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6节(1 / 2)

加入书签

她说完这话,就看见他脸上露出了明显的意外与喜色。

陶曦月被他这样看着,不免心头有些发慌,忙首:“但这种事阿姐她也未必帮得上忙的。”

她不想他期望太高。

谁知李衍却是凑过来在她额上亲了一下,高兴首:“无妨,若试过实在不行,你也莫让姨姐太为难。”

他说完,笑着将她搂得更紧了些。

第92章 舍身

正月初一,元日。

一大早,陶曦月在安王府等到了前来会合的陶云蔚,没有见到小妹新荷,她微感意外,问道:“三娘呢?”

陶云蔚当场只简单地说了句:“在家里‘养病’。”

直到姐妹两个坐上马车同行时,她才又对陶曦月解释道:“我问了简之,他说今天崔太夫人她们也会去拜见皇后殿下。我想过了,今天皇后殿下那里必是人多口杂,既然当日崔少卿是以报亲仇为名教训的人,我们今天也正好可借借崔家和陆家的风,将此事再坐实些,也免得楼妃那边拿三娘的‘伤’找麻烦。”

譬如说什么陶三娘看起来活蹦乱跳,又或者借关心为名,非要找个御医来给验验伤之类的,然后再说些三娘瞧着挺好,可八皇子却受了惊的酸话。

陶曦月当即了然:“原来阿姐是防着楼妃没法找崔少卿算账,要挑软柿子捏。”

陶云蔚颔首道:“谁知道今日后宫情势如何,还是小心为好。”

“那,这事姐夫怎么说?”陶曦月问。

陶云蔚就想起了陆玄当时笑她杞人忧天,说这种事他们就算是明摆着要膈应楼妃也没有什么,因为即便你将自己生气的理由圆得再合理,也不会得到本就视你为眼中钉之人的半分理解,既然如此,那就该让对方知道你不好惹。

是你楼妃所出的皇子又如何?平日里给你三分薄面,却不代表士家大族当真惧你。

况也正因八皇子是楼妃所出,所以出了这档子事,圣上也必是心知肚明此乃双方积怨所致,就算楼家想狠心自伤八皇子几分来讨圣上心疼恼火,最后倒霉的也只会是晋王府——那叫做浮玉的伶人绝不可能有命,且晋王李征也必被迁怒。

除非楼家打算放弃晋王,否则不会将事情做到这样左右都是在往自己身上捅刀子的程度。

她虽不了解朝中情势,也相信陆玄说得不会有错,但或许是曾经被陆氏所远,又为崔氏所计的经历给她留下的阴影有些深,她总觉得现在毕竟姻亲未成,还是小心为上的好。

这样一来,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无论是陆还是崔,哪怕是为了自家面子也必会表现出对陶家的关心,顶在前头逼楼妃将此事翻篇,那她们姐妹也就不怕今日会出什么幺蛾子,曦月总不可能再去自伤己身以避其锋芒。

等到以后她和新荷都正式嫁入了陆、崔两家,旁事也就都更好经营些。

思及此,她轻撇了下嘴,说道:“他说我想得太复杂,不过又说我这样做也可以。”

其实他原话是:若你这样才觉得心里踏实,那便去做吧。

她在想什么他好像全都知道,她有时候觉得有点瘆得慌,但更多的时候却又像现在这样,感到很轻松。

陶曦月听了阿姐的话,陷入了片刻沉默。

多年姐妹,陶云蔚很快察觉到了她的异样,于是问道:“怎么,你有话想对我说?”

陶曦月斟酌了一下,说道:“阿姐,那天殿下问了我一个问题,若面前有两条自保之路,一条须得终生仰人鼻息,一个不慎便可能被你所追随之人推入深渊;而另一条前路难测,但却可将命运握在自己手中——如果是你,会选择哪条?”

