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3节(2 / 2)

加入书签

她自己绘的图样,难免现代气息有些浓,且她对传统花样并不精通,觉得未必有专业人做出来的好,便干脆信任了这桂氏,由她来全权发挥。

旁人做雕花儿的东西,哪怕是完全不懂,也要千叮咛万嘱咐一番,甚至还要敲打两句,到是这苏木蓝,只说了自己的要求的尺寸大小和花样图案,旁的就全然不说,甚至还恭维了她两句。

桂氏觉得跟她打交道心里头舒坦,笑了起来,“我明白你的意思了,这模具估摸着你往后还要用来做糕点什么的,你且放心,到时候我必定好好给你刻这花样,木料也给你用成枣木的,结实耐用的。”

通过她不让刻字的小细节,便判定她往后还要用这模具做糕点的,看来这桂氏果然是平日里做惯了这些活的,苏木蓝心里头越发放心。

“桂嫂子看着做就好。”苏木蓝笑眯眯道,“就是这东西得几天能做好,一共多少钱,用不用付个定金啥的?”

“你既是要做月饼,这必定是比较急的,我回去也给你紧紧手,晚上赶赶工,三天里头给你做好,做好后我就给你送了来。”

“雕月饼模具不算太费事,也算熟练活,又是由永和娘介绍的,原本一个模具连工带料我在外头是要三十文一个的,我给你算便宜一些,这四个模具,你给我一百文就行,这定金也不必了,等我送来时,你一并给了钱就好。”

枣木算是常见的木头,可因为枣木长得慢,这刻月饼模具得用整块的,四个模具用料也不算特别少,刨去木头成本,这桂氏赚的手工费确实不算多。

苏木蓝略略盘算了一下,便点了头,“成,那就按桂嫂子说的来,到时候你来寻我就是,我就在那边住,来的时候打听白石堂家就好。”

“若是寻不到了,还来我家里头,我帮你喊人。”冯氏在一旁接了话。

从刚才她进门开始,到现在,桂氏也是感觉到冯氏对这件事的上心。

第240章 残废(月票600加更)

这会儿听她这么说,抿嘴笑了笑,“成。”

事情说定,桂氏也没多留,说家里头还有活要做,便急匆匆离去了。

目送着桂氏离去,冯氏叹了口气。

“咋了这是?”苏木蓝好奇问道。

“就是这桂嫂子,她夫家是何家村的何木林,原本这桂嫂子娘家爹是个木匠,何木林呢是人桂伯的徒弟,后来在一块时日长了,便有了感情,桂伯看何木林为人老实,木匠活做的也不错,两家也都同意,桂嫂子便嫁给了何木林,成了夫妻。”

冯氏道,“桂嫂子和何木林婚后感情好的很,人人都羡慕的很,小两口一个做大活,一个做雕花,钱也赚的多,日子过得不错,可没多久的时日,这何木林领着人去收木头的时候,不小心被那一堆木头给砸了,两条腿都断了,右手也不能再用了,这人就算残废了,”

“桂嫂子有手艺,大件她做不了,雕花儿的活却也是不缺的,家里头营生倒也不是问题,可这何木林自残了之后,便似变了一个人,成日里头谩骂不休的……”

冯氏是自小到大没受过什么委屈的,最见不得这个,说到这里时,眼泪几乎要落了下来。

“桂嫂子的日子,不好过啊……”

苏木蓝心中也是一阵唏嘘。

但唏嘘归唏嘘的,这到底是旁人家的家务事,不是她们能够左右干涉的,也只能是同情心之下,多帮着拉些生意。

既是这情绪上不好过,这银钱上,最好不让缺了。

又跟冯氏说了一阵的话,等日头都落下去了一个边儿,便回家跟四个萝卜头一并拾掇着做晚上饭。

吴记的生计,自开张之后,便一直红火。

苏木蓝虽并不能时常去看一看究竟如何红火,但从吴卓远每日来运吃食时拟的单子来看,各种吃食的量都在稳步增长。

这其中,卖的最好的是鸡蛋糕和红薯干。

而很快,也到了吴卓远要跟苏木蓝分成利润的日子。

“从开张到现在,已是十日,我跟内人盘了账,这些是苏嫂子的。”吴卓远将账本以及钱一并都递给苏木蓝。

苏木蓝接过来时,手往下猛地一沉。

这钱袋子,比她想象中的,要沉上许多。

前期铺子开张,各处都紧张,货款原定的每十日一结,此时却是两三日吴卓远便按量先结一笔,以供苏木蓝周转。

所以这次吴卓远送来的,是纯利润的分成,苏木蓝这边,算是分得了二两二钱银子。

十日便有这么多,一个月的话,纯利便有了六七两银子。

按着此时的物价和收入水平来说的话,寻常农家一年四五两银子便够一家子吃喝嚼用,这个收入水准,已是十分可观。

算起来的话,也比她从前在镇上摆摊时,要赚的更多,更快。

吴卓远也十分兴奋,鼻尖有些泛红,“托苏嫂子的福,生意红火,这还是刚开始,周遭人评价皆是不错,这几日,听说已是有人从这里买了许多的吃食,想着去县城里头碰碰运气的。”

------题外话------

今天还是十更,早早更新,看个痛快~

剩下的明天再加,有推荐票,月票的小可爱投一下哦,(づ ̄ 3 ̄)づ

第241章 买玉米

镇上消费水平有限,所以在定价的时候,这个价位定得并不算高,哪怕是以正常卖价买进去的,到了县城里头,也是有利润可赚的。

“要是这样的话,往后咱们铺子的生意会更好呢。”吴卓远嘿嘿笑道,“这可都是苏嫂子的功劳呢,也让我们夫妇两个人跟着沾沾光。”

“也是你们夫妇两个人会做生意,现如今这世道,酒香也怕巷子深的,这吃食就算再怎么好吃,怕是也卖不出去这么多,也赚不到这么多的银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