君这是怕大姑娘饿着呢,”杏儿笑道,“估计是从安王殿下和崔少卿那里取的经。”

陶云蔚笑了笑,说道:“把这便条收好,以后我若手里头拮据了还能拿去换些钱。”

杏儿笑着应喏,又问道:“那大姑娘要吃什么?”

“早上才吃过二娘、三娘她们做的那碗豆沙元子,现在不饿。”她说完,想了想,又道,“给我颗爽团吧。”

杏儿就用食盒里备好的银签子戳了颗爽团,小心喂到了她嘴里。

果真清爽解乏。陶云蔚如此想着,觉得早起遗留的倦气似乎也消减了一些。

迎亲的喜队离开丹阳后便一路往距金陵城最近的畿县灵水县——也即是陆氏本家所在行去,沿途经过了城北门外五里坡,亦有不少特意等候于此想借机一睹众名士风采的人们于坡上远眺观望。

而在这些人里,却还有一个并非为陆玄而来的。

——楼宴。

他坐在亭中,远远看着那辆挂着红绸的喜车缓缓随队于道上驶来,目光微深,神色渐冷。

他沉默地看着那辆喜车从前方经过,又渐渐远去。

一如他曾与她有过的短暂交集。

陶云蔚被送入喜房后,陆玄就先揭了她的头纱。

他一身红衣站在她面前,眉眼若画,看着她时脸上满是笑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