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6节(1 / 2)

加入书签

但陆玄现在对她说,他要出远门。

陶云蔚才忽然意识到了,从她与他结交以来,他好像一直都在她转身便能寻到的地方,但其实他是那个可以逍遥四海,令人经年难觅踪影的陆一闲。

于是待她反应过来的时候,已不由脱口问道:“你要去哪里?几时回来?”

陆玄一愣。

陶云蔚此时回过神也觉得自己的问题可能有些唐突,这是他的私事,她怎好多问?她当即就要开口挽回:“我只是随……”

“我要去蜀郡,有个朋友来信需要我帮忙。”陆玄笑着对她说,“至于几时回来现下还不好说,若能早些处理好我就早些回了,你这边若有什么事尽管写信给我。”

陶云蔚也没说什么,点了点头,问他:“那先生打算几时启程?”

“明天就走,早去才好早回。”陆玄说着,微微含笑地看着她,“你要来送我么?”

这人。陶云蔚失笑道:“先生既这么说了,我自然是要去的。”

此时恰好走过来的陶从瑞听见自家闺女说的这句,忙皱着眉喊了声“绵绵”,三两步迈上来,责道:“你怎好这样对陆三先生说话。”

陆玄忙道:“陶翁莫要在意,我与云蔚之间一向如此,我最看重也是她与旁人不同。”

陶从瑞原也不过是怕女儿得罪了人,此时听陆玄自己说不介意,他当然也就不会去计较,转而笑着又道起谢来,说定会代为好好保管那些书,又道必不让女儿辜负对方的期许,自己也会敦促长女好生研读云云。

陶云蔚一脸无语。她觉得压力有点儿大。

陆玄却觉得有陶从瑞盯着她挺好,免得这陶绵绵成日里只惦记着别人的事,他这一走,只怕她更将他忘去九霄云外了,可不得敦促着让她给自己写信么。

他对陶从瑞的态度就更好了,当即主动邀了对方去书房,打算临行之前写张法书留下。

陶云蔚则转身去了灶房。

陆玄在陶家待到了午后才走,陶云蔚也知道他临行前大约还有些事要安排,所以也没有留,亲自送他出了门,约好明日上午渡头再见。

傍晚,陶曦月让人送了信回来。

陶云蔚拆开来看过之后,不由愣了下。

陶新荷在旁边瞧见她神色有异,便关心地问道:“长姐,怎么了?可是二姐那边遇到了什么麻烦么?”

“……哦,不是,”陶云蔚回过神,平静地把信递了过去,“只是她有些关于安王府大郎君的事想与我商量。”

陶新荷接过去,边看边说道:“那肯定也是遇到麻烦了,不然以二姐的性格是不会随便找咱们去管安王的家事。”

陶云蔚“嗯”了声,默然片刻,说道:“明日你代我去送陆三先生,我去二娘那边看看。”

陶新荷原本也想跟着她去安王府,但又觉得二姐此时最需要的也不是自己这个出不了什么主意的,于是乖乖点了头,决定去给她长姐搭手。

……

第二天一早,陶云蔚就去了金陵城。

姐妹两人见了面,陶曦月就先将李悯昨天昏倒的事说了,然后对陶云蔚说道:“阿姐,颜家人想把持大郎,今日虽只是利用他年纪小以言语误导,可下一回却未必真做不出陷我于不义之事。况长此以往,大郎对我也必将日益敌视,到时殿下与他的父子情分也难以挽回,颜家人只要在他身边一日,殿下与我无论怎么做,这府里的太平都是没有了。”

“岂止是如此。”陶云蔚语气微沉地说道,“等你和殿下有了孩子,只怕大郎君心里更难安,颜家人大约不会做自断财路的事,但其他人呢?到时这府里府外随便来个不怀好意的挑拨一番,你和孩子恐都有麻烦。”

陶曦月眉间微蹙,说道:“我倒还未想的那么远,只是……我觉得颜氏此举实在太过分,大郎不过一个小孩子,他们竟连他身心都不顾了,那时大夫都还没来,还仍撺掇着他趁病与殿下提回颜家休养。”

“你既叫我过来,想必是已做好决断了。”陶云蔚看着她,问道,“那你打算怎么办?”

陶曦月默然了片刻,轻声道:“阿姐教我的,遇到这样的事……我想,大约还是釜底抽薪为好。”她说,“或许阿姐会不赞成,但我还是想与大郎亲近起来。”

然而出乎她意料的是,陶云蔚却“嗯”了一声,说道:“以情攻情,是上策。颜氏本就仗着大郎君依赖他们,殿下投鼠忌器,所以才敢这般多事,你若能取而代之,他们自然再翻不起风浪。”

“只是话虽这样说,可我又怕时间拖得太久,见效太慢。”陶曦月道,“所以我本想着,趁这次机会好让殿下先打颜氏一巴掌,再给颗枣——先断了些给他们的供给,后让那颜氏子的债主上门去追债,此时再以肥差为诱,让他们一家迁去外地,之后再慢慢想办法将他们绑在外头,这样长久见不着,大郎这边也能渐渐放下了。”

陶云蔚没有说话。

陶曦月看她神色,敏锐地道:“阿姐觉得这办法不好?”

陶云蔚抬眸朝她看去:“其实你心里也知道,这不算治本之法,只不过你的心还是不够狠。”

陶曦月一怔。

“以你的性格,有些方法你是不会主动往那边去想的,既如此,阿姐便帮你想个主意——至于要不要这么做,你自己决定。”陶云蔚淡淡说道,“以情攻情虽是上策,但归根结底,终归是情多情少之争,也就是说即便另一方比起你来‘少’了些情分,但到底是‘有’情分的。你又如何知道他们没有机会东山再起?那时候大郎君年纪也大了些,恐怕他为了照拂外家,做出来的事会更让殿下恼怒——你既不愿自家任何人因颜氏作梗而有损,那此时依我之见,最好的办法就是‘以毒攻毒’。”

“以毒攻之;以情取之。如此双管齐下,”陶云蔚看着她,说道,“方可真正得人得心。”

陶曦月攥了攥手心:“阿姐是说,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不,我是要你比颜氏做得更彻底。”陶云蔚道,“此事要么不做,要做,就需一次打地颜家翻不了身,即便他们举家被流放,大郎君都不会因他们伤心记恨——如此,才算是殿下和你赢了。”

陶曦月立刻明白了长姐的意思。

“我从未想过,有朝一日我竟要对着个小孩子演戏。”她涩笑着牵了牵唇角,沉吟了良久,问道,“那阿姐觉得,应该从颜家哪个人下手为好?我看那颜氏一家都是好逸求奢的,而董氏此人又圆滑精明,大郎是他们的招财树,要让他们自断财路恐怕很难,而要让大郎相信他们放弃自己,就更难了。”

“既然亲疏有别,我看还是要让大郎君更明白这个道理才好。”陶云蔚道,“董氏那个长子,今年几岁了?”

陶曦月想了想:“好像是九岁刚过。”

“嗯。敢与王府大郎君争食,还晓得配合他阿娘演戏——”陶云蔚淡然一笑,意味深长地说道,“正是恰好的年纪,恰好的性情。”

第78章 吃香

陶新荷刚从马车下来,就远远看见了正站在渡口说话的陆玄和崔湛。

她脚下微顿,暗暗深呼吸了一口气,然后抬起下颔,朝远处身影走了过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