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1节(1 / 2)

加入书签

大理寺卿道:“经仵作查验,这封书信看上去是平南侯的字迹,却有其形无其神,不信诸位请看。”

大理寺卿拿出另一封书信,道:“这是平南侯的真迹。”

他怼到前大理寺卿跟前,冷哼一声:“大人,您也是进士出身,不至看不出差别吧?”

对方身体一抖。

这差别当然极大,平南侯的字迹金戈铁马,有气吞山河的之势。

而那封书信上,横竖弯折,都与平南侯一模一样,却偏偏没有这样入木三分的力道,少了几分洒脱气魄。

但凡读过三年书,便没有看不出来的。

大理寺卿盯着那三人,环顾一周,冷声道:“我说这封书信是伪造,三位没有异议吧。”

没有人说话。

大理寺卿随即拿出一个卷轴,展开之前,忽然对着门外跪下,叩了三个响头。

深吸一口气道:“接下来,我要对先帝不敬。但圣人言,民为贵君为轻,还请诸位看在我是匡扶天下正义的份上,替先帝原谅我。”

说罢,他脸上露出壮士断腕之色,道:“我手中诏书,乃是先帝写给殿前指挥使,要求他污蔑平南侯谋逆的密诏。”

“经大理寺、翰林院、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共同鉴别,证明这张密诏,乃是先帝亲笔,绝无误会。”

此言一出,满堂震动。

众位百姓几乎都懵了,怎么也没想到,平南侯谋逆一案的主谋,会是先帝。

他们还以为,是哪位奸臣蒙蔽圣听。

万万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

满堂寂静中,大理寺卿又命人送上其他证据。

其实,单这两样证据,便足以证明平南侯之冤,再佐以其他,人证物证俱全,充分证明,平南侯乃是无辜被冤。

刑部尚书主审,当庭宣判,平南侯无罪。

第102章

刑部的审判结果被送入宫中,呈上御案,交由君王审阅。

翌日,宫中传来旨意。

其意有二,一是宣告天下,平南侯无罪。二是复平南侯爵,赐还侯府及家业,命其子沈元谦承袭爵位。

满朝文武并无异议,天下百姓更是抚掌赞同。

将平南侯本就拥有的东西还给他们,算不上恩典,更不必旁人阻拦,这是应得的。

同日,沈元谦启程北上,准备去凉州城接回沈夫人,以及平南侯的尸骨。

沈柔留在京中照顾沈沅,整理侯府,收拾家业。

这日沈柔独自回到平南侯府。

随着大门被打开,昔日熟悉的风景,尽数落入眼底。

桐间露落,柳下风来,清风雅致,光华不晚。

这是沈柔从小长大的地方,处处都是她的记忆。

庭院里摇曳的柳树,仍记得年年春草绿时,站在柳树下,眼泪汪汪迎接远行的父亲归来。

墙边一丛一丛的翠竹,是年幼时父亲握着她的手栽下,盼着她和哥哥能如青竹笔直,宁折不弯。

脚下的鹅卵石、远处的池塘、墙角笔直的梧桐、庭院里栽着茂盛的鲜花,都留着父亲的痕迹。

沈柔站在那里,忽然不敢往前一步,心底生出怯意。

进去的每一步,都有昔日的痕迹。

可她的家,再也回不到过去。

身后脚步声缓缓靠近。

她听见卫景朝的声音,“柔儿。”

沈柔没回答,身体一动不动。

卫景朝紧紧握着她的手,手心的热度源源不断传过来,像是传递着无尽的力量。

沈柔眼睛酸涩,慢慢将疑问说出口:“卫景朝,为什么我们要遭受这样的劫难?”

“我阿爹是英雄,从没做过恶事。我和阿娘从来都乐善好施,年年向贫民布施,向道观寺院捐钱,祈祷漫天神佛保佑阿爹平安。”

“我不求富贵,不求显达,只求平安,怎么就那么难?”

卫景朝无声叹息,抚了抚她的脑袋,“沈柔,世事无常。”

世间的事情,向来不讲道理。

不因善而兴,不因恶而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