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0节(1 / 2)

加入书签

林若云觉得这才合适嘛,整天“爱学媳妇、爱学媳妇”的,整得她好像没有名字、只是陈爱学的附庸一样。

除了要回自己的独立称呼外,林若云还收获了二十元的稿费。原来这稿子不仅被省日报采用了,还被举荐到全国妇女报了。虽然不一定能采用,但能被送选就代表着肯定,这让她十分激动,也更加喜欢这个爱好。

当然,也只是爱好,是不能当成主业的。

她要出工干田地的活儿,还有喂鸡喂猪,晚上还得学习,确实忙的很。

说到学习这事,她才想起陈爱学把这一项落下了,等他回来再跟他好好说一说,他也得看书学习,不然真恢复高考了。他俩要是一个考上、一个没考上,那多难受。时间久了,肯定会出大问题的。

***

过了两天,陈爱学放假回家。

这一回儿他领的正式工工资,三十五块底薪,加上他肯吃苦自愿加班,挖煤量多,津贴也多,一共有四十三块钱,票券也跟着翻倍。

陈爱学算了一下,他几个月的工资再加上媳妇的稿费、林大姐寄的钱、分家分到的钱,家里有一百八十多块的存款了。

“媳妇儿,咱家现在也有这这么多钱,是不是该买车了?”

“怎么想买车了?买了车,家里可就没多少存款了。”

“媳妇儿你的文章登了报纸,这么大的好事儿能不庆祝一下吗?况且没车,你去县城也不方便,每回都要先搭一段牛车,那颠簸的滋味不好受。这钱,该花。”

林若云觉得他说得有道理,便点头答应了,第二天两人就进城买车。

正好年前拍的照片也该取了,两人带上给林家的东西,将它们和照片一块寄出去。

寄完东西两人来到百货大楼挑自行车,当前流行的就是二八大杠,十分结实,坐上两个大人再抱个孩子完全不成问题,也方便拉东西。

如今也没太多款式可挑,两人很快选好,交了钱和工业券,便推着自行车出来。

吃过午饭,陈爱学本来还想带着林若云去看电影的,他心心念念了好久,不过林若云担心这自行车被人偷,就没去成。

下午陈爱学回了厂子,林若云则是慢悠悠的骑车回家。

到了村子里,又是叫人一阵羡慕得不行。

“这老陈家的日子真是越过越美哈,四个孩子一儿一女当上了工人,这三儿媳长得好看还有文化,能上报写文章领稿费。这好福气要是分点给我就成了。”

“我也想哈哈哈哈”

李氏在后面听着,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原先她可是陈家最出息的儿媳妇,勤快能干挣得了满工分又生了俩儿子,谁不羡慕?后来老二媳妇进门,别人说她不如刘氏嘴皮子利落,人缘也没她好。再后来老三又娶媳妇了,原以为是个干啥啥不行的读书娃,实际上那农活人学得又快又好、还能写文章挣钱。这才是最气人的。

她老公比不过老三会挣钱,儿子也比不过春梅会念书,自个儿也比不过老二老三媳妇,真是糟心透了。

不过谁也没发现她的小情绪,男人和孩子们都在院子里看新自行车,女人们则在灶上煮肉。

肉是林若云买的,毕竟今儿个买车了啊,买房买车这可是大喜事,怎么能不庆祝一番?

第二天,林若云带着购车发/票去了县公安局,给自行车上牌照烙钢印,这样的话哪怕丢失了也有很大几率被找回来。

上完牌照后,她终于可以放心使唤这车子了。

真好,这辆车是他们夫妻俩在这里挣下的第一笔产业。

作者有话说:

大嫂:我没啥别的意思,就是爱比比,简称B King

第34章

几场春雨过后, 玉米种子发了芽,又过了两天, 那嫩黄的芽变成了浅绿的叶。这时候队员们就把头尾两端的薄膜揭开, 说是散热通风。

趁着玉米苗还没长好,加上天色晴朗,队长就组织着队员们赶紧把地里的榨菜收了。

菜头砍下来装车, 是拉去供销社卖的。价格很便宜,一斤也就五厘钱,好在菜头个大吃称, 一个就是七八两, 全队的菜头收完, 一共有两万多斤,卖了一百多块。

这个不是粮食, 不按人头分,按工分分钱, 除去了小孩和懒汉那样的人, 算下来一个人能分到一块多,不是很多, 但一年的盐巴酱油钱是够了的。

除了钱,还剩下一些小个的、砍破皮的菜头,这种品相稍差一点则是分给了队员们。

春天里谁家都不缺菜, 因此这些菜头都被洗好切丝晒干,洒上盐巴和辣椒做成了榨菜。

那些菜梗菜叶子,老的喂猪,嫩一点的就晒一会儿, 再用来做酸菜。等到冬天没菜时, 这些就能派上用场了。

收完菜头, 玉米苗已经抽了两叶,绿油油的一片看着就喜人。这时候,它头上的薄膜全都掀了,指导员说得让它们经历日晒雨淋,这样苗儿才能长得才更强壮,挪摘的时候也不容易死掉。

山野间的桑树也抽出了新叶,嫩嫩的一小片,提醒着队员们可以养蚕了。

养蚕是自愿的,想养就去队长那登记,统计好再去县里领蚕种。

老陈家就一间蚕房,所以这蚕是一块养的,等摘了茧卖的钱再平分。

傍晚,吴氏领回了蚕种,用纸包着一小撮。

林若云没养过,“娘,这点就够了?”

“够呢,等明天孵好了,就能变成好多。”吴氏把蚕种放在盒子里盖住,不让它见光。

等到了第三天早上,她拿出筛子,底下垫上一层白纸,又从老母鸡身上拔下一根鸡毛,将孵好的幼蚕轻轻赶到纸上,给它们挪了个窝。

“好了,从今天开始就要喂蚕了,咱们一家养一天,都精心点,可别养死了。”

幼蚕娇贵,吴氏担心媳妇们伺候不好,头三天是自己照看的,那桑叶采回来后还拿毛巾擦了一遍,怕上头有水吃坏了蚕。再把桑叶切成头发粗细的丝,才给蚕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