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3节(1 / 2)

加入书签

陶新荷讶道:“这么早?”但惊讶过后又不免因他的体贴觉得有些感动,还有几分小小的喜悦。

春棠笑着说道:“少卿平日里要上早朝,应差不多都是这个时候起的。”

“哦……”陶新荷点点头,默默记了下来。

“那我们就别耽误了,你们赶紧帮我梳妆吧!”她一边说,一边忙站了起来,趿拉着鞋便大步往盥洗间快走而去。

负责给陶新荷梳头的是春桥,陶新荷很满意对方给自己梳的灵蛇髻,她瞧着髻间的那两朵红梅,忽道:“要不今日用个梅花妆吧,正好来配。”

春桥刚应了声喏,春棠却开口喊了声“等等”,然后走到陶新荷身边,低声劝道:“娘子今日要认亲见长辈,这梅花妆虽好看,但却难免显得丽色颇重,太夫人恐怕不喜。”又提醒道,“昨日那位黄嬷嬷就是太夫人那边差来的,此时还留在院子里呢。”

陶新荷没想到一个妆容而已,崔家竟都有那么多麻烦。

“那我应该用什么妆好?”她虽有些遗憾,但仍虚心问道,“晓霞妆,或是酒晕妆可以么?”

“家里除了各房姑娘外,娘子们皆淡妆或桃花妆为宜。”春棠道,“不过娘子新婚,酒晕妆也是可以的。”

陶新荷一脸无语。

看来崔太夫人还真是很不喜欢女子爱美啊。她想,难怪她以前从未见到十二娘有除了这两种妆容之外的第三种,虽说是各房姑娘可以除外,听上去像是未婚女孩们的权利,但其实大家明知这位太夫人的喜好,又怎会顶着张妆容明丽的脸到处晃,这要惹着别人的眼,岂不是又成了“不稳重”?

虽然在家里的时候她两个阿姐也对这些兴趣淡淡,不过她还是很有兴趣随心情尝试的。可惜了,眼下也只好入“崔”随俗,免得扎眼吧。

只是她由此难免又想到了之前和崔湛一起在百丰楼吃饭的事,想到他年纪轻轻就好像对能让人开心的事物已没了什么感知,隐隐更明白了些其中原因,不禁心下微酸,想着以后定要多照顾他些。

“那我也用桃花妆吧,”她说,“不必要显得与人不同。”

春棠等人应喏。

待陶新荷梳妆完出来见到崔湛,便笑吟吟地上前来拉了他的手,问道:“你看我这样可还行?不会让长辈们不喜欢吧?”

崔湛低头看了眼她拉着自己的手,微顿,抬眸浅弯了下唇角,说道:“不会,你这样很好。”

陶新荷这才放了心。

崔湛本以为她说完话就会松开手,然而陶新荷却不知是无所觉还是习惯了要粘着人,直到出门的时候还拉着他,崔湛想到待会要见人,又想到身后还跟着这么多人,不免觉得有些不自在,于是停下脚步,委婉地开了口:“你习惯这样走路么?”

陶新荷“啊”了一声,点头道:“习惯啊。”说完,手上还又紧了紧。

崔湛一脸无语。

他无奈地温声道:“待会到了长辈那里要松开。”

“知道。”陶新荷说着,弯了眉眼,又就势借着袍袖掩护挽了他手臂,让两人靠得更近。

崔湛只是略略一顿,便又随着她去了。

夫妻两人先去了正院拜见父母。

陶新荷到的时候一看,脑子里顿时有些发懵,这里里外外乌泱泱的人群,竟然都是等着要和她认亲的,就这样的阵势据说也就只来了最近的三支。

真不愧是建安崔氏。她想,估计自己在这里是真能见识到传闻里“族亲同住一园而相见不相识”的情形了。

耳边忽然传来了崔湛的声音。

“别担心,”他像是知道她在想什么,说道,“今日你只需先记一记我们这边几房长辈的脸,同辈和晚辈都且暂不用管,将来他们见了你会先同你打招呼,至于其他的以后见多了再说。”

“嗯,好。”得了他这句话,陶新荷心里总算是安稳了点。

之后入了厅堂与众人相见,她也自然而然地淡定从容了许多,又凭着陶家以前和崔家的那点往来,她对宗房这边的亲戚本就不算陌生,所以一路认下来倒也算顺利。

只是收了一大圈的礼,光道谢回礼都累得她又想睡觉了。

“好了,你们快去拜见祖母吧。”崔昂最后发了话。

陶新荷一听这个,顿时又紧张地精神了。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等她见到崔太夫人的时候,却并没有出现她此前以为会遇到什么刁难的情况,崔太夫人只是同当初第一次见到她时一样,神色平平地打量了她几眼,然后就过场般地进入了受礼、收礼的环节,全程双方统共也不过才说了几句话,就连长辈教诲这一节都显得没什么新意。

但陶新荷却妥妥地松了口气。

只听崔湛说道:“家里没有晨昏定省的规矩,你往后只需要初一、十五的时候和阿娘一起过来给祖母请个安就好。”又宽慰地道,“祖母眼里看的不止你我,即便要束你的性子也不会天天盯着你的,有些事你只要稍作转圜就好,阿娘那边就能替你周全。”

他原以为陶新荷听了这话会觉得很轻松,谁知她却是一愣,问道:“我不随你去金陵住么?”

她原以为只是新婚这两三个月需要在崔园里住着,但现在听他的意思,却像是至少一年半载都不能随他去单过了。

崔湛沉默了一下,说道:“此事未有先例。”

陶新荷的脸上就明显有了些失望的表情。

他看着,便又解释道:“我若是个地方官还好说,但现在这样的情况,你要是跟我去了都中宅邸,恐怕不大好。”

陶新荷没说话。

两个人闷闷走了片刻,正当崔湛还在考虑着怎么哄她这件事的时候,却听她忽然开了口。

“我想过了,你说的也有道理。”她道,“我是做孙媳的,你又不是远在外地需要我照顾,倘我这样跟了你去金陵城里,难免让人觉得我是想过安逸日子,祖母恐怕不喜,外面的人或许也有话说。我自己倒是不在意这些,不过这样可能确实有点拖你和我阿姐的后腿。”

她停下脚步,转头望着他:“只是这样的话,我以后大概就只能在你每月休沐的时候见到你了,你可不可以答应我休沐的时候一定要回来?我很担心我们长久见不着的话又会忘了该如何相处。”

崔湛没有想到她会这样说。

他默然凝眸看了她半晌,伸手过来轻牵起了她的手,温声应道:“好。”

福安堂里,崔太夫人正在问黄嬷嬷昨夜里观自轩那边的情况。

“你是说,他们没有圆房?”崔太夫人随手将茶盏放在了几案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