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节(1 / 2)

加入书签

第35章 相看

崔湛顺着陆玄的视线看去,下一刻,不由怔道:“她们怎么也在这里?”

陆玄知他说的“她们”是指陶氏三姐妹,淡淡一笑,持竿靠在交椅上,慵然道:“你们家把陶二娘的名声都坏了,还不兴人家姐妹来挽救一二?”

崔湛微滞,若有所思地又朝窦家彩棚望去,少顷,视线缓缓落于最近门前的陶新荷身上,沉默未语。

“看来你也觉得陶氏女并非贪慕虚荣之人。”陆玄看了他一眼,说道,“但不知为何你会因此心怀疚意?”

崔湛默然片刻,转身在他旁边的椅子上坐了下来,静看着水中那一丝鱼线,缓缓说道:“当日送侧妃的这个主意,是我想的。”

陆玄毫无意外地“哦”了一声,了然地点点头:“你大概原是想着挑个有此种上进心的人家,门第中等偏下些,既全了他人之所欲,也不必担心那等着下绊子的不看僧面,也算得上是各得其所。”

“只是你没想到你们家老太太竟看中了相貌出色的陶二娘。”陆玄道,“且陶家的窘迫现状也令她十分满意,想来下一步,她还打算再给陶家做个媒吧?”

崔湛一愣:“这个……我倒不知。”

他其实从不是个会关心这些的人,况他自己的祖母自己知道,即便心里真打着这些主意,也不可能事前对他们说。一是没有这个必要,二么,便是觉得这不该是崔家儿郎,尤其是宗孙应该操心的事。

“你没想到,有的人恐怕已经想到了。”陆玄说着,不着痕迹地朝远处陶云蔚的侧影笑看了一眼。

言罢,他复又问崔湛道:“这回你家老太太替十二娘看中了窦家的谁?”

崔湛不由愕然:“你怎知……我祖母只与窦老太太通过气。”

“大齐众士家之中,左看右看如今合适匹配你妹子,又可用最快速度促成婚约的也不过就那几个,这其中又以杏林出身的窦氏离朝最远,且窦氏家风向来以中直著称,自然是最佳选择。”陆玄边凝神瞧着水中动静,边若闲话家常地说道,“况迫在眉睫的事,既要相看,自然没有比今日更好的机会。既知你今日不上场,又晓得你在西岸赁了棚子,再看周围人家,自是一目了然。”

说完,他还笑了一笑,看向崔湛道:“这回她老人家连胜负之名都顾不得了,要你亲自来相看妹婿,可见果真紧急。”

崔湛默然须臾,叹道:“三叔所言,无一有差。不错,我今日的确是来相看窦家四郎的。”

崔十二娘的婚事再如何着急,崔家也自不可能随便将她配了人家,再怎么降低条件,也总是要择优的,毕竟她身为宗主之女,婚姻乃是两家联姻大事,崔氏岂有不多方考虑之理?

陆玄道:“你看上去倒是并不为她遗憾。”像他们这样的人家,很少有宗主之女的姻缘最后是落在“下嫁”的。

“若不求旁人看着风光,”崔湛平静道,“这样的结果,于她也未必是坏事。”

“不错。”陆玄赞赏地道,“你想得很开。”

他话音刚落,手中的鱼竿便忽地往下一沉。

陆玄眼疾手快地转动钓车,一把将咬钩的鱼给拽了上来,口中边喊道:“元瑜快看,这鱼长得像狐狸!”

他这一嗓子不高不低,却恰恰好顺着风飘到了窦家棚里。

陶新荷最先对“元瑜”二字表现出了反应,她下意识蓦地循声回头,乍见崔湛不知何时竟然也来了西岸,且还和陆玄一起在钓鱼,惊讶之余立刻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先前陆玄说请她们吃脍的话。

接着是陶云蔚,她觉得自己大约和其他人一样,都是被那条“长得像狐狸”的鱼给吸引了目光,然而转头看去时,她恰好又听见陆玄对着那鱼说了后半句。

“咦,”他煞有介事地道,“还是只光脚的狐狸。”

陶云蔚一脸无语。我信你个鬼!

她虽没有什么证据证明他在调侃自己,但还是默默忿忿地咬了咬牙。

“陆三老爷身边那位也是陆氏郎君么?”王大娘子忽然开口问道。

吴大娘子道:“那位是卫尉寺少卿,崔元瑜,也是建安崔氏宗主之子。”

王大娘子恍然道:“啊,原来他便是崔少卿。”言罢,似有些拿不定主意的样子,与对方商量道,“陆三老爷是陆氏长辈,崔少卿不仅为同辈翘楚且还是官身,他们两位既然也在这里,还是要让孩子们过去拜会一番为好吧?”

吴大娘子其实也早已注意那边许久,她不知道陆简之为何今日会到西岸来,也犹豫着崔元瑜既与他在一处,那自家的儿郎是直接过去好还是再等等?毕竟陆简之那个脾气她多少还是知道的,若四郎被他当面瞧出什么不顺眼的地方,恐怕崔家就算再看好四郎也会抹不开这个面子。

就在她犹豫的时候,坐在旁边幕次里头,同样早就注意陆玄、崔湛多时的窦、马两家家长已决意开始动作。

窦家大郎和四郎,与马家的三、七、九郎自隔壁联袂而出,似要朝着陆、崔二人所在行去,于五娘子见状忙开口唤了声:“九郎。”

马九郎闻声入内,目光先是在陶曦月脸上停了一停,然后即转向母亲施了一礼:“阿娘有什么吩咐?”

“你这孩子贯来粗心,既是要去拜见陆三老爷,明知你妹子仰慕他许久,也不晓得一并带上去问候长辈。”于氏说着,顺手将坐在身侧的女儿马十娘拉到了面前,嘱咐道,“当着陆三老爷的面,须得更加注意言行。”

王大娘子瞧着,不禁皱了皱眉。

于氏说完,好似又突然想起什么来,转看向陶云蔚,仿佛后知后觉地笑道:“我记得大娘也与陆三老爷相识,你们三姐妹何不也一道过去打个招呼?”

陶云蔚含笑道:“先前入园的时候正好碰上,已问候过先生了。今日是来应吴大娘子之约,不好擅离。”

于氏闻言,半笑着道:“陶家姑娘果然性情高洁啊。”

言语间的讽刺之意再明显不过。

其他人的目光中也多少透着半信半疑。

吴大娘子原本并不想掺和陶、马两家的是非,但此时见于氏把女儿推了出来,似有趁机露脸之意,心里多少有些不喜,又觉得马家素日行事大约也没有她们自己说的那么正风正骨,反倒是陶氏三姐妹今日表现不卑不亢,尤其陶二娘虽然长得美,但却并没有轻浮之气,倒是与浴佛节之后传闻中的她更像一些。

她那时给陶家下帖子,其实是为了想相一个儿媳妇。

“我看既是儿郎们前去拜会,少不得要受些考校,扯些天南海北之事。”吴大娘子索性开了口道,“也不便女孩们参加,还是由他们去吧,我们自欣赏水戏便是。”

王大娘子也觉得于氏此举冒进了些,连带着自己多少有点丢脸,当下毫不犹豫地附和道:“吴大娘子说的是,我们自有我们的乐趣,何必要凑他们的热闹。”又唤了自己的儿子马三郎道,“你好生带着他们。”

吴大娘子也如是嘱咐了一番自己的长子。

两边儿郎恭声应喏,转身正要出去,忽然,从隔壁幕次传来一阵骚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