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节(1 / 2)

加入书签

如此,今晚家宴菜单上列好的四菜一汤两主食便全部完成了。

.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今晚的月亮的确要比昨晚圆一些,也亮一些。

为了更好地赏月,四人搬了一张圆桌到店外的空地上。

啤酒鸭、炒田螺、清炒秋碧蒿、清蒸大闸蟹,还有那菱角粥、板栗炖鸡汤、老南瓜烧糯米饭。

随着一道道菜端上桌,丁飞白和周明月喊“哇”的声音此起彼伏、只大不小。

用来烧糯米饭的老南瓜,忍冬选用的是重量100克左右的小南瓜,现在每人面前摆着一个。南瓜是挖空的,里面盛满了白白的糯米饭,混合着青豆、玉米粒和腊肉丁,五彩缤纷,煞是好看。

南瓜口感糯糯的,糯米饭却很有嚼劲,玉米、青豆混合着南瓜的清甜,再搭配以腊肉的咸鲜,丰富的口感层次分明,已经不能简单地用“主食”形容。

若喜欢清淡一些的,还有浓稠的菱角粥。

菱角的味道并不重,却拥有不容忽略的清香。吃过麻辣鲜香的啤酒鸭和甜辣过瘾的炒田螺后,轻轻抿上一口清粥,既解辣又护胃,舒服得很。

吃得半饱之际,便可以就着月色吃大闸蟹了。

秋风吹,蟹脚肥。

俗话说“九月母,十月公”,九月是吃母蟹最好的时机。

清蒸能完美保留螃蟹原有的鲜美滋味。

青色的蟹壳在高温蒸煮下变成了诱人的橘红色,揭开蟹壳,肥美饱满的蟹黄满得要溢出来。蟹腿硬硬的塞满了肉,吃起来甜丝丝的。

黄澄澄、金灿灿的蟹黄,雪白的蟹肉,再配上姜丝、香醋简单调制好的蘸料,入嘴的那一刻,螃蟹的鲜美抵达味蕾,仿佛到达了人间天堂。

这么多美食怎可以没有美酒相配?

未成年人不可以饮酒,桂花酒的度数低,忍冬便给她们三人每人倒了一小杯。

色泽浅黄的酒水中漂浮着散落的桂花花瓣,桂花清香突出,喝起来醇厚柔和、绵甜爽净,轻啧一口,桂花的香味便萦绕不去了。

酒不醉人人自醉。

在柔和的月色下,四人品着桂花酒,慢悠悠地吃着各色菜肴,安静的气氛下却有着不一样的热闹。

周明月与丁飞白时不时为了一道菜品争抢起来,但不一会儿又哥俩好地开始一唱一和大肆赞美忍冬的厨艺。

忍冬与楚霜两人偶尔应和着,在偶然的眼神交汇中,两个个性同样清冷的人,仿佛心与心的距离又更近了一步。

花间一壶酒,在座皆是友。举杯邀明月,与我共相酌。

这必定是一个值得怀念的中秋节。

第17章 鸡丝凉面)

秋分已过,属于A市的炎热火气却还没消退。

A市人常说所在的这个城市只有冬夏两个季节、冷热两个温度。如今秋风一吹,虽带来一丝不明显的凉意,但那份对冬日的期待却让A市众人心头越发燥热。

赶在夏天将去未去的小尾巴,忍冬今天打算做一道新品:鸡丝凉面。

上次做糕点磨的小麦粉还剩下一些,忍冬将其从空间仓库中取出,加入食盐、食用碱和鸡蛋搅拌均匀,再加上适量的清水和面,搅拌成絮状,下手揉成面团。

面团成型后,先饧面10分钟,时间到,把面团的表面揉光滑,然后分成小块,切成长条状即可。

揉面的过程中,属于小麦的麦香扑鼻,浓郁到要溢出来。

经手工碾磨的小麦粉,粉质比机器制作的要更粗糙些,但却完美保留了其组织的完整性。这样揉出来的面团能更加紧密精细,做出来的面条口感上也要筋道得多。

面条煮时不能煮得太软,捞出放案板上,趁热洒熟菜油少许,抖散快速降温,到互不粘连且已冷却为止,即成凉面。

忍冬这边在后厨忙活着,前堂已响起了几个少女的说话声。

“晴柔,我们先在这家店试试嘛,不合你口味的话我们再去别家吃呀。”

“就是啊,反正今天刚考完,就算晚自习迟到一会儿老班也不会说什么的啦。”

叫“晴柔”的女生犹豫了半晌,才松口:“既然你们想在这吃,那我就陪你们一下好了。”

得到江晴柔的回应,另外两名女生都很开心,两人在她旁边一左一右坐下来,其中那名瘦高个女生促狭道:“听说在这里能经常遇见三班的林照水哦~”

另外那个稍胖的女生也起哄道:“哦哦!那我们是不是不适合在这当电灯泡?”

往常的话,江晴柔听到这番话早该红着脸反驳了,但不知怎的,今天她似乎满怀心事,只低着头当作没听到。

李梦和袁小圆对视了一眼,没再继续说话。

场面一时安静下来。

忍冬出来的时候,江晴柔正好接到一个电话出去了。

“请问你们要点什么呢?”

两个女生停止了窃窃私语,开始对着挂出来的小木牌讨论:

“这个卤肉面和牛肉面我都想吃诶,可是我最近要减肥。”李梦叹了口气。

稍胖的女生倒没太纠结:“这个鸡丝凉面是新出的吗?那我点这个吧!”

“鸡丝……鸡丝应该不会发胖?那我也点这个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