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6节(2 / 2)

加入书签

她真正想扫货的是石英电子表和打口碟。

这两种货单价相对便宜,电子表进入内地一只大约15~20块钱,打口碟则卖5~10块钱,都相当受欢迎。

而且很适合用国库券购买。

只是这时代打口碟还没真正流行起来。周秋萍只在被收缴的走私磁带里看到一些。可见走私贩子也聪明,直接拿被当成塑料垃圾的打口磁带混在正规磁带里凑数,这样还能卖出磁带的价钱。

只不过,被收缴之后,就没啥区别了。

仓库里的电子表和磁带当真便宜,便宜的近乎于白捡。

小货车储物空间有限,装上录像机和彩电就没什么位置了。周秋萍他们掏光了身上的钱,将车椅下方都塞得满满当当。

余成询问周秋萍的意思:“我们怎么发货呀?”

“走火车托运。”

“我是说怎么分?”

“电子表对半分,小山和老白各拿一半。一会儿我再把磁带分分类,重点靠小山销售。”她解释了一句,“武汉高校多,欧美来的音乐磁带的主要消费人群是文艺青年,那里消费市场大。”

陈自力瞪圆了眼睛,佩服不已:“姐姐你可真是厉害。”

他比周秋萍小三岁呢,一开始总是喊人家周同志,坚决不肯矮一头。现在,他是实打实的佩服人家了。

瞧瞧人家做买卖的脑袋。

才去了一趟武汉,连那里大学多都知道。还有外国歌磁带,再说她怎么给磁带分类呀?

周秋萍微微笑:“不就是按歌手分嘛,连蒙带猜,大概差不多就行。”

“那你也好牛啊,我26个字母都稀里糊涂。”

余成嗤之以鼻:“你能不能少装两句?你没进修过,你再跟我说,你只认识26个字母?”

陈自力大言不惭:“我那是有自知之明。对了,你们待几天啊?”

“问领导的意思吧,我汇报完工作再说。”

“那好,临走前你招呼一声,咱们再聚聚。我下个礼拜就回兰州了。”

余成乐了:“那好,我们也不托运了,你刚好把衣服带上,让老白从乌鲁木齐过来,跟你在兰州碰头。人家后面也好直接从你们家厂里拿货。”

“你好意思吗?我就没见过比你更抠的人,就为了省那点托运费?”

两人拌嘴伴到一半,突然间集体闭上了嘴。

因为他们瞧见仓库里的车了,很不错的车。

海关查获的都是进口轿车,这些货放在国内市场,个个都是抢手货。有人在试车,闪亮的雪铁龙简直能晃瞎人的眼。

三人集体暂停了呼吸。

余成和陈自力作为男人,而且是这时代国内少有的会开车的男人,天然对汽车具有渴慕心理。

周秋萍也差不多。

有辆车,不用开回内地,就摆在南方开,多方便啊。等到她们一家搬到深圳后,以现在的交通状况,更需要一辆车,而且是大车,这样一家四口出门自驾游什么的才不憋屈。

一想到驰骋在公路上,路旁繁花盛开,远处苍峦叠翠的美景,阿妈和两个丫头笑容满面的场景,周秋萍就忍不住心神摇曳。

多美啊,多好。

所以,首先她得赶紧在深圳买房落户。

周秋萍转头问余成:“我们要不要去深圳看看?”

余成一愣,还没说话,倒是陈自力先反应过来,立刻拍手赞成:“应该的,那边海关好货也不少。”

说着,他还挤了挤眼睛,满怀期待。

搞得余成看他十分不顺眼,一把薅住人往车上捋:“走走走,别瞎耽误功夫。”

一天到晚朝女同志挤眉弄眼个什么劲儿,一点儿都不庄重!

第71章 火车站惊魂

1988年的深圳特区被巨大的铁丝网圈在其中, 不像围城更像监狱。

只是钱钟书笔下的围城是里面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去,监狱更是谁都不想在里面待着,只想快快出来, 而此时的深圳却恰恰相反。

铁丝网的存在不是阻拦身处其中的人逃亡, 而是阻止外面的人集体往特区涌。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这时的深圳不是你想去就能去的。没深圳户口的外地人, 必须得去公安局办理边防证。

对, 就是边防证。这个名词让在周秋萍有种自己出国的错觉。

也正是由于它的存在,给了她难言的安全感。

因为边防证不好办,手续繁琐,而且隔一段时间就得更换。这就意味着外地人想去深圳观光可以,但想要久居,还真没那么容易。警察和武警查的很严。

有了它和铁丝网做屏障, 冯二强从学习班出来后也没办法再长期骚扰她们母女了。

余成找了关系, 没费多少功夫就拿到了边防证。

可惜陈自力运气不好, 出发前被他哥抓壮丁了。他终于后知后觉地发现他装在身上耀武扬威的那只大哥大其实就是个遥控器。他人在外面都得被押着干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