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1节(1 / 2)

加入书签

陶曦月伸手拉住她,笑道:“好了,本来这床还够大,你若再往边上退就要把阿姐给挤下去了。”

“哦哦。”陶新荷又赶忙往里头挪了一点,转头问道,“长姐你还好么?”

陶云蔚忍着笑,说道:“还没摔死。”

“呸呸呸。”陶新荷回手过来捂她的嘴,“不要乱说话,你也是快要成亲的人了,怎地这样不讲忌讳。”

“哟,不得了,”陶曦月调侃道,“我们新荷还晓得叮嘱阿姐了。”

陶新荷失笑,咬了咬嘴唇,不好意思地道:“二姐你别笑话我。”

言罢,她深呼吸了一口气,伸出胳膊,分别握住两个阿姐的手,靠在了自己心口。

“阿姐,说了你们可能不信,”她道,“今天之前,我一直以为我出嫁的时候一定会很高兴很高兴,虽然我想到要嫁的是崔少卿也确实高兴,但先前宴上我看到你们和阿爹的时候,我又突然不想嫁了。”

“我舍不得你们。”她忽然带了哭腔。

陶云蔚、陶曦月同时伸了空着的那只手去给她揩眼泪。

“傻丫头,”陶云蔚道,“你不嫁留在家里做什么?我下个月也去陆家了,到时可没人再陪你。”

陶新荷一脸无语。她满腔温情顿时被长姐给泼了盆冷水,当即哭笑不得地道,“长姐你太过分了,这种时候你不是应该说你也舍不得我么?”

“这话还用说?”陶云蔚道,“我若舍得你,这会就不与你躺在这里浪费时间了,赶紧打包送去崔家。”

“噗!”陶新荷霎时破涕而笑。

陶曦月也低笑出声。

“阿姐还说自己不会哄人,”她道,“我看姐夫就是被她这么哄来的。”

陶新荷深表认同地“嗯”了声:“我觉得我们应该还是都像阿爹,他不是就很会哄阿娘么?”

姐妹三人同时陷入了思索,须臾,异口同声地又“嗯”了一声。

帐子里静了片刻。

“阿姐,”陶新荷轻唤着,说道,“我最最喜欢你们了。”

陶曦月摸了摸她的脸,温声道:“二姐也最最喜欢新荷。”

陶云蔚握了两个妹子的手,说道:“下个月我成亲的时候,你们两个也都得来陪我睡一觉才行,不然我太亏了。”

帐子里三人又笑作了一团。

“好。”两个妹子同声回道。

……

翌日初晨,陶新荷起床梳洗完毕,便换上了喜服。同陶曦月出嫁那时一样,陶云蔚也亲手做了碗豆沙元子给她吃,陶新荷刚将一碗元子见了底,迎亲的便来了。

陶伯璋昨天是连夜赶回来的为小妹送嫁的,陶新荷辞别父亲,被兄长负在背上的时候,突然就想起了小时候父兄也这样背过自己,由着她玩耍淘气的情景,好像模糊的东西于这一刻全都清晰了起来。

还没出门,她已倏地掉下泪来,落在了陶伯璋的颈上。

兄长温柔的声音随即传来:“三娘别哭,家里人随时都在。”

“嗯!”她极低极重地立刻应了声。

陶家三姑娘就这样出了阁。

二月十二,花朝节。

陶新荷在自己十七岁生辰的前夕,嫁进了建安崔氏,做了她心上郎君的新娘。

第96章 春夜

陶新荷直到进了喜房之后才知道,原来今天皇帝也来了崔园喝喜酒。

她当时就有种预感,觉得崔湛应该没办法回来太早,于是也就默默做好了久等他的准备。只是她坐在喜床上等啊等,等到肚子终于咕咕叫起来的时候,她就有些坐不住了,忍不住唤了声“桃枝”,说道:“你那里还有什么吃的?随便拿两样给我。”

陶新荷之前也听自己二姐说过成婚当晚的情形,晓得肚子饿起来不仅难受,而且于新婚夜来说实在也尴尬得很,所以这回她借鉴经验,早上出门前把那碗豆沙元子扫了个精光,还让桃枝在身上也揣了更多的干果、点心,但这些东西她能吃的时机有限,早上出门的时候不饿,到了崔园之后白日里又有人围着,实在不方便。

原以为入了夜就好,谁知皇帝又来占着人。

她忆起二姐说当时二姐夫让人送了面到喜房,不由地想要是元瑜也能让人送碗面来就好了,她一定不浪费,全部吃光光。

不过这念头才刚起,她自己又想开了,觉得这算得上是有些难为人,他又不知道她想吃面,再说皇帝既然来了,他这做新郎官的如何能离得开这样应酬的场合。

她很是心宽地没有去期待别人来照顾自己,反正桃枝早有准备。

只是让她万万没想到的是,她这话才刚出口,还没等到桃枝应声,斜刺里就传来个平平板板的妇人声音道:“喜礼未成,娘子还请端坐,稍安勿躁。”

陶新荷一脸无语。崔家的嬷嬷竟然还在!

她隔着盖在头上的喜纱,并不能把屋子里的情况看得清楚,还以为其他人早就走了。

这人是怎么做到半天一点声音都没发出来的?

陶新荷无语,默默住了嘴,但随即又觉得心里颇不服气,觉得自己成个亲而已,凭什么还得饿肚子?难不成元瑜今日一夜不回来,她就得饿到天亮?那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崔家第二天早上给她收尸么?

人家安王府都不让她二姐饿肚子呢!

想到这里,她当即开口,用尽量显得小心的语气说道:“桃枝,我感觉刚才好像不小心把裙子牵扯到了,你帮我理一理,看看敝膝什么的有没有歪。”

言罢,她清了一下嗓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