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3节(1 / 2)

加入书签

刘翠萍便鼓励陈爱军去鹏城,“孩他爹,你先去那边探探。”

“成,我去。”

陈爱军跃跃欲试。

他老早就想挣钱了,只是没啥机会,村里头能挣钱的无非是修个路、抬个电线杆,一天几毛钱,还难得遇一回。

如今听说了这样一个挣钱的好法子,哪里不心动。

“如今粮食收了,剩下日子里也没啥太重的活,我就趁着这个空当出去瞧瞧,要是挣钱,明年还去,要是不挣钱,也没啥耽误的。”

李氏又急了,拿胳膊拐了一下陈爱国,“爱国,你也去呗。老二家就两个姑娘,挣钱都这么积极,你可是有两个儿子等着娶媳妇呢,你还不上进?你也去鹏城给儿子挣学费挣彩礼钱去。”

这话说得阴阳怪气,老二两口子翻了个大白眼。

陈爱国是个粗神经,没察觉到他媳妇话里有话,老老实实的回道:“儿子们还小呢,着急什么。”

李氏瞪了他一眼,“让你去就去,哪来那么多的废话。”

“怎么着,你还不喜欢钱了?”

陈爱国憨憨一笑,“那咋可能,钱可是好东西。行吧行吧,我也去。”

要只是他一个人,他不敢去,但有老二作伴,他就敢了。

陈老爹敲了敲烟斗,“其实,我也想去。”

吴氏懵了:“啥?老头子你瞎说啥呢?”

“我说,我也想去鹏城打工挣钱。”陈老爹可不管众人的惊讶,说得气定神闲。

吴氏不肯,劝道:“老头子,你咋有这个想法呢。你都多大年纪了,还出去。”

“我有多大?我才五十出头呢,一百八十斤的粮食我都挑得起,咋不能出去打工挣钱。”

陈老爹出门不只是为了钱,还想去看世界。没看过外面的世界也就罢了,但这会儿叫他接触到了,他不再甘心窝在这个小村子,他想出去见识见识世面。

“可…可你要是走了,老大老二老三也走,咱家里可就没男人守着了,那怎么行?咱家粮仓里还有几千斤粮食,还有这么多猪,万一有人起了坏心思,咋办?”

吴氏还是不想陈老爹走,老头子走后,家里只剩下女人和孩子,对外头那些二流子二癞子没啥震慑力。

这两年自从放开养家禽,村子里总有些坏家伙爱偷鸡偷蛋,家里有个强壮的男人在,就没人敢来干坏事。

这个理由倒是很强大,陈老爹犹豫了,这一犹豫就没了下文。

离开学只剩下五六天了,时间紧凑,夫妻俩不能再久留,便叮嘱两位哥哥收拾东西准备离家,空了还教两人说粤语。

隔天林若云和陈爱学进城买火车票,顺道又去了一趟“如意小吃”。

半年不见,如意小吃的规模又变大了,除了刘翠萍,还另招了两个人,负责洗菜洗碗等。

张秀芝依然是掌勺的,但也会让其他人帮忙。

看见林若云过来了,忙把她请进屋。

两人都很熟了,没说太多寒暄的话,很快便进入主题,查账、分红。

有了一年多的经营,小吃店在附近逐渐有了口碑,生意也是越发稳定,蒸蒸日上。

这半年时间,大多数时候月营收在一千二左右,半年总营收七千五。因为新招了员工增加成本,利润率略有下滑,但也还是保持在30%以上,有两千七百的多净利润。林若云拿两成利,分到了五百多,比上次分红多了一百。

拿着钱存到了银行,加上这个暑假挣的,还有从前攒下来的钱,夫妻俩的账户上有了两千三!

算一算的话,在京市倒是能买个三十来平的小房子,但太小了,一个卧室一个客厅就满了,以后要是有了孩子或者客人来,完全住不下。

买房的事再缓缓,等工作单位确定后,再慢慢挑,那时候他从俩有了工资,钱多了,房子也能选个更大的。

收好存折,夫妻俩去火车站买票。运气好,明天就有一趟去羊城的。

回到家后两人便告诉众人,晚上各房又是收拾到深夜。

次日,吃过早饭,陈老爹便赶着驴车送几人离开。

他们这一行人数众多,又拿了那么多行李,很是惹人注目。

“老陈头,你们这一家子是搬家呢?”

“能搬哪去啊?”陈老爹笑,“我送这几兄弟去赶火车。”

“都赶火车啊?去哪呀?”周围人好奇。

“去南边打工挣钱。”

打工这个说法还很陌生,但挣钱却十分好懂,众人立马围了过来。

“南边?南边哪里啊?”

“那边打工能挣钱?做啥的?”

“一个月能挣多少啊?”

陈爱国有些心慌,担心他爹把挣钱说得太容易,结果自己去了南边没挣到钱,再回村里乡亲们问他,那不是丢大发了?

于是他催促道,“爹,咱们赶时间呢,先走吧,等回来了再说。”

陈老爹便跟乡亲们挥手告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