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8节(1 / 2)

加入书签

“先生请说吧,”她半带调侃地道,“我已洗耳恭听。”

陆玄浅浅而笑,包握着她的手,轻叹了口气,然后缓缓将自己离开的原因,还有在昭王府里议事的过程都说了出来。

陶云蔚听得蹙眉,说道:“他们怎么想来想去都是算计钱财的事?”

而且那昭王一开始还想安王给庄又给钱,也太好笑了,这哪里像是个干大事的人?笼络人心也不会么?还是打心眼里就没有把安王和其他人放在同等的位置上,所以压根就不会去想这些。

随后,她又若有所思地看着他,问道:“以你的性格,既然为这事急匆匆地去了,应该不会只是为了想替安王讨回些补偿吧?”

陆玄眸中笑意微漾,抬手轻捏了下她的脸:“与绵绵说话,当真是快活。”

陶云蔚不由面上一红。

却听陆玄已又续道:“你说的不错,我原本是想说此事并非无破解之法,不过当时我看他们好像没有一个人有这种胆气,说来说去全是多给少给的事,就算了。”

“那,你觉得安王会有么?”陶云蔚趁机问道。

陆玄眉梢轻挑,半笑地瞧着她,说道:“小机灵鬼,你以为我不知道你是来为你妹子套我话?”

“我自然知道你是知道的。”陶云蔚一派坦然地道,“那你给我套么?”

“给给给,我早不止限你三问了。”陆玄说罢,自己先好笑地弯了下唇角,“你也不用费心思来套,我直话与你说便是。安王的心志我明白,他今日能主动来把庄子献出,也足以见得他是个能屈能伸,且有决断力的人。这庄子于他而言其实有过往荣耀的意义,这也是为什么昭王他们没有任何一个人想过替他保住的原因之一,因为那段过往无人想提。”

“我不想入朝的原因你已经看出来了,但我不肯答应安王的原因,却不是因为他这个人如何,事实上,我还考虑不到这层。”

陶云蔚疑惑道:“那你是?”

“因为我已经先答应了我长兄。”陆玄幽幽道,“况昭王既无过,改弦易辙恐伤筋动骨,这并非一人或一家之事。你们今日虽觉得安王好,但又有谁能说昭王往后不能有别样过人之处?很多事是无法凭个人喜好去判断和决定的。不过,我却可以给安王指另一条路——”

他说到这里,倾身过来附于她耳畔,低低说了几句话。

第94章 生机

陶云蔚从暮苍山离开后就去了安王府。

彼时陶曦月和李衍刚用完晚饭,听说她来了,李衍便回避去了书房,陶曦月则亲自出门迎了长姐入院。

“阿姐用过饭没有?”她问,“我让灶上再给你做些新的来。”

“你别管这些,我在小竹苑用过了。”陶云蔚说着,给她递了个眼神。

后者了然,旋即于进屋之后不动声色地屏退了左右。

“你们想知道的事我已问过陆简之了。”果然,陶云蔚一开口便直截了当地入了正题,然后将陆玄对自己说的那些话大致讲了一遍。

陶曦月微诧地道:“可我听殿下说,姐夫以前是不怎么掺和朝中事的,每回场合也从不见他随兄长亲近昭王,他为何又突然会答应了他兄长辅佐昭王呢?殿下今日从昭王府回来对我说起在那里见到了姐夫时,也感到疑惑。”

陶云蔚沉吟了半晌,缓道:“我想,应该是为了我与他的婚事。”

陶曦月一愣,旋即恍然,问道:“阿姐是说,姐夫为了能将你娶回陆家,所以答应了这个条件?”

陶云蔚轻轻点头:“他虽没有说,但我知道他这个人是不爱约束的,况他既然对昭王无感,又怎会偏在这时去管了那边的闲事。还有陆宗主来咱们家提亲的时候来得那样快,言辞又那样诚恳,前后一想,便通了。”

陶曦月素知长姐个性,见她说这话时神色沉静,语气微幽,顿时想到什么,当即伸了手去抓住对方,担忧道:“阿姐切勿要为我动什么退避的念头,你和姐夫这姻缘来之不易,他既为了你肯放弃自由受这约束,必是对你极之心悦的,这样的人若是错过了,恐此生再难求。况且阿姐就算牺牲了你们的感情,他也未必就肯帮殿下,这条路又是那样难行,怎好为了个莫测的结果放弃眼前所得?”

