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1节(1 / 2)

加入书签

大家也才知道,大学里不能只埋头学课本的知识,德智体美劳那是要全面发展的。学习成绩是重要的,但是操行分也不容忽视,此外要积极参加各项活动、知识竞赛,还有劳动。没错,教室和宿舍的清洁卫生都是要评选计分的。

说完了要求,那就是奖学金。

京大作为名校,国家重点建设,优秀校友层出不穷,奖学金项目也多。只要做到真正的优秀学生,那一学期下来,吃喝不愁,还能存下几十块。

最后才是点名签到,然后秦玉河指定了临时班干部发放书籍。

令人意外的是郑秋菊成了班长。

秦玉河也担心学生们胡乱猜测,说出了选她的原因,“郑秋菊同学曾在乡下插队多年,担任过大队的记分员、生产队长,有丰富的组织管理经验。”

哦,原来是这样啊啊。

那郑秋菊之前没在宿舍说过啊,看来她这个人还挺低调的。

不过秦玉河也很厉害啊,报到那会儿不只检查了资料,还物色到自己的班干部啊。

林若云想了想自己的材料,没啥出色的地方,结果刚这样想着,她就听到自己的名字了。

她被任命为宣传委员。

林若云有些发懵的看向秦玉河。

秦玉河冲她点点头以示鼓励,“林若云同学曾在乡下插队时向省报投稿,那篇稿子思想积极、用词质朴、通俗易懂,非常的优秀,最终也被选入了《妇女报》,广泛传阅。相信以林同学的能力,一定会协助大家更好的处理集体事务。”

秦玉河说完,众人齐齐鼓掌。

林若云心里虚得慌,老师,您给我盖的这顶高帽子我害怕啊,我根本没那么强的实力,那篇文章背后还有大师指点啊。

但她脑子还清醒着呢,可没糊涂到跟老师说她不能胜任、您另择能人的地步,于是跟着大家一起鼓掌,鞠躬感谢,发表就职(暂时)宣讲,承诺自己一定会尽力为班级服务。

说完她脸还热乎乎的,都是叫紧张给逼出来的。

坐下后,陈曦小声道:“哇,若云你这么厉害啊,你怎么不去新闻系或者文学系呀,好可惜哦。”

林若云脸又烧起来了,尬笑道:“国贸才是我的心头好哈。”

等书发下来,大家的热情才转移到教材上,都不说话了,专心的看着面前的书。

发的都是必修课程的教材,主要是三类,公共课、专业课和外语课。

公共课科目最多,包含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心里素质教育、国防教育,还有一门没教材的体育。

专业课科目不多,但看上去就很难,微积分(上)、政治经济学、会计学。

英语科目少而精,分别是英语精读、英语口语、英语听力。

还有一门选修课经济学原理,不过考虑到新生们的英语水平有待提升,不适合初来就全英文授课,所以这学期并不开设,下学期才开课。

在发书的空当,秦玉河在黑板上写出了课程表,非常详细,哪天那个时间在哪个教室上哪门课,一目了然。

林若云看了一下,发现自己周一到周五的上午都是满课,下午好一点,周一三五的下午都没课,但是周一周三晚上有课。

晚上还上课,真是第一次见。

最奇葩的是,如果一个上午两节大课的科目不一样,那么教室也不一样,也就是说课间这二十分钟她需要收拾好东西从A教学楼的五楼下去,穿过人群,跑到B教学楼的七楼上课。

上课不只考验脑力,还要比拼速度和体力。真的裂开了。

叮铃铃~铃声响起。

秦玉河拎起公文包,“好了同学们,明天就是周一,大家要准时到教室上课。周三下午两点,大家在操场集合参加开学典礼。”

“大家平时有事的话可以到行政大楼外语系办公室找我。”

“大家下课回去吧。”

走到门口了,他突然又转回头,“大家记得完成作业,周五之前学习委员把它交到办公室。”

众人:还以为老师您都忘了呢……

作者有话说:

文中有几个特意的错字,主要是为了河蟹~

第64章

如今是个缺乏书籍的年代, 突然间得了这么多的教材,同学们都很兴奋, 老师一宣布下课, 就欢欢喜喜的抱着它们回宿舍翻看。

回到宿舍的时候,屋子里面竟然是亮着灯的。

三人打量了一圈,才发现林若云的上铺坐了一个人。

林若云便猜测她就是董舒悦。

坦白地说, 董舒悦长得很好看,眉眼精致得彷佛画出来的,但她的气质特别冷, 像冰天雪地里的寒梅, 难以叫人生出勇气去跟她亲近。

尤其是她此刻端端正正的靠墙坐着, 两手捧着书,聚精会神的看着它, 对外界的一切都置之不理。

她这般的态度,叫三人面面相觑, 也不好主动跟她搭话, 毕竟那样专注,出声可不就打扰人家了?

楼下食堂边的开水房已经关掉了, 三人只好去水房用冷水洗漱。

冷是真的冷,不过洗完后也精神了许多,然后飞快的上床盖好被子, 开始看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