陶云蔚想也不想地便道:“如果只依自己的意志,自然是第二条。但一个家里并非只有我一人,这种选择须得慎之又慎,倘第二条路上只有自己的一腔孤勇,我觉得倒不如在第一条路上找个不会被推入深渊的办法。”

陶曦月微微一笑,说道:“阿姐这话,倒是有一点与殿下所言不谋而合——这第二条路上,的确最难的便是寻找可辅佐自己的同行之人。”

陶云蔚若有所思,少顷,忽而意识到什么,抬眸蹙眉朝二妹看去,问道:“他想走这条路,你呢?决定陪他走么?”

见陶曦月犹豫着没有答话,她顿时心下一沉,伸手过去握住了对方的手,压低了声音道:“曦月,你虽嫁了他为妻,但莫要什么事都依着他的性子。殿下现在是看见我们家得了与陆、崔二氏宗房联姻的机会,所以才生出了这份心,但你也要想想,我们家只是嫁了别人两个女儿,焉能与那些百年姻亲世家相提并论?况且此事岂止是只需要披荆斩棘?稍有不慎,便是满门覆灭也有可能。那些士家大族既然从前没有扶持安王府,现在又哪有必须扶持他的理由?只凭陆简之和崔元瑜娶了我们家的姐妹么?”

“殿下若只是怕被人推入深渊,这桩事我和新荷都还能帮得上忙,我也相信简之定会照拂着安王府,但前情是,他们并非背道而行。否则你让他如何与自己的家族作对?况且三娘的亲事本就是我们算计而来,崔家或是崔元瑜本人,都绝无可能因此改弦易辙。我不能眼见着你被拉下水啊!”陶云蔚说到后来,语气已明显透着焦急。

她万万不想再经历一次在全家和二妹之间择其一的境地。

相比起长姐此时的担忧,陶曦月显得平静许多,她轻轻回握住长姐的手,温然道:“阿姐可愿意听我说句真心话?”

陶云蔚转开了脸:“不管你说什么,都不可能。”

“阿姐,”陶曦月径自柔声续道,“我今日对你开这个口,不是因为殿下是我的丈夫,而是因……我觉得他配得上这条路。”

“他也曾是满怀英雄气的人,却为现实所伤,受至亲所迫。但阿姐也看见了,他没有因此自暴自弃,也没有因我嫁给他时只是区区末流丁姓女而慢待,只这份心怀与品性,已不知高出他那些兄弟多少。”她说,“只是他的退让隐忍也并未换来晋王这样的人半点体谅,否则也不会出现品香楼之事,我想殿下大约也是明白了这个事实,所以他要么只能去依靠曾伤过他的人,要么就只能另走他路。殿下这样的心情,旁人或许不能理解,但我想,我和阿姐应该是都能明白的。”

陶云蔚微顿。

陶曦月看了看她的神色,说道:“阿姐,其实这条路殿下也不是一定非走不可,他只是想要试试这个可能,想知道为何姐夫会拒绝他。”

陶云蔚愕然道:“他已经同陆简之说过这事了?”

“嗯,”陶曦月道,“就在他们去品香楼的时候。”

陶云蔚不禁回想起了那日陆玄与安王相处间透出的那份隐约的距离感。

她皱着眉,叹了口气。

良久,她开口说道:“我可以帮他打听一下,但若事情没有转圜,你也要劝他尽早抛了这份心,哪怕是为了你和孩子。”

陶曦月心下顿松,笑着点点头:“阿姐放心,我省得。”

……

随后姐妹两个结伴进了宫,意料之中的在皇后那里见到了崔太夫人和崔夫人婆媳两个,还有陆玄的两个嫂子,秦氏和康氏。

今日阵仗有些大,内外命妇皆身着礼服,陶云蔚要不是在来的路上已经把自家二妹身上的看习惯了,只怕一脚踏进来的时候也难免会有误入上境的不安之感,由此亦可见,陆简之这人确实是个异类。

难怪人人都惦记着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