陶云蔚怔了下,待反应过来后,轻声笑了,说道:“我又不傻,即便要做牺牲那也得值得才是,放弃了与陆氏联姻,我们家又能有什么好处?就陆简之那个性格,只怕是要与我老死不相往来,我可惹不起他。”

言罢,她好似想起什么好笑的事,又弯了弯唇角,再道:“而且安王看中的本就是陆、崔两氏与陶家的姻亲关系,我和陆简之若散了,他又怎么能放心?再者,我还得防着他将来亏待你。”

陶曦月听她这样说才松了口气,又调侃地道:“阿姐这话可莫让姐夫听见,不然他只怕要生气你这些考虑之中竟无一点是因舍不得他。”

陶云蔚状似随意地道:“此事我既心知肚明,往后自不会亏待他就是了,旁的也不必多说。”

她家长姐还是这样口硬心软。陶曦月如是想着,失笑着摇了摇头。

“不过,”陶云蔚又正色看着二妹,说道,“安王殿下这边恐怕还要你多开解。”她说,“今日献庄之事,简之也知道他不仅是吃了亏,还舍出了往日荣耀,心中必定是有些积郁的,不过这些往好处看,倒也可为他铺垫出另一条路子。”

“原本简之为了我们家着想,是希望安王能走宁王的路,做个昭王身边的得力手足,如此安王府也能得个安稳顺遂。不过今日之后,他倒觉得安王可以试试走另一条路,”陶云蔚说到这里,略略一顿,方续道,“去封地。”

“封地?”陶曦月意外地道,“姐夫是想让殿下离开金陵?”

陶云蔚道:“不是他想,是安王可能需要。我也是听了他说才明白,为何安王当初明明为圣上和兄弟们所忌,举步维艰,却又不离开这是非地呢?因为他走不了。”

“一是他心中大约还有些不甘,但还有一点,却是他即便想走也不可能,因为他是皇子之中唯一有军功和声威的。”她说,“若是人去了封地,圣上等人也担心鞭长莫及。”

陶曦月思索了片刻,问道:“所以姐夫的意思,是说殿下可以不必表现得多得力,只要让昭王他们彻底相信了我们府只想求个自保,或许就会松手帮一把让殿下出都?”

陶云蔚颔首,然后回握住她的手,叹了口气,说道:“虽然我也舍不得你,不过照目前形势来看,这样对你大约才是最好。至少去了封地,你们也可少些担心被楼氏和昭王左右利用,现而今南北峙立,大齐又夷患未除,再看朝廷里这副样子,有些事实不好说,万一将来昭王这边需要用亲信去为他争功,这事只怕又要落到安王头上,别人记情还好,但若是吃力不讨好呢?再者自己封地那边他许多事可以自主,对你也能多些保护,都中又有我们与你遥相照应,阿姐也不怕你日子过得不舒心。”

陶曦月忖道:“这事我会好好与殿下说一说。”

“哦,对了。”陶云蔚忽想起来什么,又道,“安王可有对你说过,今日这事若他是昭王,会如何做么?”

陶曦月笑了笑:“先前回来时随口提过,说若换作他来处理这事,必一钱也不会给那普泰寺,我看他提及此事倒是比给庄子出去生气。”又道,“阿姐怎么问起这个?”

“没什么,”陶云蔚道,“陆简之也说此事并非无破解之法,我有些好奇罢了。”

其实不是她好奇,是陆玄想知道。

那时他说让她顺便问问,她还调侃他说:“先生这是让我去套我妹子的话?”

他倒坦然,笑笑对她说道:“知己知彼,有备无患。”

陶云蔚又想起陆玄说昭王等人没有胆气的话,不免有些感慨。

可惜了。她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