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6节(2 / 2)

加入书签

周秋萍哭笑不得:“你自己可以联系问问看呀。”

没想到李工却摆手:“那不行,这是你找来的客户。”

周秋萍无奈:“行吧,行吧,我给你问问看。”

兵工厂的电话可以打国际长途,不过周秋萍不打算占这点小便宜。主要是不方便,还得借用人家的东西。

她不如回家自己打了。

走出工厂时,王主任再三再四地跟周秋萍道谢:“周经理呀,你可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实打实的半边天。你这也太够意思了,我都不晓得该怎么感谢你了。”

周秋萍赶紧摆手:“你跟我客气干啥?再说了,这本来就是你们供销社的活呀。”

啊?不是为了他连襟的事吗?

周秋萍一本正经道:“我记得供销社是统购统销,把外面的东西拖到乡下来卖给农民,满足农民同志的生活需要。同时也要收购农产品、手工作品还有中药材兔毛什么的,帮助农民获得收入。这可是你们供销社安身立命的本事呀。”

王主任想摆手。

那都是多少年前的老黄历了。

以前那是没有私营经济,也不许人做小买卖。农村地区的商品流通基本上只能依靠供销社。现在大家的选择多了去,谁还光盯着一个供销社啊。

周秋萍正色道:“这也是我想跟你说的,王主任,农村是你们的大市场。你们在农村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虽然现在搞改革开放了,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但你们也不能放弃你们的空间。你一步退步步退,后面市场都被人家吃掉的话,供销社也活不下去的。我不是在危言耸听,您看,现在国营厂都有破产的,哪里有真的铁饭碗?”

王主任悚然一惊。

其实类似的忧虑也在他心里晃过,可是被他下意识地摁住了。

他拿来自我安慰的话是供销社这么大的一个单位,这么多职工,要真垮台了,动荡太大了,上面承受不住的。

可仔细想想,他自己都明白这话多么没有说服力。

有什么好承受不了的?国家更大,国人更多。一个貌似庞大的供销社系统放在全国的背景下,根本算不了什么,国家凭什么要保你?

除非,除非你的地位无可取代,你的作用不可或缺。

周秋萍还在边上叨叨:“比方说,像卖农产品,以前你们能帮生产队的社员卖,现在为什么不能帮农民卖呢?他们是可以自己去摆摊子,可一个镇就这么大的市场,能消耗多少?他们也能自己拖出去卖。但大部分农民连拖拉机都买不起,光靠着肩膀挑,又能走多远的路?而且一户农民种的东西少,为那点东西跑那么远人家也不划算。不如你们收上来,然后统一往外面卖,就算收取的佣金少,那也总比没有强吗?这个季节,不管是西瓜还是梨瓜,总归有人要吃的。你们直接从地里收上来,然后卖,可不比贩子过一道手来的强?”

王主任被她说的心动了。

他愿意主动找货源,就代表他在工作上有想法有追求,并不打算混吃等死。

从外面进时新的货源吸引农民购买固然是他们最主要的业务,但帮农民卖东西,也的确是另一条腿。

不能因为公社制度消失了,农村集体散掉了,他们就把自己的活给丢了。

实际点讲,如果不帮农民卖东西,农民手上没钱,光依靠镇上的几家工厂工人来掏钱买东西,他们这个供销社又能发展成什么样呢?

这就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你好我好才能大家好。

王主任夸张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周经理呀,你提醒我了。要不这样,其实我们板桥的梨瓜也不错,闻着就能闻出香。回头我再给你弄1000斤梨瓜过来,你看成吗?”

周秋萍啼笑皆非,这人领悟能力也太强了吧。

她无可奈何地点点头:“行吧,行吧,你给我弄过来。只要质量好,以后咱们就长期合作。”

部队农场的架子实在太大了,作为掏钱的人,她不打算继续捧人家的臭脚。你的服务不到家,你的质量没保证,你都不把我当回事,我凭什么要给你脸?

没有王屠户,难不成我还吃带毛猪?

周秋萍回了家,看看时间,拨通了给香港的电话。

可惜这话她运气不好,曹总在开会,苏珊礼貌表示她也搞不清楚会议究竟会什么时候结束。不过她会在第一时间通知曹总的。

周秋萍只能跟对方道谢,挂了电话。

她不知道的是,此时此刻,曹敏莉正在会议室里据理力争。

这个6月,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北京,香港也不例外。

“情况已经很明显了,美国不打算放过北京,5号宣布了制裁,今天把措施都说出来了。军事和政治层面的我们可以不管,但是请注意这一点,推迟国际金融机构向中国提供新的援助和贷款。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全面的经济封锁。如果我们继续扩大在内地的投资,那将来会非常危险。我建议立刻停止和内地的合作,没有必要冒这个险。欧洲只会跟在美国的后面,他们一定会采取相应的措施作为呼应的。现在已经有外资企业撤出,我们的动作不能慢。”

曹敏莉面容沉静,声音也平和:“正是因为外资大批撤离北京,所以对我们来说,对整个香港的商人来讲,是千载难逢的良机。市场已经在那里了,并不会因为卖方消失,买方就萎缩。如果我们能够取代他们,那么我们将会迎来历史上最大的辉煌。……”

可惜她的话没能说完,就被父亲打断了:“好了,暂时缓一缓,关于内地的这一块放一放,不用急。”

曹敏莉急了:“这个我们不能放松,现在是最关键的时期。”

第221章 我投资你(捉虫)

会议室的门开了, 参会人员鱼贯而出。

曹敏莉没放弃,追着父亲进了董事长办公室:“爹地,我认为我们绝对不能错过……”

办公室的门关上了, 将说话声挡在了门后。

曹启龙无所谓地挑挑眉, 笑嘻嘻地夸奖四秘口红颜色很好看,晶莹粉嫩, 让人看了就想亲一口。

秘书小姐咯咯直笑。虽然曹少花名在外, 但他出手大方,对待曹氏集团的员工还算守规矩,所以他的口碑在集团内部并不差。况且如果真跟了曹少,飞上枝头变凤凰肯定没戏,但拿一大笔钱甚至置一套屋还是有希望的,人生可以少奋斗好多年。

可惜曹少只是随意调笑两句便晃晃荡荡地出了秘书室, 刚好在楼梯口碰上准备下去的老臣子, 他立刻咧嘴笑:“Uncle吴, 你们辛苦了。”

吴董笑得跟只弥勒佛一样:“都是为集团做事,有什么辛苦不辛苦。倒是启龙你, 下次也该开会了, 打虎亲兄弟, 上阵父子兵,要多帮帮你爹地才是真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