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78节(2 / 2)

加入书签

他怎么肯在这个时候松手?

用知识造福社会,不就应该在此时此刻吗?

周秋萍见劝不住他,干脆拱火:“那我看能不能找人帮你吧,这个得有专业机构介入。”

或者简单点讲,得依靠官方力量,而且这个官方力量必须得跳出深圳的范围外。因为即便周秋萍这样的外行都清楚,一家公司发行股票前肯定要进行评估以及审计。它能把股票推出来,就代表当时的审计评估根本没拦它。

究竟是原野的手段太高明,成功地瞒住了审计方还是有其他因素影响,那就说不清楚了,现在也不是纠结这个的时候。

周秋萍在脑海中搜寻了一圈,发现自己能求助的人好像只有卢振军。因为现在大陆根本没证监会,股市也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部门。

她一个普通商人,人又在海城呆着,哪来手眼通天的本事,把胳膊伸到深圳去。要查的话,也只有上级单位才有这个权限了。

她一通电话打到布达佩斯,卢家父子虽然都在股市上挣过钱,但卢振军对股市还真的是感觉麻麻的,知之甚少。

周秋萍就打了个比方:“这段时间不是有风声说要明确产权吗?把那些戴假红帽子的单位给剔出来。也有人趁这机会把真正的集体企业扒拉到自己的碗里,实际上侵吞了国有资产。而且现在的合资企业鱼龙混杂,有很多所谓的外资根本从头到尾没掏一分钱,全部都是国资垫付的。股票上市套现离场,就意味着不是招商引资,而是内资外逃。他在香江买了套豪宅就花了560万。”

卢振军终于震惊了,这出手也太大方了。一个服装公司一年才挣多少钱?

他迅速扒拉自己的关系,当场答应:“行吧,我找找人,看能不能启动调查。”

他又笑道,“秋萍啊,你很好,你很有企业家的责任感,这是优秀的企业家必须的品质。”

周秋萍在心中呵呵,她还真没想这么多。

说起来这事儿当真跟她没啥关系,就是她和陈自强好几年的交情,当初也是她建议陈自强把原野股票当成他的研究对象。现在人家查出问题了,她撒手不管,实在说不过去。

再说,她没少从深圳股市挣钱啊,她对深圳还是很有感情的。

内部调查的事儿算是有眉目了,外部调查也不能放松。

周秋萍又一个电话打给曹敏莉,汇报了自己这边的进展。

曹敏莉倒是挺佩服这位彭董的,这人显然非常熟悉内地的官场以及国有单位体制特点,十分擅长钻空子,很会吃政策的红利。用内地的话来讲,就是典型的投机倒把分子。

周秋萍问了句她:“那些记者是怎么回事?到底是谁搞的呀?”

曹敏莉已经调查清楚了底细:“算是曹氏的竞争对手吧,大家都从服装业开始转行,业务范围有重叠。”

对方的用意在打击曹氏的声誉,继而影响曹氏股票。最重要的是,他们也打算进军大陆市场。

周秋萍叹气:“你们这些人搞事真的是无所不用其极。难怪古人说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家也管不好,就是大麻烦。”

曹敏莉笑了笑,没再多说此事。

挂完电话,她询问苏珊:“董事长最近在忙什么?”

“在拜访各路官员,大小干部他都请了个遍。”

当然,曹董不会蠢到直接跟对方说拜托你帮帮忙,把我儿子捞出来,但他可以以在深圳投资的名义,和各路官员见面啊。

公事和私事,在很多情况下都是混乱的。

曹敏莉的手摸到了下巴上,突然间笑了:“有的时候土生土长也未必了解。”

世界变得太快,他的父亲自诩在大陆长大,对大陆的行事风格了如指掌。改革开放后又来大陆投资,更加了解他们的心态。

但事实上,他是在用老眼光看待新问题。

眼下的□□无论如何都不会趟这个浑水。经过几次清洗之后,他们太清楚站队的重要性了。现在国际形势多变,东欧接二连三地改了旗帜的颜色,苏联也岌岌可危,大陆姓资姓社的问题被讨论的热火朝天。

谁在这个时候触霉头,那大概真的打算下海走人了。

苏珊犹豫了下,汇报了另一件事:“除了官员之外,曹董还见了不少公司负责人,说看能不能投资合作。其中有一位就是原野公司的那位彭董。”

曹敏莉的目光一下子锐利起来:“原野公司?”

苏珊点头:“对,就是那个发行股票的原野公司。听说曹启龙买了不少他家的股票。”

曹敏莉笑了,意味深长道:“那他真没少给人送钱。”

有意思,这些事居然串到一起了。在股市掀起惊涛骇浪的人看来不仅仅满足于此啊。

“盯住董事长和原野的动静,毕竟这是集团的大事。”

苏珊立刻领命:“好的。”

曹敏莉的目光落在台历上,也算凑巧,那上面居然还打着原野的广告: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下面的小字写着,公司已经发展成为技工贸相结合,产供销一条龙的多功能跨地区跨行业的一个外向型集团企业。

看上去很精彩。

就看它到底里面是什么货色了。

自古做事从上到下易,大陆虽然经常被诟病一言堂,但这种权力集中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当它想做一件事时,推进的就非常快,无需扯皮扯到天荒地老。

卢振军通过自己在东欧的官二代找上的关系,没用两天时间,就启动了对原野公司的调查。

当然,以周秋萍的身份,这个过程她肯定一无所知,自然也不知道调查组进场调查发现的问题究竟有多么触目惊心。

首先股东的构成充满了玄妙,都跟那位彭董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基本可以大胆猜测他们不过是傀儡,真正掌握权力的是彭氏家族。

其次,大面积抛售法人股。利用深圳股市黑市交易,在6月到9月这短短数月的时间,他们总共抛售了1,843万股法人股,占原野上市总股票的1/5。光是这一项,他们就获利高达好几千万元之巨。

除此之外,公司的账目也是混乱的。高达2,300万的管理费用,居然挂在公司下属单位的在建工程里。投资澳洲公司的数百万资金在财务报告里缺项未列。

而且公司的股本投入以及变现分配也问题重重。基本上,它就是个筛子,到处都是窟窿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