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1节(1 / 2)

加入书签

陶新荷本想说自己是走错了门,但转念一想躲得过初一也躲不过十五,回头自己不还是得回来么?到时又如何说?

她只能认命地叹了口气,回过头,勉强牵起了唇角微笑道:“请问崔少卿在家中么?”

她话音刚落,抬眸便忽见崔湛出现在了门内。

“陶三姑娘?”他似是正打算出门,看见她时明显有些意外,大约也是没有想到她会到这里来。

他迈步近前,问道:“你找我有事?”

陶新荷有些发怔地看着他,想到即将要递还出去的东西,想着从此将与面前这个人斩断这缕只与他们彼此有关的联系,她心里突然涌上了一阵强烈的不舍和沮丧。

他今天还是一样的好看,像春日里的朗朗日光,照得她眼睛有些发酸。

陶新荷倏然回神。

为怕又在他面前出丑,她连忙垂了眸,口中急急说道:“没有什么要紧事,只是来还你一样东西。”

崔湛顺着她的动作低头看去,才发现她递过来的是块手巾——是他的手巾。

他微愕,问道:“你就是特意来还这个给我?”

陶新荷点了点头,开口时语气里有种自己都没有察觉的落寞:“早该还你的,一直忘了,今日晒物时才想起。”顿了顿,又抬起头来,望着他诚恳地道,“谢谢你以前帮过我的所有事,我也没什么能报答你的,就给你带了些家里做的筒炙来,你回头尝尝吧,可好吃了。”

她回身从桃枝那里接过提篮,二话不说地往崔湛手里一塞,然后又将手巾放在上面,末了,向他一礼,道:“你忙吧,我先走了。”

说罢,她转身便走。

崔湛低头看了看怀里的提篮,还有那块正静静放在上面的手巾,想起陶新荷先前略显异常的神色,他微顿之后,回手将东西递给了旁边的如风,自己跟出几步于宅前,站定,向着那抹正要上车离去的身影唤了声:“陶三姑娘。”

她忽然又听见他在唤自己。

陶新荷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回头望去,才发现他竟然追出了几步,就站在那里看着她。

“快到中午了,”他说,“吃过饭再走吧。”

她有点发愣。

崔湛见她不说话,于是微忖,又道:“百丰楼新近来了个厨子,据说糕点做得不错。”

他问:“你想不想尝尝?”

“想。”陶新荷飞快点头应道。

楼妃一番话说完之后,却是看向了陶曦月,唇角轻弯,问道:“阿陶可也喜欢研习佛理?”

陶曦月似有瞬间茫然,旋即忙低了头礼道:“夫人见笑,曦月见识浅薄,不知这研习佛理可是宫中人人须得为之的?”

楼妃愣了一下,好像没想到她会这么问,微顿之后方回道:“自然不是,也并非人人都有那慧根。”

陶曦月便叹了口气,说道:“夫人说的是,像我便打小就是那没慧根的,至今连个经书都念不透,无怪乎我阿爹说当年有个游方僧人断言我绝不能侍奉佛祖,否则累人累己。”

不等楼妃再说什么,陆皇后已开口接道:“世间之人万千,自当各有缘法,阿陶也不必为此事介怀。”言罢,又对众人道,“午宴尚有一会儿才开始,大家先饮些沆瀣浆祛祛暑气吧。”

凉饮显然是早就备好的,皇后这一声吩咐下去没有多久,宫人们便将一盏盏冒着丝丝凉气的沆瀣浆呈了上来。

陶曦月伸手端过,即仰头一饮而尽。

她舒了口气,随即又似不大好意思地朝陆皇后看去,说道:“殿下,这浆令人甚畅快,曦月可否再多饮些?”

陆皇后笑道:“自是可以,你随意便好。”

陶曦月毫不掩饰地流露出了喜色,仿佛迫不及待一般将盏递了回去,如此连着几回,她竟是一口气饮了四盏。

到了最后,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集中到了她身上,似是讶然,又似是嘲笑。

但陶曦月仿佛未有所觉,直到喝完了第四盏,才意犹未尽地歇了手,还笑着对陆皇后道:“谢殿下赏赐,宫中的琼浆玉露确实非寻常可比。”

后者笑了笑,并未多说什么。

楼妃朝陶曦月看了眼,目光颇轻屑。

随后开宴之前,陆皇后便让人去把彩线取了过来,一人一条,分到了陶曦月和几个公主的手里,让她们先做好乞巧的准备。

因之前李衍刚送了七孔针,此时大家就都自然而然地用了他给的那枚,陶曦月先前收到的时候没有觉得,现在开始穿线了才发现手里这枚金针的孔有些异常的小。

她费了很大的劲才终于将彩线穿好,等穿完最后一个孔的时候,其他人老早就穿完在等着她了。

她眨眨有些疲累的眼睛,毫不掩饰尴尬地笑了笑,好像自己也觉得拿自己的笨拙毫无办法。

皇后自是没有说什么,楼妃也懒得再说什么了。

接着便是开宴。

然而,就在众人准备入席就座的时候,陶曦月却忽地捂着肚子弓下了腰。

“阿陶怎么了?”陆皇后发现后即刻问道。

陶曦月皱着眉头,似是极力在忍耐,面上难掩窘色,支吾着道:“大约是……先前饮冰水过多,此时……疑有将暴下之症。”

陆皇后一愣,忙吩咐道:“快带她去溷房。”

楼妃看着陶曦月狼狈的背影,终于连心里最后一丝探究的兴味都失去了。

陶曦月从溷房里出来的时候,脸色依然发白,冷汗直冒。

不仅柳芽和春梅吓到了,就连皇后派来跟着照顾的女使也被她这个样子惊了一下,忙问道:“安王妃可觉得还有哪里不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