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5节(2 / 2)

加入书签

“你想想看,要是往后魏记由他姓吴的说了算,那还不是他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你在家说话还能顶用?”

魏氏咬了咬嘴唇,看了看铺子,又低头看了看自己绞的发白的手指。

----

苏木蓝卖完了各种吃食,照例去买了些家里当用的东西。

“晌午想吃啥,炖红烧肉咋样。”苏木蓝提议。

炖个红烧肉,蒸个米饭,红烧肉的汤汁拌一下米饭,吃起来香喷喷的。

“娘……”

四个萝卜头异口同声,“想吃猪肝。”

说完之后,四个萝卜头互相看了一眼,嘿嘿笑了笑。

“娘上回做的溜猪肝好吃的很。”

“猪肝汤也好喝呢。”

“凉拌最好吃!”

苏木蓝看几个萝卜头议论着猪肝的各种吃法,抿嘴笑了笑,“那咱们就买猪肝回去,晌午吃猪肝面,到了晚上再做溜猪肝,凉拌猪肝,外加猪肝汤,咋样?”

“好!”四个萝卜头再次异口同声地应了下来。

苏木蓝笑了笑,到肉铺那买上了一副完整的猪肝,又买了一斤肉,准备明天的时候,包饺子或者小馄饨来吃。

到了家里头,苏木蓝没怎么停歇,便开始忙碌。

新鲜的猪肝切下四分之一,切成薄薄的片,用淀粉、酱油、盐、酒等腌一腌,放到炝炒了姜片、葱段的锅中快速翻炒,加上水咕嘟咕嘟地煮上一煮,最后加上丁点的醋和香油来调味,猪肝面的汤头也就做好了。

浇到已经煮好,盛到碗中的面条中,一碗一碗的猪肝面,便端上了桌。

新鲜的猪肝煮成的汤头,吃起来比卤煮后再炒的猪肝多了几分的鲜嫩,滋味也更加的香浓。

“好吃!”

四个萝卜头大口的呲溜着面条,吃着爽嫩鲜滑的猪肝,不住口的夸赞。

苏木蓝笑眯眯地看着四个萝卜头,把碗中的面往口中扒。

“水柳娘。”

外头传来声响,苏木蓝放下碗去瞧,看见了走进院子的冯氏。

“冯嫂子。”

“吃饭呢?”冯氏瞧见苏木蓝的嘴角沾着油渍,再探头往堂屋看了看,看见了正在呲溜面条的白水柳四个人。

“咋不在院子里头吃,堂屋多热啊。”

“嗯……还是在堂屋吃吧,在院子里头吃不方便。”苏木蓝笑了笑。

不方便?

冯氏眨了眨眼睛,“害,上回我也是不知道你卖吃食能赚钱嘛。”

“村里头也有很多人不知道的,嫌解释起来麻烦,就干脆在屋子里头吃吧,也免得人来人往的,看着了在那瞎说话。”

第146章 猪肝面

“那倒也是。”冯氏认同的点了点头。

从前在家还是小姑娘的时候,她爹娘说过这个事儿,嫁了人到白家村之后,公婆也时常念叨这个事。

这会儿,苏木蓝也这么说。

怎么突然觉得,苏木蓝懂得还挺多的?

冯氏咧了咧嘴,“你家晌午吃的啥饭?”

上回她可是说过,要时不时检查苏木蓝家里头吃的啥饭,好确定卖吃食是不是真的赚钱,苏木蓝家里头日子是不是过得真的好。

“猪肝面条。”苏木蓝道,“上回冯嫂子不是说想尝尝猪下水好不好吃嘛,刚好,我那打的猪肝卤子还有,面条也是现成的,你尝尝滋味?”

冯氏对于猪下水能做的好吃十分好奇,一听苏木蓝这么说,急忙点了头,“好啊,少煮一点,一筷子面就好,我就尝尝味儿。”

说着话,冯氏便进了灶房,拿了麦秸往灶膛里头引火。

很显然,冯氏完全不讲究什么客套的。

苏木蓝习惯了冯氏的率真,只将案板上还剩下的面条拢了拢,等锅里头水开了,把面条放了进去。

“不用煮那么烂,我吃硬一点的。”冯氏坐在灶台前,没忘记叮嘱一句。

“好。”苏木蓝应下,看面条煮的差不多,捞了出来放到碗里头,浇上了猪肝的汤头,“冯嫂子尝尝。”

冯氏没有丝毫客气地自己去筷笼拿了筷子,夹了碗里头的面便往口中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