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6节(2 / 2)

加入书签

“你还得亲自下厨做饭,成个什么样子,这日子怎是你能过的日子……”

“够了!”

芸娘没耐心,也不想再听下去,起身就要走,朝着院子里喊道:

“张伯,帮我送客。”

赵氏一愣,看向芸娘,急忙起身,

“诶。这,这怎么说得好好的说走就走。”

芸娘看了她一眼,

“谁同你说得好好的,你百般羞辱我家,还羞辱我夫君,要不是看在你是我亲娘的份上,我是连门都不会让你进。”

“诶,我有说错什么吗?”

赵氏一挑眉,气势昂然,

“好歹我也是官宦人家出身,你嫁的这人家算什么?会元?不还是连个一官半职都没有,我跟你说,这汴京城里官大的多了去了,你就是小地方来的,没见过世面……”

芸娘把门一拉,震得赵氏吓了一大跳,抖着帕子,

“你,你这也太失礼了,果然是缺乏管教。”

芸娘皱起眉头,上一世,赵氏最常说的就是她缺乏管教,她曾以为自己只要好好学,变成这汴京城里小姐的模样,赵氏就能对她好一点,其实不过是为了找她毛病的说辞罢了,喜欢她的人从不把她的缺点放大在嘴上,只有像陆家,像赵氏这样的人,恨不得站在制高点,拿捏住她的把柄成日里挂在嘴上,好让她乖乖听话。

她杏眼睁得圆圆的,对着两人道:

“是我是缺乏管教,还不快走,要我再说一遍么,我成亲了,我夫君对我很好,我过得也很好,用不着你这半路出来的亲娘对我指指点点。”

赵氏还想说什么,被张娘子拉住,小声道:

“夫人,我跟您说了,这陆芸性子硬,你这样来找她行不通。”

赵氏瞥了张娘子一眼,

“没用的东西,怕什么。”

她款款走向芸娘,端的是语重心长,

“芸娘,那我这个当娘的再最后问你一次,是真的不同我回去吗?你要是舍不得你这夫君,回去后我定让你爹给你找更好的。”

芸娘看着她冷笑了下,

“陆夫人,我也再回答你一次,我现在既然嫁了顾言就是顾家的人,我这辈子都不会回,还有我相公很好,他对我很好,会元怎么了,日后他必成大器。”

“还必成大器,这话我听多少人说……”

话音还未落,只听外面传来马蹄声,汴京城里一般不准策马,除非是特许的,再想到今日是殿试,不少人都急忙拉开门探出头来看,这必然是有人中了名次,才派报子骑马过来通传。

这马一路骑来,一路惹来艳羡的目光,这不知道是哪家的儿郎金榜题名了,有不少儿童跟着马后面跑,芸娘只觉得那马蹄声越来越近,直到一眨眼,那高头大马停在自家屋子前,只见马上的人翻身下来,把手中的铙钹钟一敲,响彻整条街道:

“小娘子,这可是顾府?”

芸娘眨了眨眼,

“是,你是……”

那人喜气洋洋地行了个礼,一拱手道:

“我是礼部派来的报子,恭喜小娘子,贺喜小娘子,你家顾相公,今日殿试金榜题名,高中状元!”

这一下整个街道里像是炸开了锅,状元呐,圣人钦点的状元郎。

芸娘倒是有些淡然,她转过头看向目瞪口呆的赵氏和张娘子,眨了眨眼,

“我说什么来着,你们不信,我相公可是顶厉害的,这不,现在他可是状元郎了。”

作者有话说:

①某届殿试题 ②孟子荀子言性论唐皇浦湜引用的一句话 善人为邦百年,可以胜残去杀这句是欧阳修的这句我应该明后天会改。

其它参考资料:

[1]张凯乐. 宋代殿试研究[D].南昌大学,2013.

[2]潘志刚,方正.明代殿试的角力:政治、标准与公平[J].江汉论坛,2021(09):109-116.

这章殿试应该过几天会彻底修修,写的不咋样,啊,我写完榜单了,哦豁哦豁,跳舞

第45章 、琼林宴

“来了吗?在哪呢?”

夕阳散开在宣德门边, 芸娘挤在茶楼的人群中,向下一望,只见那碎光洒在底下攒动的人头上, 人群的欢呼声和这礼部唱名声,更衬得这些新科进士贵气逼人, 她努力往前挤了挤, 正好看见有人打马而过, 听到有人大声问:

“状元呢?”

“出来了, 出来了,你瞧, 长得最俊那个。”

人群中响起小小骚动,芸娘挤在茶楼上的人群中, 望着那逆光出来的人,一身大袖红袍更衬得多了几分风流味,只那么打马而过, 有匪君子,温润如玉。

可偏他在这热闹的春风中从眼神到嘴角又都是冷的,说到底他也不是汴京城里长起来的, 像是那年漳州的大雪融进了骨子里,旁人轻易靠近不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